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两蹶名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两蹶名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呕血沥血,不畏艰难的李定国在抗清过程中都有哪些重大战役?
“李定国在明末是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清初是抗击满洲贵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统治的杰出统帅。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在明清之际各方面的人物当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颗巨星,其他任何人都无从望其项背。——顾诚《南明史》”
李定国是个英雄,可以和郑成功齐名。他本是反明义军,却因民族大义与南明朝廷站在一起对抗满清铁蹄,在南明的最后十年里他被永历封为晋王,仅仅依靠着西南边陲云贵,对抗当时已经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并吸附了无数汉族地主武装的满清,论局势可以说比武侯北伐要凶险。
李定国为后世所称颂的战功便是“两蹶名王”。1647年,在张献忠死后,义子身份的李定国随另一个义子孙可望领大西军余部转战滇、黔,并以昆明为中心建立新政权,孙可望被推为国主,李定国称安西王。当时南明朝廷抗清形势严峻,孙可望着眼全国大局,为挽回颓势,决定联合南明,领兵出滇,赴前线抗清。 顺治六年,孙可望先是让李定国和刘文秀刘文秀为先头,武力收编了南明永历朝廷残存的地方割据武装,收复了贵州全省及四川部分地区,同时严明军纪,训练士兵,政令上行下效,使西南地区的抗清力量重获统一指挥。政治经济上严整吏治,恢复生产,安抚人民,招徕商贾等措施使饱受战乱摧残川贵百姓获得生机,为日后的东征打下基础。三年后,后方已定,孙可望遣刘文秀进军四川,而李定国便是东攻湘桂。
李晋王出滇东征,面对的第一个强敌,便是当时封藩广西的满清定南王孔有德。孔友德原为东江军毛文龙部手下部将,之后带领东江军登州兵变,携西洋火器大炮和火器部队投靠满清。崇祯九年(1636年),其受封为王,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入关后,随豫亲王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其所率火器部队成为了满清的攻城利器,弥补了满清只擅长野战的短板。但李晋王直驱桂林的途中,孔有德自率军前往兴安县严关,扼险拒守。李定国连破孔有德部将后,在严关决战中,巧用五十头象阵大败孔有德所部精骑,是役清军“弃甲断骼遍于溪谷”,“兵未交而象阵前列,劲卒山拥,尘沙蔽日,马闻象鸣皆颠厥,有德众遂奔,掩杀大败。”,“象亦突阵,王师大奔,死亡不可胜计,横尸遍野。”(这应该是满清的史料,王师嘛!)
这一战孔有德精锐俱亡,赶紧逃回桂林,下令紧闭城门。之后出城迎战,孔有德又战败,又只身逃回桂林城。李定国乘胜追至桂林,将城包围,并以强弩压制城上火力,派大象队抬巨木撞击城门,城门一破,李军纷拥而进,孔有德自知走投无路,便手刃爱姬,自焚而死,其尸体还是被李定国更彻底地焚骨扬灰了。孔有德成了清兵入关以来满清方面阵亡的第一个亲王级将领,李晋王击杀满清汉军第一名王,进而光复广西,自此名扬天下。
桂林之战后,李定国继续率军东征,收复梧州,广西全省被平定,即欲东进广东。清廷此时派遣努尔哈赤之孙、敬谨亲王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率三贝勒、八固山贝子部,满汉大军合计十万精锐南征援湘。孙可望唯恐有失,调李定国北上抗敌,李定国离开广西后,因兵力淡薄,收复陆续被尚可喜夺回。
李定国北上湖南,便遇到了第二次可以让他声威大振的衡阳战役。顺治九年十月三十日,李定国部进抵衡阳。十一月十九日,尼堪军至湘潭;明将马进忠引部众退宝庆。二十一日,尼堪自湘潭起程,次日进至距离衡阳三十余里处。李定国定下四面埋伏之计,先亲率主力四万,与清军接战,佯败二十余里。尼堪一路俘获大象四头、战马八百多匹,不疑有他,遂钻入李定国早给他埋好的伏击圈。清方面史料记载,“尼堪督兵夜进,兼程至衡州。诘旦,师未阵,敌四万馀猝至,尼堪督队进击,大破之,逐北二十馀里,获象四、马八百有奇。敌设伏林内,中途伏发,师欲退,尼堪曰:“我军击贼无退者。我为宗室,退,何面目归乎?””
