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卖油翁最后一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卖油翁最后一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卖油翁被删的最后一句是什么?
《卖油翁》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一篇文章,篇幅虽短,但以事明理,寓意深刻,是许多人读书时的深刻回忆。此文说明了一个道理:不断实践,就能熟能生巧。
至此,宋朝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写的这篇文章,是个催人奋进、励志的故事,满满的正能量。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中学语文教材里把《卖油翁》原文的最后一句删除了。因为这句话太扎心了!
文中主人公康肃公(陈尧咨)射箭技术高超,路边的卖油翁轻松表演了“把油通过钱孔注入葫芦里,而不沾铜钱”的雕虫小技,还淡然地总结道:这和你的箭法一样,谈不上高明,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被卖油翁严重打脸也就算了,文末那句话,伤害性更大:“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这与庄子所说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有什么两样呢?
先说庖丁解牛。这个故事众所周知,也是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一篇文章,出自《庄子·养生主》。
大概意思是,一个名叫丁的厨师,对牛的身体结构了如指掌,而且杀牛技术高超,动作娴熟、优美,到了游刃有余的境界。
轮扁斫轮,出自《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
大概意思是,齐桓公在堂上读书,有名的造车工人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突出了轮扁的技艺。
“轮扁斫轮”作为成语,就指精湛的技艺。
庖丁解牛、轮扁斫轮,都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要靠自己从实践中摸索出规律、技巧,才能精益求精。
那么,《卖油翁》的中学语文教材里为什么要删除“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话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按我的理解,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便于学生理解。
对于现代人来说,文言文是个难啃的骨头。
《卖油翁》写于北宋年间,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仅仅要理解文言文的原意,更要理解、体会它所表达的人生道理。
那么,如果不删除“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话,学生还得继续理解这句文言文中说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典故、涵义。
由此就增加了知识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如果删除这句话,并不影响原文的完整性和中心思想。
其二,维持思想正能量。
《卖油翁》中的主人公康肃公(陈尧咨),并非普通人物。
陈尧咨的生活年代,比《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早几十年。
陈尧咨读书很厉害,在科举考试中曾是进士第一名。而且他和哥哥陈尧叟同为宋太宗端拱二年的状元,“兄弟状元”成为佳话。
学而优则仕,陈尧咨后来在北宋朝廷担任高级官员。他死后,谥号为“康肃”,可见他在朝廷的地位。
而且他善于书法,尤其是隶书。
这些优点已算是人中精英了。更令人意外的是,他的射技超群,能以铜钱为标靶,一箭穿孔而过。
因而,作为晚辈,同样担任朝廷高官、北宋文坛代表人物的欧阳修,对于文武兼备的陈尧咨很尊敬,尊称为“康肃公”。
在《卖油翁》里,欧阳修先说了陈尧咨的射技高超,然后用路边一个卖油老头子的倒油技术,沉重打击了陈尧咨的自尊心,由“忿然”到“笑而遣之”,也即对陈尧咨先褒后抑。
至此,作为天下读书人的偶像、官员楷模的陈尧咨,已经被拉下神坛。
如果再拿“庖丁解牛、轮扁斫轮”来比较,那就无形中把陈尧咨的形象、地位,等同于杀牛、木匠之类的人。
那么,读者就觉得陈尧咨不但盲目自傲,而且射技形同普通大众,从而也就减少了不断实践、提升个人技能的进取欲望。
其三,驳斥“读书无用论”。
“轮扁斫轮”的故事中,年过七旬的造车工人轮扁,与在堂上读书的齐桓公有一番对话。
轮扁认为,圣人已死,因而齐桓公所自豪的书中““圣人之言”其实是古人之糟粕。
进而,轮扁用制造车轮的现象,指出真知是要通过现实实践、灵活变通及总结而得来的。
诚然,轮扁所言有道理,但是一个工匠竟然把堂堂国君、“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教训了一顿,这使齐桓公颜面大失。
尤其是,轮扁竟然认为齐桓公所读的“圣人之言”是糟粕。这与一直倡导多读“圣贤书”的传统思想有所违背。
显然,这个故事有“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倾向。
这对于初中学生的人生成长是不利的,也有违学校教材的宗旨。
因而,就点到为止,把文末的“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删掉,以保持陈尧咨的形象,激励学生的进取心,塑造正向的个人世界观、为人处世的原则。
也即,按我理解,无论出于什么目的,编选教材者可谓用心苦,基本出发点都是爱护学生。
当然,也有人认为,既然是教材,更应该教会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而且中学生不能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与现实世界隔绝,何况他们迟早要走进现实世界。
那么,岂能简单地一删了之?!
另外,删掉文末形同总结、升华主题的一句话,影响了这篇文章的完整性和主题思想。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卖油翁》的末句该不该删呢?
