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细柳营典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细柳营典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十里笼清苑下一句?
下一句为千条锁故营。
解析: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运用“台城柳”和“细柳营”两个典故,紧扣“柳”字展开,“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是韦庄的《台城》诗。句中的“晴苑”即韦庄诗中的“台城”,“十里”和“千条”两个数量词,极力表现柳堤之长柳树之多。“笼”和“锁”是古诗词中两个极有表现力的动词,本句中的“笼”、“锁”二字用得准确传神,是对“十里”柳堤“千条”柳枝所形成的状态的说明。两个典故的运用,不仅准确地刻画了柳堤的壮观景色,而且还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拓展延伸:
该句出自明代金銮的《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王维诗《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从长安到代州,为何要出河北的井陉?
井陉口,又名井陉关,唐时要塞,在今河北井陉县境内,代州在山西,代州有要塞雁门关,从长安到代州,是要经过井陉关,井陉关在地图中太行山旁,与雁门关一样同为军事要塞,因此,赵都督是去雁门关需途径井陉关。
因为在唐代,大军出击讨伐匈奴,往往从位于山西北部的雁门关出发。
雁门关属代州(位于今山西代县)。从长安到代州(雁门关),需往东过洛阳,再沿东北向到河北境内,今石家庄市附近的井陉关,然后,再沿着井陉道往西北,这才到达雁门关。
之所以不从西安直插雁门关,是因为没有路。沿途崇山峻岭不说,就算是跋山涉水,最后接近了雁门关,此时,脚下踩着的土地,也很可能是关外了。大军机动,第一考量肯定是速度,然后是安全。放着阳关大道不走,而去翻山越岭,谁也没有这么傻。估计,这一趟路程下来,得走1-2个月吧。
王维是唐代诗人,生卒年为公元701年-761年。据史料记载,隋唐以来,在今山西代县附近就设有代州,州官叫都督。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 - 756年),才将代州改为雁门郡。可见,王维作《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的时间,应在公元742年之前。那时,他正年富力强。
送一位赵姓的都督去抗击匈奴的前线代州任职,赋诗一首很正常。不过,为什么在题目上要带个青字呢?因为,王维是在送别宴会上,玩一种抓阄赋诗的游戏。结果,王维抓了一个“青”字,因此,就必须以青字韵即席吟诗一首。这样一来,这首诗的名字上就必须特别注明“得青字”了。原诗如下:
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汉地杨柳青青,时间正在初春。刁斗是唐代的铜制行军锅,白天用来造饭,晚上敲击巡更。将军辞别长安皇城(凤阙),途径井陉关,进击匈奴盘踞的龙庭(匈奴单于的京城)。在诗的最后,王维只恨自己是一介书生,只会皓首穷经,没有一起奔赴战场的杀敌本领。
后世评价,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他虽然没有李杜那么有名,不过,在他的边塞诗和山水诗当中,还是屡出佳作的。你觉得,这首《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算不算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理解这首诗说了什么。这首诗有很多地方不太好懂,咱们先把它掰开了,揉碎了慢慢消化。
题目: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都督,古代军事长官。隋朝时把军区首长称作总管。唐朝继承隋制﹐其领军出征者为行军总管。后来朝廷又把总管府改为都督府,都督则分为上﹑中﹑下三等。
唐代都督权轻﹐虽有加使持节之号(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但并不真正赐节。后来节度使又实授旌节,从此节度使代替都督﹐成为地方最高的军事长官。
代州即今山西忻州市代县,唐代称代州,后又改为雁门郡,在此设置雁门节度使。得青字,是说王维等人为赵都督饯行,在宴席上,有人提议分韵作诗,王维抓阄得“青”字,于是以“青”字为韵写了这首诗。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官。天上星星里的将星摇动,说明战争将要爆发。
《史记·天官书》索引曰:“案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
《隋书·天文志》:“大将星摇,兵起;大将出,小星不俱,兵发。”
唐诗里经常以汉代唐,比如王昌龄的《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这里借指唐朝的骁勇将领。
又如卢纶的《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单于是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随着汉朝灭亡匈奴,单于这个称号也消散在历史的云烟之中。唐朝当时北方边患是突厥人,他们的首领叫可汗。
再如李白的《青平调三首》“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借汉代美人赵飞燕来指代绝代佳人杨贵妃;白居易的《长恨歌》,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首句却说“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所以这里的“汉地”指的是唐朝的军营,“柳条青”既指时间是春天,有暗含折柳送别,离别之情。但更重要的是此处还引用了一个典故。