尼堪的大意害了他,到达埋伏圈后,四万李军伏兵杀出,李亦转身迎战,清军猝不及防,阵势大乱,尼堪冲杀突围不得,被明军阵斩当场,清军失去主帅,溃不成军。满清记载“(尼堪)奋勇直入,敌围之数重,军失道,尼堪督诸将纵横冲击,陷淖中,矢尽,拔刀战,力竭,殁於阵。十年,丧归,辍朝三日。命亲王以下郊迎,予谥。是役也,从征诸将皆以陷师论罪。”衡阳之战,李定国以八万对十万,野战中阵斩满清皇子尼堪,歼其精锐所部,一举打碎了自努尔哈赤起兵几十年来,八旗兵野战战无不胜的神话。被黄宗羲称为“逮夫李定国桂林、衡州之捷,两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战后清廷震怖,退兵长沙,连顺治也悲叹:“我朝用兵,从无此失。”
两役之后,抗清义士大受鼓舞,兴复河山之望重新唤起,天下一心,隐有收复中原,匡兴汉族之势。明朝末年的大将,我觉得以李定国为最,自古名将莫过于此。但无奈当时清朝将多兵盛,南明将领内部不和,孙可望、刘文秀与其互相排斥,造成兵力分散,战略频频失误。以清廷的基本盘,死几个亲王将领也不会一触即溃,所以需慢慢消耗,但南明基本盘摆在那里,还要内斗内耗,翻盘机会不断丢失。晋王之后又遇肇庆失利、新会围城失败,随着孙可望当汉奸,贵州沦丧,最后的磨盘山战役失败,抗清大业终无望。李定国自知复兴无望,愤郁不已,一代豪杰终于赍志以殁,让人悲叹。
章炳麟言: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李定国降明抗清的决定正确吗?还是继续割据西南称帝正确?
这是我个人对李定国选择的疑问。因为事实是:无论李定国是降明抗清,还是割据西南称帝,李定国都是靠自己的军力独自进行。
我想这是爱读孙子兵法和资治通鉴的李定国都没有想彻底的问题。如果李定国降清是想要成为汉献帝+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模式,但显然李定国降明时,永历帝是在肇庆而非云南,不受李定国的挟制;
如果是为了正统合法性,显然李定国降明这单买卖是亏本的。降明后的李定国,显然不如割据称帝的好处更多:进,可抗拒大清和南明,建立自己的帝业;退,归顺大清,成为西南藩国。
显然,降明,显示了李定国没有大局眼光和战略格局。当时,大清北有喀尔喀蒙古、西有准噶尔汗国、青海、西藏依然没有归顺,李定国若是割据西南,并和西北各国联盟,抗拒清军不是不可能。
相反,一旦降明,李定国所在的云南就陷入了战略被动——只能出击湖南。如果李定国不降明,则可以从云南攻占大清的关西,进而夺取永历帝和大清共同拥有的广东,以两广和云贵四省进行据守,在湖南、江西进行骚扰作战,和郑成功夹击大清的福建。
李定国只有在拥有两广云贵四省才有可能攻占并能防守湖南和江西土地,这就是李定国失败的关键:没有两广,仅靠云贵,是不可能保住湖南的。
李定国没有大局意识,也没有善于收买人心的李岩式谋士相助,似乎有只有依靠明朝这个旗号来收买人心了。
李定国有李自成、张献忠、吴三桂等称王称帝的潜力,更比吴三桂有着更好的称帝割据条件,只是没有吴三桂决策的魄力。
李定国作为张献忠部将不过投降南明几年 对南明能有什么感情
李定国在抗清中的重大战役
可以说李定国放弃了割据称帝,否则也就没有吴三桂这个平西王什么事情了。但还是回到题主的问题:李定国在抗清中的重大战役——三大捷:
