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泪眼问花花不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泪眼问花花不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如何理解“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句诗词?
谢谢邀请。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北宋著名词人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这首词的最后两句。这首词是写闺中女子等候丈夫归来的孤独与幽怨,表达女子内心的诸多感受。其中女子的如泣如诉,令人动容。词的全文是: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第一句的叠字用了三个“深”,可以说是非常的精彩,以递进来加重词中女子的幽怨,来说明比庭院更深的是女子内心的孤寂与愁苦。后两句写杨柳茂密柳絮飘飞,完全阻挡住了女子的视线。这三句将女子被困清冷庭院里的内心感受,形象又深刻的营造了出来。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玉勒雕鞍游冶处”与上面的三句有了一个转折,不再写女子,而是写她的丈夫。这里“游冶处”指的是歌楼与妓院这样的场所。她的丈夫把豪华的车马,停在了公子哥们都喜欢去的地方,去里面寻欢作乐。而女子自己在庭院里面的最高处,也看不到章台路。这里的章台路指花花公子最爱去的寻欢之处。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这三句与下面的两句都是在写女子内心凄苦的感受。三月正是春暖花开,杨柳依依的季节,但女子眼上只看到了“雨横风狂”,即使用门掩住黄昏,却也无法让春天留下。这里意在指春,深意则是指女子叹息春色难留,而青春不也是一样易逝吗,特别是对丈夫漫长的等待,更添悲凉。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狂风暴雨中花瓣飘零,女子两眼含泪,痴痴的问落花,你可知道我在想什么吗,落花无言以对,女子只看到它们凌乱的随风一片一片的飞到秋千外。这两句是女子问花,花却不语,却径自飞去的哭诉,女子将自己比为“乱红”一样的命运,可见女子孤独之中内心的凄楚与彷徨。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之中,我们还是感受得到女子依然的痴情,花本不语,却执着的相问,此刻的女子无力又无奈,无力改变命运,无奈现实状况,这种只能自语却不能言说的痛,让千年之后的我们还是会有扎心之感。
欧阳修的这首《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情与景完美融合,意境凄婉而幽远,实为千古佳作,难得一现。最后两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更是成为经典名句,为人诵读。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出自宋代词人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想要理解这句词,须将其放在相应的语境中去。《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暮春时节闺中少妇思念远方的丈夫,面对眼前景象而惆怅感伤的心情。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全词如下: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词的大意是:
幽深的庭院究竟有多深,茂密的杨柳被烟雾笼罩,帘幕无数重。车马络绎不绝的游玩处,因楼高而看不见章台路。
三月的暮春雨急风狂,黄昏时遮掩门窗,也留不住春天的脚步。满眼泪水向花询问,花却不语,花片纷纷飘落飞到了秋千那里。
词意赏析:
上片:“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三个“深”字写出了庭院的幽深程度,那是相当的深啊!究竟有多深呢?被一堆烟气朦胧的杨柳掩映着,帘幕有无数重。“堆”字写出了杨柳的浓密。这三句词既是在写景,又是在向读者展示词中少妇的居住环境,怎一个“深”字了得?
-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玉勒雕鞍”指的是精美的车马;“游冶处”:青楼;“章台路”:代指青楼。这两句词写的是少妇的丈夫如今所在的地方:青楼。丈夫在外面花天酒地,少妇却独自在深闺中伤心叹息,为下片的抒情作了铺垫。
- 下片:“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三月暮”点明了时节,“黄昏”点明了时间,“雨横风狂”点明了天气。三月的暮春,春天将逝。黄昏时分雨急风狂,少妇掩住门窗,也无法留住即将消逝的春天,暗含有少妇对时光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和惋惜。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面对着将要逝去的春光以及稍纵即逝的青春,少妇见花落泪,想向花问个明白。然而花是无情之物,怎能懂得少妇的心情,因此始终不语。花不说话也就算了,还纷纷飘落飞到了秋千那里,就像远方的丈夫,一点不顾及家中的妻子,自在地在外边快活。所以,少妇的落泪,不仅是由于花,更主要的是缘于无情的丈夫。
泪眼问花花不语的作者是谁?
作者是欧阳修
原诗如下: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 ·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名词解释?
近代学者王国维(1877—1927)从物我关系的角度所概括和总结的中国古典诗词的两种审美境界。
王国维在其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境界”概念,认为只有营造出境界的诗词才是上乘之作。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诗词的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用“境界”论述诗词的演变,评价作者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
围绕“境界”,他又提出了若干命题,“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对术语。“有我之境”,就是词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感情融入文学形象之中,使得文学形象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无我之境”并不是没有感情的融入,只是这种感情冲淡平和,也可以说是作者的情感表达与文学形象形成了契合。
在王氏看来,“无我之境”无需刻意雕琢,巧然天成,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有我之境指的是,作者所观之境将自己的感情色彩融入其中,即物物皆着我之色,我愉悦即万物皆欣欣向荣,如“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遍长安花。”我忧伤即万物皆倾颓百态,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无我之境指,作者保存着一颗恬然的心,心境悠然一时的情感的表达与自然形成了契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
泪眼问花花不语赏析?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原文: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译文赏析: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登上高楼也望不见通向章台的大路。 风狂雨骤的暮春三月,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用什么修辞?
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红"是借代的修辞手法,用颜色借代事物.
此词写闺怨。词风深稳妙雅。所谓深者,就是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尝叹其用叠字之工;兹特拈出,用以说明全词特色之所在。不妨说这首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意境也写得深。
解答:“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解析:题目给出一个句子修辞手法赏析的问题: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用什么修辞?
题目中的句子运用了拟人和借代的修辞手法。
“泪眼问花花不语”,拟人手法,把花当做人来写,使花赋予了人的感情。″花不语″,花虽有形却无情,泪眼之人无人知其心。真切感人地写出了作者难觅知音的苦闷心情。
句中的"红"是借代的修辞手法,用颜色借代事物。衬托手法,以“乱红飞过秋千去”的场景衬托诗人失落惆怅的心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泪眼问花花不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泪眼问花花不语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