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神宗赵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宋神宗赵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宋神宗在位多久?
宋神宗在位17年。
1067年,年仅19岁的赵顼继承皇位,成为北宋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即宋神宗。
别看宋神宗年轻,他自幼就胸怀大志,“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自己立志要“雪数世之耻”。宋神宗即位后,任命王安石做宰相,积极变法,想以此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宋神宗是北宋的第六个皇帝,在位时间也就是十多年,宋神宗统治时期,北宋经济发展的很好,但是绝大多数土地都集中在大地主阶层内,农民无土地耕种,交不起田租赋税,这个时期宋神宗采纳宰相王安石的建议,开始变法,富国强兵,但也遭到了反对。
宋神宗赵顼真是一个空有理想,而无实际才能的人吗?
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宋神宗赵顼并不是说完全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人,对待国家官僚臃肿冗余的局面也做出自己的行动,任用了王安石,富弼等大臣,即使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朝堂上依然有韩琦,司马光等大臣活跃在朝堂上。
宋神宗
宋神宗是宋英宗的第六子,宋仁宗之孙,他因为从小目睹了国家贫弱的局面,所以从小立志,要让国家富国强兵,而且要降罪于西北二镜,
不过并不是每一个有大抱负的人都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宋神宗两次变法都已失败告终,不过他依然是宋王朝少有的有抱负的君主,
尽管两次变法都失败了,但这两次变法的影响都对当时的宋王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说明这些变法有些还是比较合理的,只可惜遭到宋王朝大官僚大地主阶级的反对,
提到熙宁变法,就不得不提他的主刀手,王安石先生,王安石以文学造诣问于世,与欧阳修,曾巩等人相识为朋友,最后因为胸中有富国强兵的理念,最后被宋神宗召进宫,任命为丞相。
王安石认为宋太祖,宋太宗本身定下的国策就有问题,已经不适合于现在,他在宋神宗的全力支持下,颁布了青苗法,保甲法,农田水利法等多条变法,
但后来由于遭到苏辙,韩琦等人的严厉反对,就连本是王安石的好友的司马光也坚决反对变法,最后宋神宗在压力下只得将王安石罢相(一年后又召回),
最终王安石又经历了亲子离世,无力在主持变法,最后数次请求辞官,最后病逝于钟山,
也是这两次变法,让别人以为神宗只是个志大才疏之辈,可不要忘了,北宋的君主,本身有抱负的本身就少,像他这样敢付出行动,便更是少得可怜,他的英年早逝也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在他时期的大臣,也都是后世耳熟能详的能臣干吏,例如韩琦,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所以他本人还是有识人之明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宋神宗只能说是有心无力,能力不够的君王。
历史上的每一次变法都是不容易成功的,阻力大,加上他英年早逝,充满了遗憾。神宗是他的庙号, 宋神宗谥曰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庙号神宗。
变法是宋神宗“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头一把。因为它是从赵顼登基的第二年即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开始的,因此叫“熙宁变法”。后面的两把火,则是元丰年间的“改制”(改革官制和兵制)和“用兵”(进攻西夏)。看来赵顼确实是一个很想有所作为的年轻人,只不过他的作为似乎效果都不怎么好。变法是一再受阻,节节败退,对西夏用兵更是先小胜后惨败,因此赵顼死后得到的庙号竟是“神宗”。据谥法,“民无能名曰神”,也就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的意思。历史上叫做“神宗”的,还有一位明代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但万历皇帝是在位四十多年不理朝政,什么事情都不做的,竟然和这位独断专任大刀阔斧的赵顼享用同一个庙号,这也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正面评价:《宋史》赵顼自幼“好学请问,至日晏忘食”。《宋史·神宗纪赞》:“其即位也,小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不事游览,励图治,将大有为。”
