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卖炭翁唐白居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卖炭翁唐白居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卖炭翁白居易的性格特点?
白居易《卖炭翁》的主要人物是卖炭翁,其次还刻画了宫中太监的形象。
卖炭翁,是一个靠伐薪烧炭为生的老人。他靠的是一把斧头、一挂牛车,再加上十个被烟火熏黑的手指头。他没有妻子也没有儿女,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在南山上伐薪、烧炭,弄得“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劳动的艰苦是可想而知的。
卖炭翁中是半匹红纱还是半匹红绡?
白居易的《卖炭翁》中的一句诗是,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在这里用的是绡而不是纱。绡主要选用细旦加中等拈度的丝线作经丝和纬丝,经纬密度较小,织物经精练、印染整理后,有拈丝线微微弯曲使经向和纬向结构疏松,形成轻薄透明的绡地结构。可分为:平素绡、条格绡、提花绡、烂花绡和修花绡等;按使用原料不同又分真丝绡、人丝绡、合纤绡、交织绡轻薄透明的丝织品。
现代采用桑蚕丝、适宜制做女式晚礼服、连衣裙以及披纱,在古代,只有皇宫贵族才能用得上这种丝织品。
半匹红纱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卖炭翁》
苦宫市也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写卖炭翁经历了什么事件?
您好,白居易在写《卖炭翁》时,描述了一个卖炭的老人,他家里没人,独自生活在山林中。这个老人非常善良和慷慨,经常帮助路过的行人,给他们提供住宿和饮食。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老人的炭窑,向他借宿一晚。老人很热情地接待了他,并提供了食宿。但是在夜里,年轻人却试图偷走老人的财物。老人虽然年迈,却非常聪明,最终将年轻人识破,并将他送往官府受审。这个故事强调了善良、慷慨和智慧的重要性,同时也警示人们要警惕不良行为和人性的弱点。
白居易在写《卖炭翁》这篇文章时,讲述了一位卖炭的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因为贫穷,只能拄着拐杖到山上砍柴,再到市集上卖炭为生。经过无数的坎坷和劳累,但他依然保持着善良和正直的品质。
其中,最让人感动的是在他卖炭的时候,遇到因为贪婪而坑害他的夫妇,他宁愿吃亏,也不愿意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害人。这个故事让人感动和反思,提醒我们要学会感恩和善良,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伤害别人。
这首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卖炭翁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遇见皇宫内的太监和手下的爪牙,使者们说是皇帝的命令,便把千余斤的炭拉走,留下了半匹纱和一丈绫,挂在牛头上当作炭的价格。
这首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
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唐宪宗元和初年(公元806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
白居易写的跟卖炭翁类似的?
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和《卖炭翁》相似,都是同情普通老百姓的,新丰折臂翁这首诗主要是谴责唐朝的侵略战争、穷兵黩武,而《卖炭翁》是谴责唐朝的官市制度、对老百姓的货物强买强卖。
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
《新丰折臂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为《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九首。此诗通过一位新丰折臂老人之自述,谴责唐玄宗对南诏国进行的不义战争。诗人劝谕执政者,当以历史教训为戒,倾听百姓“边功未立生人怨”之呼声,勿再寻衅恣事,邀取边功。全诗结构首尾照应,含蓄地揭示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所在,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和《卖炭翁》相似
都是同情普通老百姓的
这首诗主要是谴责唐朝的侵略战争、穷兵黩武,而《卖炭翁》是谴责唐朝的官市制度、对老百姓的货物强买强卖。
新丰折臂翁
新丰老翁八十八⑴,头鬓眉须皆似雪。
玄孙扶向店前行⑵,左臂凭肩右臂折⑶。
问翁臂折来几年⑷,兼问致折何因缘⑸。
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⑹。
惯听梨园歌管声⑺,不识旗枪与弓箭。
无何天宝大征兵⑻,户有三丁点一丁。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⑼。
闻道云南有泸水⑽,椒花落时瘴烟起⑾。
大军徒涉水如汤⑿,未过十人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
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
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⒀。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⒁。
张弓簸旗俱不堪⒂,从兹始免征云南。
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拣退归乡土⒃。
此臂折来六十年⒄,一肢虽废一身全。
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
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
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⒅。
老人言,君听取。
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⒆,不赏边功防黩武。
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⒇,欲求恩幸立边功。
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白居易《卖炭翁》中,半匹红绡一丈绫,够一车炭钱吗?
