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厢记长亭送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西厢记长亭送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厢记长亭送别的艺术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西厢记》全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王实甫根据前人的《莺莺传》和《西厢记诸宫调》改编的杂剧,共五本二十折(张君瑞闹道场 崔莺莺夜听琴 张君瑞害相思 草桥店梦莺莺 张君瑞庆团圆)。
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率兵围寺,强为压寨夫人)、崔母(食言赖婚 门第应试)、郑恒(谎言骗婚)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长亭送别这一场景出现在第四本第三折中--佳期 巧辩 送别 惊梦。《西厢记》中最精彩的一折之一。写的是张生赴京应试,崔莺莺在长亭送别时的离愁别恨。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完成了莺莺、张生、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也成功地表现了事件曲折复杂的过程。这折戏由旦角主唱,即崔莺莺主唱。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送张生进京赶考时,她对张生能否高中毫不介意,只盼他早日考完,早日归来。这种毫不掺杂物质诱惑的纯洁爱情观,令人动容。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营造氛围、烘托感情。本折戏开头就将离别场景设置在一个暮秋黄昏,通过秋景的悲凉凄清来烘托离愁别恨之情。
(觉得古人有大团圆的强迫症,男女主角不到结婚不算完,故事收在第四本末一折是张生草桥店梦莺莺,悲剧结尾就挺好的嘛 哈哈 第五本只有一句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长亭”作为离别的典型意象,具有浓重的伤感氛围,你知道哪些“长亭”诗词?
古代,长亭一般是依依惜别的场所,如李白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三变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对于游子,长亭是和故乡亲人话别,和情人惜别的物象,又是使人伤感的意象。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秦汉时期在乡村大约每十里百设一亭,亭有亭长。秦制三十里一传,十里一亭,故又在驿站路上大约每十里设一亭,度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特别是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十里长知亭一词出自唐白居易原本、宋孔传续撰之《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为了诗词长短及韵律的需要,又往往简称长亭。北周庾信在《哀江南赋》中写道:“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杜牧《题齐安城楼》:“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写长亭之多,叹故乡遥远,望而难及。
长亭字眼在古人送别诗词中是经常出现的,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都是送别诗词中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文字符号。“送君十里长亭,折支道灞桥垂柳”乃是古人送别的经典场面。而柳永在《雨霖铃》中描写的送别场面,则即有长亭,也有杨柳,实为送别诗词之佳作名篇。
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长亭外,古道边,兰舟催发处,一对恋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在《雨铃霖》中描写的“秋江别离图”可谓是恋人相别的经典场面。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送别气氛之凄清,
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画面之中。词中既有傍晚时分的长亭,又有不解风情的兰舟,使得恋人内心的缠绵悱恻呼之欲出。再加之“寒蝉凄切”的衬托和渲染,使离情别绪更显浓郁。
望君远去伤断肠,长亭送别泪千行。在众多描写恋人瞄别的诗文中,王实甫《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一折戏,可称是唱绝了离愁别恨。斜阳衰柳,凝霜不解风情,秋风下依依惜别的痴男怨女,使得这愁人的秋景更显凄迷。落叶萧萧,马随车行,只留有车碾碎叶之痕迹;遥望长亭,泪打长襟,万般离别之情已化作相思泪。千丝万缕,理不清愁绪;千言万语,诉不尽衷肠;千山万水,隔不断想念。
唐代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诗中第三句从远处江头的景色转为写眼前离亭的道别。笛声本就幽怨,又在傍晚时分从风中飘来,人在离亭之中自然牵动起无限愁绪。也许笛子所吹的正是代表送别的《折杨柳》曲。“柳”谐音“留”,古有折柳送别之俗。眼见“杨柳春”,耳听“折柳”曲,分别又在即,怎能不伤怀?最后一句诗人只写到两人将要各奔前程,虽未明说“离别”二字,然而以“君”和“我”相对比,用截然相反的两个目的地,昭示出与友人即将分别的事实,更引人联想到分别后的场景
林逋《点绛唇》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公元1007年词人送别友人离去,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古代为亲人送行,常长亭设宴饯别,吟咏留赠。此时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太阳西下。“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词人正是抓住了黯然销魂的时刻,定格了这幅长亭送别的画面。最后“王孙”三句,活用《楚辞》意,是全词之主旨。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整首词的语言清新柔婉以拟人手法,写得情思绵绵,凄楚哀婉。语言美,意境更美。熔咏物与抒情于一炉,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怅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