赵顼主持的熙宁变法是地主阶级的一个自救运动,在根本上是对抗农民的阶级斗争的;但它又在阶级斗争影响、推动之下,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发展的前景和劳动人民的要求。
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认为:宋神宗的熙宁变法是以“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反面评价:“夷考宋政之乱,自神宗始。神宗之以兴怨于天下,贻讥于后世者,非有奢淫暴虐之行,唯上之求治也亟,下之言治者已烦尔。”《宋论》
宋神宗是变法派的靠山,但他气魄不够宏大,思想不够深刻,性格不够刚毅。《宋神宗与王安石变法》
赵顼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其富国强兵的总目的与王安石是一致的。但在抑制兼并这一点上,他却没有王安石坚定,赵顼既想增加财政收入,又不愿损害上层既得利益者,最终,负担只有转嫁到下层人民身上。
这么评价宋神宗是很不公平的。
宋神宗19岁(公元1067年)继承大统,成为北宋的第六位皇帝。面对积贫积弱的局面,刚即位不久的他,立马召王安石进京,推行变法大业,力图实现富国强兵。
宋神宗画像
在宋神宗的鼎力支持下,王安石先后实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保马法、方田均税法等。虽然这些法令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北宋通过这些新的政策和法令,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发展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库收入,强大了军事力量。
王安石画像
具体来说,宋神宗在位期间,主要有以下政绩:
1.启动了管制改革。他首先从积弊最深的差遣制度入手,诏令撤销只领空名的官职,采用旧文散官的名称编成官阶,作为官员俸禄及升降的品阶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宋初以来混乱的官僚体制,奠定了北宋后期和南宋中央官制的基本构架。
2.发展了社会经济。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经济恢复了生机与活力。全国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提高,城镇商品经济取得了空前发展。
农民丰收
3.开发了湘西和熙河地区。熙宁五年(1072年),派章惇以察访荆湖北路常平等事为名开发两江地区,同年十一月首先开发荆湖南路的梅山地区。宋神宗派遣王韶经略熙河地区,先后攻占熙州(今临洮)、河州(今临夏市)、宕(今宕昌)、岷(今岷县)、叠(今迭部)、洮(今临潭)等州,对西夏起到了抑制作用。
4.击败越南,收复失地。熙宁八年,交趾(今越南北部)相继攻占北宋廉州、钦州、邕州(今南宁)。熙宁九年(1076年),宋神宗任命郭逵、燕达统兵5万,失地相继收复。交趾大败,洪真太子战死,交趾王李乾德割地求和。
郭逵剧照
宋神宗最大的失误和遗憾就是对西夏的战争。元丰四年(1081),宋军五路伐夏,反被西夏决河水所淹,宋军被迫退回。元丰五年(1082),宋神宗在银、夏交界修筑永乐城屯军,想要困住兴州的西夏军。不料西夏出动了30多万大军围城,永乐城失陷,宋军将校伤亡200多人,损失民夫工匠20多万。战报传至汴京,神宗临朝恸哭。他从此也失去了斗志,继续维持着原来对西夏的纳贡和议。
虽然宋神宗在对西夏战争出现重大失误,但是总的来说,他还是宋朝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一位皇帝。
先说结论,个人觉得虽然神宗有许多值得诟病的地方,比如在变法问题上,神宗表现的摇摆不定。
但总体来说,神宗在赵宋一代中,绝对是可以排到中上的。
变法问题上的摇摆不定
在现存的史料中,关于王安石对神宗在变法问题上的批评与抱怨屡见不鲜。
比如王安石曾这样说过神宗:“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构水,即羹何由有熟时也。”由这里就可以看出,对于这位官家的摇摆不定,王安石也是很无语。
但是从某些方面来说,神宗这一摇摆不定的态度,跟他受到的压力也有关系。如果用王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相比较,可以看出问题的所在: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对于秦国内部的武勋集团来说,是有利的,虽然损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但不断进行对外扩张的武勋集团牢牢把握住了国内的话语权。
而王安石变法,在割取地主利益的同时,也损害到了旧官僚的利益,所以推行时收到了很多的阻力,而神宗正是最先感受到这些阻力的人。
很多以保守派为主的大臣反对变法,其中不乏韩琦、富弼、文彦博等元老重臣。但为了更好地推行新法,神宗还是对这些元老重臣进行了处置或弃置不用,显示出神宗坚持变法图强的态度。
正如《宋史》卷十六《神宗本纪》中记载:帝终不觉悟,方断然废逐元老,接斥谏士,行之不疑。