1、靖州大捷:1651年,冯双礼进攻清朝沈永忠死守的辰州之际,李定国率军配合,进攻靖州,灭了靖州守军和来源的清军张国柱8000人,攻克靖州、武冈州,南明收复了湖南大部分。
2、桂林大捷:南明在收复大部分湖南后,就开始攻打孔有德据守的广西。李定国在靖州大捷之后,趁胜挥师南下,攻克全州,击毙清军守将孙龙、李养性,取得全州大捷,随后又取得严关大捷、和桂林大捷,陈邦傅、王荃克、张星光等被俘虏,孔有德自焚。
3、衡阳大捷:在荆州大捷、桂林大捷后,南明收复湖南和广西大部分,顺治帝派遣尼堪率领八旗兵南下收复,李定国在衡阳用伏兵策略伏击清军,击杀尼堪和程尼。
4、攻取广州:1654年李定国和郑成功以联姻方式进行联盟,约定在广东新会会师,共同攻取广州,结果郑成功军延期到达,致使李定国军在攻打赣州时大败。
5、磨盘山血战:1659年,吴三桂率军渡过怒江进攻腾越州,李定国在怒江西的磨盘山羊肠小道以三次伏击+地雷的方式伏击吴三桂军,结果因为南明光禄寺少卿卢桂生叛变,将李定国三伏+地雷的计划泄露给吴三桂,南明军在计划曝光后,只能和吴三桂军面对面血战。
综述
虽然李定国降明后,成为了抗清的英雄,值得讴歌。但对于李定国个人或者当时的历史而言,降明并非最佳选择,割据云贵、攻占两广而称帝才是最佳策略。
大清在李定国的两广云贵政权和郑成功的台湾政权夹击下,若背靠西班牙或荷兰购买西方火炮,未必不能形成三方割据。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郑成功为什么不配合李定国攻俩广?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李定国的作战计划是非常完美的明朝末年广东一省的财赋大约相当于广西的十倍,进攻广东,则明朝势力得以合流,改变财乏人少和 各自为政的局面;若再沿长江北伐,复兴大业有望矣。
所以,李定国对与郑成功会师北伐,抱有极大的期待,多次派使者拜访郑成功,书写几十封信件恳请配合作战,甚至以女相许,巩固盟谊。而为了方便与郑军会师,考虑到郑军在水上的优势,从海道来助可以不受潮州、惠州清军的阻击,因此确定两军会师地点定为广州南面靠海的的新会。
1654年广东新会之战前,当时清军分兵乏力,增援广东暂时有困难,为了赶在清军抽调满洲军增援,务必要求李定国速战速决。因此李定国致郑成功的信中谆谆劝告万勿“愆期”,但是郑成功态度模棱两可,使者报告说郑派林察、周瑞督军西进,却依旧延误了与李定国的决战的约期,最终导致李定国孤军奋战。
从1654年二月之前联系郑成功,到三月间挥师入粤,占领高州(今茂名),再到6月新会开战,包围新会一直等12月份大决战也没有等到郑军的水师和陆军,等来的是千里迢迢满洲军。
为什么郑成功会延误,历史上有几个猜测
第一,与清军议和
1653年农历五月,清军分兵乏力,数次败郑后,顺治帝敕封郑成功为“海澄公”,八月,双方在泉州府安平报恩寺内议和。十一月,顺治帝再度敕封,并承诺给予一府(泉州府)之地安置兵将。
虽然郑成功无意投降清朝,不过难得休战的局面,也让郑军得以休兵整顿和筹措粮饷。为掩盖按兵不动的事实和议和的消息,李定国的使者也被扣留在厦门好生招待。
第二,捞利益
1654年,清廷委派的靖南将军朱马喇等率满、汉援兵在新会被围困6个月危在旦夕之时赶到了,此时郑成功趁清兵重兵集结广东攻打李定国的时候,在福建先后拿下了漳州 泉州和厦门周边大部分的县市。
李定国复地千里,两蹶名王,威震满清,从战绩和忠诚而言,其可以算是南明第一猛将,也是南明最伟大的军事家,没有之一!!!