汉文帝时,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命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保卫长安。由于周亚夫治军有方最后赢取了胜利,所以他的部队称为细柳营。这个典故是夸奖赵都督拥有一支精锐部队。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万里鸣刁斗”描写军队行进中的气势。刁斗,古代行军用具,斗形有柄,铜质;白天用作炊具,晚上击以巡更。把它写进诗中,形象地描绘了军营生活情景。中间又加一个“鸣”字,使人如闻军声,外加“万里”二字更显得声势浩大。
陉,音Xíng,即山脉中断的地方。井陉即井陉口,为太行八陉之一,在今河北井陉县境内,秦汉时为军事要地,是古代晋冀两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咽喉通道。
“出井陉”可理解为由河北到山西,但从西安经河南绕河北再到山西代县,太绕;理解成从山西到河北,都走到山西中部了,向北就是代县,何必再绕井陉、石家庄呢?所以说这不是地理上要经过井陉。
那究竟为什么提到井陉呢?这其实又是以汉代唐的手法。楚汉相争,刘邦命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井陉之战,韩信背水列阵,带领不到两万军队大破赵军二十万主力,诛赵相擒赵王,名振天下。
这句实际上是祝赵都督赴代州能一帆风顺,旗开得胜,这也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凤阙”,汉代宫殿名,因为顶上有铜制凤凰而得名,此处又借汉说唐,用以指唐朝宫廷。“龙庭”,原指汉时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取龙庭”,借指誓歼敌虏。
这两句属于互文见义,因为无论“辞凤阙”或“取龙庭”,都需要下定“忘身”、“报国”的决心。“辞凤阙”在出征之前,“取龙庭”是在鏖战之后,可理解为诗句描写赵都督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岂学”是不应该学的意思。书生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却不能为世所用。年青的王维也有希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难酬的隐衷,所以借题发挥,把它作为对于赵都督的赞扬之词说了出来。
为何“以汉代唐”
原因有二。
其一,本朝人叙写本朝事有诸多不便。古人为尊者讳、为长者讳,涉及讽刺、暴露一类的诗篇则不能指名道姓、直陈其事、直述胸臆。
其二,回顾历史,唐朝人毫不含糊地认为:无论哪一个方面,能与唐代相媲美的只有汉朝。唐代诗人喜欢以汉拟唐,也是唐代人对自己的高度自信和高度自豪。
因此“汉代雄风”“以汉代唐”就成了唐诗中经常出现的现象。
马嵬用典是古代诗歌常用的手法,本诗用了哪些典故?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在诗歌中加入历史的典故,如杜甫的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主旨是歌颂仰慕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 。以古人自况
观猎,作品中的两个典故?
细柳营: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借此指打猎将军所居军营。“新丰市”(今陕西临潼县)、“细柳营”(今陕西长安县),两地相隔七十余里。这两个地名皆可参考见《汉书》。
为什么要把兵家与奇谋划等号,而忽视治军的本事?
这个问题的提出,割裂了事物的本质,是不正确的。兵家与奇谋兵家与治军,都是一体的。奇谋是术的层次,是为某一目的的达成而实施的手段。治军是道的层次,是战略上的最终达成目标。层次不同,但殊途同归。
治兵、与用兵是一体的,兵家精髓在于:
第一,治兵。
兵家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第二,用兵。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第三,诸葛亮偶有小胜,难抵战略愚蠢,穷兵黩武耗尽蜀国民心,实为蜀国败亡的罪魁祸首。夷陵之战败在粮草不济,是皆诸葛亮之过也。而南征功劳全在李恢之力,六出祁山皆败。
陈寿评价诸葛亮: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司马懿评价诸葛亮: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是你这个提问题的人自己把兵家与奇谋划等号,其实兵家经典《孙子兵法》首篇讲的却是军事政治理论,而且通篇讲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自然而然的胜,并不主张用险、用计,绝不打没有把握的仗。毛泽东在回答斯诺采访时就谈到说有些人批评他用孙子兵法而不是马列指挥战争,毛说那会儿他也还没读过孙子兵法,但也就从此开始读的。所以,不要自己先给一个观点式的提问,而这个观点却显得那么浮躁。建议读读孙子兵法,受益无穷。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时间越长,平庸平常,一犯错大家都会看见。闪电雷鸣,不关注都会知道。武庙十哲,文人无聊的排坐位游戏,证明知道的比赵括多。
完美无缺的人没有,知道扬长避短能人高人。
《孙子兵法》有云:“夫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里的“奇”不是指奇谋,而是“余奇”,也就是大部队开始交战后,手里留下的机动预备力量。正兵是堂堂正正接战的先出之兵,奇兵则是作为筹码的后出之兵。所谓的奇谋并不那么重要,兵家仍当以堂堂正正阵势为主,以奇谋为辅,反过来做就是本末倒置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细柳营典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细柳营典故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