但在熙宁六年和七年,接连不断的天灾,再加上士大夫,太皇太后的不断施压,这个年轻的皇帝开始了动摇。熙宁八年,契丹要求重新划定边界,更是给了神宗巨大的压力。
神宗虽然摇摆不定,但在大方向上,还是一直坚持要进行变法。即使在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后,神宗也在进行变法,一人统揽全局。
团练讨山蛮
神宗在位时曾把本在北方推行的团练弓箭手制度向南方内地铺开,同时调动北兵发动了多场对山蛮的讨伐活动。哲宗和徽宗遵此法式进行,在1120年代基本将四川盆地和荆湖平原的山蛮全部肃清,使得南宋的四川荆湖防御线内,不会有南宋朝廷控制不了的“第三方势力”。对于虚弱、没有用、活着只是个收钱机器的南宋朝廷来说,这是一项延年益寿的好工程。
个人引用陈振先生曾说的一句话:宋神宗是北宋除宋太祖以外唯一励精图治的皇帝。
赵顼下一位皇帝?
赵顼的下一位皇帝是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宋神宗赵顼第六子,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
赵煦早年历封均国公、延安郡王。元丰八年,被立为太子,同年即位,年仅十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临朝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元祐八年(1093年),高氏去世,赵煦开始亲政。赵煦亲政后,下令绍述并实施元丰新法,罢旧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起用章惇、曾布等新党。新党执政后,逐步恢复免役、青苗、市易等新法。后来新党内部分裂,使新法大受影响,党争愈演愈烈。在军事上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并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
元符三年(1100年),赵煦病逝,年仅二十五岁,在位十五年。累谥为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庙号哲宗,葬于永泰陵。
宋哲宗赵煦。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宗赵顼第六子,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
宰执天下赵顼之死?
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赵顼并没有停止他进行改革的步伐。针对当时官僚机构十分庞大,官员急增,而且造成官职不符,大批官僚无所事事却身居要职;办事效率低下的情况, 赵顼开始对官僚体制进行改革,史称元丰改制。这次改革虽然的确带来了一些有利的改变,但是摄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并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效果。
公元1085年,雄心大志的宋神宗赵顼由于对西夏战事的惨败,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病情恶化。在大臣的建议下,匆匆立定太子之后,宋神宗便于当年病逝,庙号神宗,谥号 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葬于永裕陵。
宋神宗赵顼爷爷?
宋神宗是宋仁宗的孙子
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宋朝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即位。
宋神宗有几个儿子?
宋神宗赵顼共有14个儿子,其中6个早殇,2个当过皇帝(赵煦、赵佶)。
长子赵佾,早殇,封成王 ,母宋夫人
次子赵仅,早殇,封惠王,母邢贤妃
三子赵俊,早殇,封唐哀献王,母宋婕妤
四子赵伸,早殇,封褒王,母向夫人
五子赵僩,早殇,封冀王,母邢贤妃。
六子赵煦,宋哲宗,母钦成皇后朱氏
七子赵价,早殇,封豫悼惠王,母邢婉仪
八子赵倜,早殇,封徐冲惠王 ,母邢贤妃
九子赵佖,吴荣穆王,母惠穆贤妃武氏
十子赵伟,早殇,封仪王,母郭夫人
十一子赵佶,宋徽宗,母钦慈皇后陈氏
十二子赵俣,封燕王,母贤妃林氏
十三子赵似,封楚荣宪王,母钦成皇后朱氏
十四子赵偲,封越王,母贤妃林氏。
宋神宗有十四个儿子。
宋神宗,即赵顼,宋英宗赵曙长子,母曰宣仁圣烈皇后高氏,北宋第六位皇帝。神宗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熙宁变法期间先后颁布实行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军事上出兵西北、拓地五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神宗赵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神宗赵顼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