更多南明历史,请关注本人头条号“五星出东方”
郑成功在永历时期虽然坚持抗清,但是他的主要意图并非真的要恢复大明,而是要保住自己的军队、地盘等固有利益,可以说私心大于公心。也许有人觉得笔者刻意贬低郑成功的形象,但是事实证明以上所言并非妄言。
1653年,清廷曾试图招降郑成功,并许诺封其为海澄公,拨泉州一府供郑成功供养部队,而郑成功虽无意归降,但是也与满清朝廷你来我往,按照郑成功或者后世亲郑的文献来说,这是缓兵之计,利用假和谈来积攒力量,当然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结合当时的形势来说可知郑成功此说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他的主要目的不是忠于明朝,而是要壮大自己的力量,并以此要挟清廷,好割据自立,自成一家。
1654年,原属大西军的著名南明将领李定国转战广东,李定国联络东南沿海的郑成功想东西夹击广东,一举消灭广东境内强大的清军,但是此时郑成功正在与清廷议和,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不让清廷对自己有疑心,郑成功对于李定国的夹击邀约置之不理,李定国去书十多封都没能收到郑成功的明确回复,最终李定国势单力薄,东西夹击的计划宣告失败。
1659年,郑成功和鲁监国部属张煌言发动长江战役,大军沿长江而上,沿途州县望风而降,郑成功大军包围了南京城,但是郑成功并没有一举而下,而是等待了十几天,没想到却被各地来援的清军击败,郑成功立即登船撤退,并未通知此时正在南京上游的张煌言,导致张煌言被清军包围,最终张煌言的大军被尽数歼灭,张煌言仅以身免。
种种迹象表明,郑成功在东南沿海的十几年中,更多的是积攒实力以自保或者自立,并没有时时刻刻以整个抗清形势为重,丧失了多次与西南军队联合作战的机会,虽然郑成功的坚持客观上为南明朝廷减轻了压力,但是郑成功的功绩并不足以抵消他对大局犯下的错误。
我们有时候不能以今非古,用现在我们以为的思维去定义过去,非议古人。
首先,从实际情况来看,李郑二人分别地处西南和东南,相距甚远,8所谓合作作战,也是脱离实际,不具备可操作性。交通不方便,联系成为困难,缺乏足够联系的合作作战,不仅不能成功,反而会给清朝逐步突破提供条件。
第二,二者虽然都是为了保卫明朝,但是毕竟属于不同阵营,双方有着不同的行事准则,更为合作加剧了困难。
第三,没有一个支持二者共同合作的地域,总不能离开各自的大本营作战,那样反而得不偿失。
总之,这个问题要回归当时实际情况,不能轻易就去评价。二位都是英雄,值得我们尊重!
李自成和张献忠有上下级关系么?
1. 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明末清初年间的农人将军,他们俩人虽然出身低微,但是都有极高的作战天分,仅仅几年时间,就可以将建朝几百年的明朝弄的风雨飘摇,岌岌可危,那么,如此相似的两人为何会从之前的并肩作战的队友一步步反目成仇的呢?
2.李自成是在1633年时候到西部陕西投靠他的舅父闯王高迎祥的,随后,机缘巧合之下,张献忠也率领部队来到了此地,刚开始时候,由于李自成还仅仅是一个一般的将士,没有什么地位和成就,而张献忠是一个部队的将领,而且军力强盛,甚至有能力与李自成的舅父平起平坐。那时候的李自成对张献忠充满了崇拜,两人的关系较为亲密,经常联系。
3.后来在东进时期,李自成和张献忠在一起并肩作战,并且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胜利带来的果实过于诱人,以致于二人急于划分战利品,产生了对立,那时候两人就已经有了摩擦,再加上李自成和张献忠分道扬镳之后,1635年,闯王由于被俘虏而杀,李自成成为新的闯王,张献忠内心不平衡,对此事心存不满,心中的愤愤不平更加激烈,但是他还是存于心中,一直隐忍。接着,李自成被明朝大将打败,军队受挫,李自成不得不向张献忠求救,于是投奔到张献忠的营下,愤怒的张献忠表面接受了李自成,但是暗地里却预谋杀了他,李自成率先察觉到,就率队逃跑,而戏剧性的一幕就是,张献忠随后也受挫,投奔到李自成的帐下,李自成也有杀了张献忠的想法,但在帐下一位将士的保护下,张献忠得以逃跑。从此之后,二人彻底反目成仇。
4.意料之中,在1644年,李自成和清军生死决战时候,张献忠不仅没有帮忙,反而趁机夺取李自成的领地,一年后,李自成被地主突击身亡,在此两年后,张献忠也在和清军对战时候死亡了。至此,二人对抗结束,两位有名的农民战将巨星就此陨落了。
5.其实,两人反目成仇其实并不是因为二人互相欣赏,互相仰慕,而是离不开一个根本的东西“权力”,张献忠在知道李自成拿下北京,坐上龙椅之后,非常生气,他生气不是因为同情崇祯,而是李自成竟然比他先拿下北京城,他心里是无法接受的,无法接受自己即将就要比李自成低了一等,因此他愤怒了。而李自成也是如此。这是两人如此之快的分道扬镳的原因,也是两人在外人看来,表面关系亲密,合作共赢,实际上却是水火不容,针锋.