自秦汉时代起,在我国的乡村大约每10里就设置一个亭子,因为要给信差提供供给、修养等服务(我理解就有点像现在高速上的服务站),慢慢也成为了人们郊游驻足、分别相送的地方。
特别是经过文人墨客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变成了送别的代名词了,很多诗词中都引用,题主所提到的“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王实甫是元代的作家,早在唐宋就有很多将“长亭”运用在诗词中的佳作,在此与大家共赏几首:
《点绛唇·金谷年年》宋·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金谷园里每年都生出新的青草,年复一年,没到春天的到来,长势繁茂,这满园的春色谁是它的主人呢?枝头残败的花朵在蒙蒙细雨中凋落满地。
暮色苍茫的时刻,又到了离别之时,送者和行者都在这里话别。南北东西路的芳草,犹如送行者满满的离别之情。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远远地望去,广茂的树林被暮烟笼罩着,连绵不断的寒山放眼望去都是伤感。
暮色已经漫入高楼,有人独自在楼上发愁。
在玉阶上久久凝眸站立,看着一群群归巢的鸟儿匆匆地飞回栖息的巢中。
何处是归程啊?归愁也像那长亭连着短亭、短亭连着长亭的慢慢归途一样,连绵不绝,没有尽头。
《玉楼春·春恨》宋·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在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的长亭古道上,年轻的人们总是能够轻易摆脱分别的愁苦情绪,踏上远程的道路。楼头传来了五更时分的钟声,惊醒了“思念人”的梦境,飘落的花瓣增添了心中的愁思。(这里的五更钟,三月雨,都突出送行之人的思念之情)。
不受离别之情困扰的无情人哪里懂得多情人的烦恼,绵绵的相思愁绪化作了万缕千丝。天涯海角再远也有尽头啊,但是相思之情没有尽头,永不停止。
在此分享几首"长亭“的送别诗词,满满离别愁绪,透过诗词一览无遗~
-----END-----
感谢您的阅读~
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平林漠漠烟如炽,寒山一代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时归程?长亭连短亭。
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两首诗读来让人无比伤感,无限惆怅。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在古诗词中,长亭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长亭送别,灞桥折柳,无尽的伤感惆怅,让离人泪洒满了这些事词中的十里长亭。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平林寒山境界,苍茫悲壮梁元
帝赋云:“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此词境界
似之。然其写日暮景色,更觉凄黯。此两句,白内而外。“瞑色”两句,自外
而内。烟如织、伤心碧,皆瞑色也。两句折到楼与人,逼出“愁”字,唤醒全
篇。所以觉寒山伤心者,以愁之故;所以愁者,则以人不归耳。下片,点明
“归”字。“空”字,亦从“愁”字来。乌归飞急,写出空间动态,写出鸟之
心情。鸟归人不归,故云此首望远怀人之词,寓情于境界之中。一起写平林寒
山境界,苍茫悲壮。粱元帝赋云“空伫立”。“何处”两句,自相呼应,仍以境界结束。但见归程,不见归人,语意含蓄。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虽然李叔同词曲兼擅,但传记作者陈星先生却考证出此曲并非词人的自度曲,而是借用了一首美国通俗歌曲的曲调,歌词也参考了一首日本歌曲——也有论者以为词意浓缩了《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的意境。然而两首歌曲在美国和日本可能早已湮灭于历史的大海,但这首借鸡生蛋的歌曲却在中国获得了长久以至永远的生命。“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如此凄迷阴柔、词浅意深但哀而不伤的词句,配以相当中国化的舒缓旋律,就很难不成为中国的名曲——尤其是在新旧交替、道术灭裂的二十世纪。这首歌已经成了新的“阳关三叠”,“四千余年古国古”的二十世纪中国人,已经用这首歌“送别”了太多的东西。
西厢记长亭送别体裁是什么?
体载是元杂剧。
《西厢记·长亭送别》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用元杂剧的形式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冲破世俗相爱的恋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长久的别离相思。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严重束缚和压制的控诉。
西厢记长亭送别体裁是元杂剧。
《西厢记·长亭送别》是元代诗人王实甫写的。
“长亭送别”的曲文在《西厢记》中颇具代表性,既有丽藻,又有白描,既有对前代诗词的借鉴、化用,又有对民间口语的吸收、提炼,在总的风格上,不仅构成了协调的色彩,而且形成了通晓流畅与秀丽华美相统一的特色。论者有《西厢记》是诗剧之说。“长亭送别”是全剧诗意最浓的部分,它在情节上没有多少进展,也没有戏剧矛盾的激烈转化,只是以抒情诗的语言,叙写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使全折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而又是悠长的衷愁。
西厢记长亭送别分几个层次?
西厢记长亭送别至少三层含义,一是长亭说明远,古代五里一亭十里一亭,说明路途遥远。
二是送,送就有至少两人,西厢记是崔莺莺送张生,三是离别,离别有分别的意思,意含不舍的意思,依依惜别。不舍离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厢记长亭送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厢记长亭送别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