诗人创作的《卖炭翁》这首叙事诗,告诉广大读者:底层劳动者的生活很可怜,辛辛苦苦一车木炭就只能换回一丈绫,外搭了半尺红绡。
卖买是公平的,不存在欺市强买。如果过多扭曲理解,可能离《卖炭翁》远离而去。
理解《卖炭翁》这首诗,从卖炭翁的侧面解释最好不过。心忧天寒,又害怕木炭太贱卖不上钱。到了买卖市场,果然如此。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954条回答。
当然是不够了。
首先,什么是红纱,什么是绫?
虽然古代的绫罗绸缎一般比较值钱,但也要具体来分析。
红纱属于绢纱的一种,是一种很普通的丝织品,制作必须粗糙,不如绢那么好,价格较低。
至于绫的价格则比较高,相对来说可以卖出高价。
根据分析唐代的商品价格,我们可以推断出,卖炭翁是大大吃亏的。
当年烧炭是很不容易的,每斤的价格1.5到2文铜钱,如果是寒冬腊月急需要用碳的时候价格还会更高。那么,这1000多斤碳,最低价格也有1500多文铜钱。
而古代几文铜钱都可以吃一碗面,1500多文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巨款了。
那么半匹红绡一丈绫,值多少钱?
当时的价格,半匹红纱很廉价,最多值100多文铜钱。
相对来说,那一丈绫价格较高,但充其量也不过500文铜钱左右,加起来还不到700文铜钱。
也就是说,太监给的钱,还不到碳价值的一半。
而且,这还不仅仅是给钱太少的问题。
碳作为一种日常消耗品,是非常枪手的,无论在哪里都能卖得掉。无论有钱人和还是普通人,冬季都需要碳。
所以,卖炭翁有了一车炭,是很容易卖掉,不会积压在手上的。
但是,绫罗绸缎这种东西同古董一样,根本不是啥生活必需品,只有极少数人才会购买,普通人压根不可能买。
更重要的是,一丈绫和红纱应该都是唐朝宫殿里面库存多年,根本没有人会用的垃圾货。如果它们真的很好变卖,太监直接拿到外面集市卖掉即可,何必这样坑卖炭翁呢?这说明,半匹红绡一丈绫在当时很难卖掉,可能要卖很多天才行。
就算卖掉了,由于这属于奢侈品,不是生活必需品,往往买家还会大肆砍价。
半匹红绡一丈绫最终能够卖三四百文,就很了不起啦。
所以,说来说去,太监这个宫市等于是变相抢劫老百姓。
那么,烧炭容易吗?