最后一句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里面包含了庖丁解牛和轮扁斫(zhuo)轮两个典故。
轮扁斫轮的典故里有提到读书无用论。专家怕对青少年起到不好的导向作用,所以把这一句删除了。
无他,惟手熟尔。这话没毛病,但最后一句有读书无用论的味道,所以删除,想想也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书,但作者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了,分别论证似乎更好,估计文章就写长了,没点水平还论证不下来呢[捂脸]
《卖油翁》的最后一句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作为欧阳修的得意之作,《卖油翁》主要讲的是一位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在射箭,陈尧咨非常得意,来往行人无不称赞他。但只有卖油翁站在一旁默默不作声,卖油翁通过自己卖油这件事,告诉射箭者并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只是手法熟练。这则寓言故事也是在告诉现在的学生,天下没有难事,只要肯练肯做。
大家现在看到的书本中,《卖油翁》的最后一句却被删掉了。古诗词不仅讲究寓意,而且特别讲究对仗工整,那么为何最后一句话要被删掉呢?其实也跟最后一句话所提到的两个典故有关,一个典故是庖丁解牛,另外一个是轮扁斫轮。
伦扁是春秋时期的造车匠,而斫轮指的是用斧头来制造车轮,说明这个造车工人有着很高超的技艺。而庖丁解牛,相信大家也知道,他指的也是手艺高超。
原本欧阳修是想通过这个故事来讥讽射箭者,说陈尧咨跟庖丁轮扁一样。因为《卖油翁》是出现在书本中的,所以这两个典故放进去的话,似乎有些误导中学生。让学生觉得读书不重要,产生读书没有用的看法。
卖油翁主要写了什么一句话?
《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卖油翁一句一译?
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康肃公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2、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译文: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译文: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4、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译文: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
5、 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译文: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6、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译文: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
7、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译文: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8、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译文: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9、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译文: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
10、康肃笑而遣之。译文: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陈康肃公爵善于射箭,当时找不出第二个,他也以此自傲.曾经在自家的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的 老翁放下油担子站那斜着眼睛看,很久也不离去,见他射出的箭十中八九,只是稍微点头认可.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康肃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不是非常精吗!”老翁说:“没什么,就是手熟点而已.”康肃恼火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箭术!”老翁说:“从我灌油体会到的.”于是拿了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葫芦的口上,用勺舀油慢慢倒进葫芦,从铜钱中间的方空中流进去,而钱不被油沾湿.因此说道:“我也没什么,就是手熟而已.”康肃笑了笑打发他走了.
卖油翁这篇文章点名主题的一句话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卖油翁》中说明文章主题的一句话是:(无他,但手熟尔)。
文章通过陈尧咨射箭这一段的铺垫和衬托,将卖油翁沥油这一主体部分充分地凸现出来。该文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夸赞卖油翁的话,但卖油翁那纯朴厚直、怀技而谦谨的形象已随着他的言行举止充分地展现出来。
卖油翁的一句“我亦无他,唯有熟耳”,看似轻松,其实包含着大智慧。
这句话说明了道理是:
一切技能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由慢到快,由难到易的过程。再难的事,只要坚持不断练习、持之以恒,勤学不辍。终会熟能生巧。
同时,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不要自满自大,只有勤奋努力,才能真正掌握工作的全部内容与真谛,才能达到自己想达到的境界。
卖油翁最后一句笑的理解?
《卖油翁》最后一句话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意思是: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
《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意思是: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文章的最后,用一句话交代了陈尧咨态度的转变和事情的结束。一个“笑”字,也是传神之笔,无须多加笔墨,就表示出陈尧咨从卖油翁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并心悦诚服;“笑而遣之”,这样处置,也符合陈尧咨的身份。这个结尾简洁、含蓄、发人深省。
陈尧咨学问不小,官职做得也很大,而且是文武双全,不愿屈居人下,可是却不得不在卖油翁面前认输,因为卖油翁指出的道理辩驳不倒,只得”笑而遣之”,没有责备”犯上”的小百姓,对于”用刑惨急,数有杖死”的陈尧咨确实不大容易。”笑”,既是有所领悟,也是自我解嘲,自是”传神之笔”。
陈尧咨十箭九中,自然下了一番苦功的,也许沾沾自喜。没想到一个卖油翁轻松一句话“无他,但手熟尔。”
继而,又演示往葫芦里倒油的熟技,让陈尧咨扫兴,笑着把卖油翁打发走了。这个笑,应该是陈尧咨的尴尬,其中也有对卖油翁的认可。
这里是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叫陈尧咨的人,还当了个不小的官职,而且有着文武双全的本领,比较骄傲自滿。在众人面前射箭时,得到了众多人称赞叫好,唯有卖油翁却不屑一顾。
陈尧咨见老翁有些不服气,就有些气势汹汹责问:“尔安敢轻吾射?”而卖油老翁却不再乎地说:“依我酌油知之,我亦无他,惟手熟而力。”就是说熟能生巧,没有什么了起这就是画龙点睛之笔,教育了他。
并拿一个铜钱,表演穿孔倒油的技术。这样一下教育了许多人,最后老翁与陈尧咨都会意地笑了。
这使人们都懂得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不断学习虚心才能进步,每个人都能做到熟能生巧,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必唯我独尊,目中无人。
卖油翁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最后一句是“无他,惟手熟耳”解释为没有别的奥秘,只不过手熟罢了。说明业精于勤,术业有专攻,凡事都怕认真,只要你用心去做一件事,都能成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卖油翁最后一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卖油翁最后一句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