李自成和张献忠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中的两位杰出领袖。腐朽的大明王朝就是在他俩的艰苦奋战之下,才被推翻的。
但是,李自成与张献忠并不是上下级关系。他俩分别统率的大顺军和大西军,是明末众多农民起义军中成绩最大的两支农民起义军。
李自成、张献忠都是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因为在家乡不堪忍受官府豪绅的欺压,所以投身到了轰轰烈烈的明末农民大起义之中。
在明末众多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当中,张献忠的声望其实是远在李自成之上的;张献忠投身到农民起义的浪潮中以后,很快就成为一支农民军的首领,号称“八大王”,声名远播。
而李自成辗转参加了几支农民军,最后投奔到闯王高迎祥的麾下,成为一名闯将。当时,他的名声并不为世人所知。
由于明朝官府的强力镇压,农民军遭到很大的挫败。痛定思痛,各路农民军领袖都认识到了联合作战的重要性。于是,在1635年的冬天,十三家农民军首领齐聚一堂,在荥阳举行会议。在闯王高迎祥的主持下,众人确立了联合作战,统一抵抗官军的战略,进入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新阶段。
在各路农民军联合作战,共同打击官军的过程中,张献忠率领的这支起义军屡立战功,声势浩大,成为明朝朝廷的眼中钉。崇祯皇帝督促兵部抽调精锐官军,专门来围剿张献忠。一时间,张献忠的威名响彻神州大地。
1636年,各路农民起义军公认的领袖——闯王高迎祥,在进军陕西的途中,不幸中了孙传庭的埋伏,被俘牺牲。高迎祥农民军的余部公推李自成为闯王,继续战斗。从此,李自成才崭露头角,正式登上了明末的历史大舞台。
1638年,明朝政府加大了对农民军的镇压力度。李自成与官军血战之后,仅剩十八骑,潜往商洛山中,躲藏了起来;张献忠在遭到残败以后,投降了明朝官府。
随着张献忠的投降,大部分农民军都投降了,农民起义运动陷入了低潮。
1639年,满清入侵明朝辽东地区,明军主力纷纷调往辽东,内地兵力变得空虚起来。于是,张献忠乘机在谷城重举义旗,反抗明朝。这是明朝末年的重大历史事件。从此以后,明朝很快走向灭亡。
张献忠一反,其他投降的农民军也大部分都跟着他继续造反。潜伏在商洛山中的李自成也走出深山老林,乘机进入河南境内。
当时,河南灾荒严重,官府无力救济;饥民纷纷加入李自成农民军。很快,李自成的队伍发展壮大起来。
1641年,李自成率部攻下了洛阳,处死了明朝藩王—福王朱常洵;打开粮仓,赈济灾民。自此时起,李自成名声远播,成为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军人物。
罗汝才、老回回、贺一龙等部起义军都投靠到李自成的麾下,短时间内,李自成农民军的人数达到了五十万之众;兵力强大的李自成,已经不是明朝政府能够轻易击败的了。
李自成的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张献忠却被明军打得大败,身边只剩下了几十名死党。于是,张献忠只好也投奔李自成而来。
但是李自成对张献忠的威名很是忌惮,竟然想乘此机会除掉张献忠。在罗汝才的周旋之下,张献忠才得以离开李自成的势力范围,转往湖广一带发展。从此,李自成、张献忠二人关系破裂,再也没有见过面。
随后,李自成、张献忠各干各的:李自成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后出师北京,推翻了明朝。而张献忠从湖广进入四川,攻取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李自成的大顺军也进入了四川部分地区,但是被张献忠的大西军给驱赶了出去。两军在四川地区的交战,说明李自成、张献忠这两大农民军领袖的关系已经彻底破裂了,再也没有携手合作的可能性了。
后来,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被迫退出北京。清军一路追击,李自成一败再败,连西安也丢掉了。最后,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视察地形时,被地主武装偷袭而死。
清军打败李自成之后,又进攻四川,准备消灭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张献忠盲目轻敌,遭到清军偷袭,被满清军中的神箭手射死了。
从此,李自成、张献忠退出了历史舞台。
结语:李自成、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两大著名领袖。他们二人各自为政,互不统属,不存在上下级的关系。
在李自成、张献忠的领导下,明末农民起义军经过长期不懈的奋战,终于推翻了明朝的腐朽统治。
但是,在即将展开的大规模抗清斗争前夕,李自成、张献忠二人先后遭遇偷袭,不幸死去;致使汉族最有战斗力的两大军事武装都失去了领袖,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这种情况有力地推动了满清征服中国的进程。不能不说,李自成和张献忠二人是专门为推翻明朝而生的;明朝一灭亡,他们二人就马上离开了人世。这只能说是上天的安排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两蹶名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两蹶名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