当然不容易。
在古代,烧炭不但是重体力活,而且需要很多劳动力和漫长的时间。
一般来说,1000多斤的碳,需要几千斤的优质木材。显然卖炭翁一个人砍不了,要全家至少四五个壮年男人一起去砍树,搬运树木。
除了砍树以外,烧炭还需要择址挖窑孔、装窑、烧窑、封窑和出炭等几个环节,也需要好几个强壮男人来工作。
仅仅烧一窑木炭,前后需半月之多,加上砍树和准备,一般近1个月才能搞定一窑。
烧炭工又脏又累,还多少有些危险,在古代属于最低级的职业,是穷人无可奈何才做的事情。
太平天国实际领袖杨秀清,就是烧炭工出身。因为职业极差,杨秀清有着天生的反清意识。
卖炭翁全家辛苦一个月,耐以生活的木炭,就这样被太监利用权力变相抢劫了。
唐代是个特殊的时期,太监权力极大。唐朝中后期,太监集团甚至架空了皇帝,暗杀了多个傀儡皇帝,朝中无人敢惹。而宫市这种占便宜的小玩意,在太监们看来自然没什么了不起,是寻常事。
这却导致很多老百姓无法生存,穷途末路。
够一車炭钱或不够,要想知道,必须了解当时经济状况,不然讲不清。
老师讲课时,都是一种解释,是说绡和绫不值钱,官宦蛮横,少付款,卖炭翁不敢反抗,没能力反抗。比如别人不买,只有皇宫人来买,:碾着雪路走来,,必要卖出的。不过哪个教师:也不会讲,宫院人仁慈,多给的。建国来,没人这样讲课的。
我在这里讲个笑话。皇帝和太监到集市看热闹。見一个卖糖人的小贩,――糖人是用糖制成各种动物,如小兎子,公鸡,另外是彩色的,有红的绿的。皇帝说买两个观赏。便问小商人多钱一个,商人举起三个手指,意思是三文银钱一个,。这时,太监伸手打了卖糖人一个耳光,并说,糖制的值那么多钱吗?怎么能要三十两银子,给你十两。你知道是谁买吗。其实皇帝和太监都穿的农民衣服,卖糖人的小贩根本不知是谁。
小贩摸了摸脸很痛,没言声,当接十两银子时,非常高兴。因为他的所有糖人也不值十两银子。
其实那个太监心里很明白是要三文银。打他一掌,是偏向这个小商贩的。
白居易《卖碳翁》中半批红绡一丈绫值钱吗?
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半匹红纱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公元817年,政府下令禁止铜钱出境,与蕃商交易只能以物易物。为防止铜钱转道出海,还下令国内禁止将铜钱输往岭南。公元785年,下令禁止客商将钱带出关中地区。由于中央的禁止,导致各地政府也纷纷禁止铜钱出境。
公元732年唐政府再次下令:市面交易不得专用铜钱,应杂用绢、布、缣、绮、罗、杂货。公元743年规定,交易1贯以上,必须钱绢杂用。公元811年,由于钱绢兑换比率变化,又规定10贯以上的交易必须钱绢杂用。
事实上,按照唐玄宗开元16年规定的比价,1匹绢可兑铜钱550文。但至德宗、顺宗时,市面上1匹绢曾上涨至3000至4000文,直至9000文以上。若按法定比价计算,“半匹红绡一丈绫”似乎价值不菲,但细究唐代实物货币制度的详细规定,“半匹红绡一丈绫”其实一文不值,平时只是当礼品或彩头赠送。
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一曲红绡不知数”便是说红绡只是王孙公子搏笑卖艺的赠品而已平时只是当礼品或彩头赠送。
半匹红绡一丈绫够一车炭钱吗?
我没有去查当时炭价若何,半匹红绡一丈绫又能值几何,但《卖炭翁》的内容,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首先,卖炭翁需要的,不是绡不是绫。
该诗一开头,形象描述了卖炭翁烧炭、卖炭的辛苦后,就自问自答地说了:"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也就是说,卖炭翁希望用他烧的炭,换来能买来衣食的钱。他需要的是御寒的衣物、和充饥的粮食。结果,他遇到了亳不讲理的太监(即宫使),衣、食、钱一样都没得到,只给了他旣不能充饥、又不能御寒的绡和绫。
其次,半匹红绡一丈绫,远远不够一车炭的价值
白居易说的是:太监们"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牽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宮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显然,太监们根本不问价,更不讲理,把卖炭翁不需要的绡和绫向牛头一糸,就算给钱了。请注意"宫使驱将惜不得"七个字,特别是那个"惜"字。这说明,半匹红绡加一丈绫,远远不够千余斤木炭的价值,实质上是被公开掠夺。卖炭翁深感可惜,却又无法可惜、无处可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卖炭翁唐白居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卖炭翁唐白居易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