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拱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高拱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拱的兄长?
高拱兄长高捷以前担任操江都御史,把国库里的钱财赠送给赵文华,王家屏客观记录此事,当时高拱正执掌朝政,叮嘱他稍加避 忌,家屏执意不从。万历初年,晋升为修撰,担 任日讲官。向君上陈奏,恳切真挚。
皇上正容肃敬,诚恳接受,称他为端庄正直的人。
张居正卧病,翰林院侍从之臣,都到家慰问,甚至到寺庙祈祷,只有王家屏不去。后再升为侍讲学士。万历十二年,升任礼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吏部左侍郎,刚过一个月,受命以左侍郎的身份兼任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廷重要事务。离开史官两年就辅佐朝政,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
慕容高拱是什么样的人?
高拱原本是一个做事谨慎、左右逢源又比较低调的人。但是后来他却变得飞扬跋扈。高拱(1513-1578年),字肃卿,河南新郑人。嘉靖二十年中的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史官,负责文献修撰工作),嘉靖四十五年入内阁。与首辅徐阶不合,在隆庆元年称病归里。隆庆三年,穆宗又把高拱叫回来,官复原职,任次辅,接着任首辅。主政有两年半时间,在整顿吏治中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对官场风气起到了推动扭转的作用。
明朝的高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病榻遗言》到底是不是他写的?
嘉靖之后是隆庆皇帝朱载垕,隆庆还是裕王的时候,嘉靖不喜欢这孩子,但前面几个都早死了,他是顺位的长子,没得到多少父爱,争储位时以严嵩为首的一派还帮着景王打压裕王,那时候维护朱载垕的以徐阶为代表,在裕王府悉心教导、处处保护朱载垕的就是高拱,最后嘉靖终于抠抠搜搜传位给朱载垕,站在其身后的高拱一飞冲天。
高拱,河南新郑人,隆庆时期的内阁首辅,万历6年去世。
高拱出身官宦世家,他父亲高尚贤官至光禄寺少卿,高拱从小接受严格教育,1541年考中进士,在翰林院混了10年,1553年裕王朱载垕出宫开府建牙,高拱被选为侍读学士,入府当起了裕王的老师,裕王性格懦弱,高拱就像父亲一样给了裕王父爱,并处处保护裕王,那时候严世藩无故克扣裕王府的月俸,高拱亲自找严世藩理论,后来闹到徐阶那,才解决了问题。
高拱回乡后著《病榻遗言》,内容极力诋毁张居正,万历10年张居正去世并被清算,《病榻遗言》刊刻出版。
所以朱载垕在藩王时期,高拱在其心目中的位置已经替代了父亲嘉靖,1566年朱载垕登基为帝,年号隆庆,高拱拜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成为隆庆帝的心腹,隆庆5年高拱升内阁首辅。由于隆庆帝性格懦弱,是个老好人,朝中大事都交给交拱办理,所以高拱变得越来越嚣张跋扈,朝中大臣自己看不顺眼的,跟自己作对的,都想办法给撵走,同为裕王府老人,内阁大学士陈学勤、殷士儋,内阁大学士赵贞吉等都赶走了,李春芳也被迫退休,只剩个不显山露水的张居正还在位。
《病榻遗言》也成为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的一味兴奋剂,高拱也被万历追赠太师,上谥号,并荫其子孙,图为高拱墓。
隆庆晚期时,高拱的大权独揽达到顶峰,但好景不长,1572年隆庆帝驾崩,10岁的朱翊钧继位,也就是万历,高拱和张居正都是辅政大臣,高拱还仗着自己权势口无遮拦触怒了万历生母李太后,于是太监冯保联合张居正把高拱赶下台,张居正担任首辅并教导小万历读书,不可一世的高拱终于自食其果,逐归田里的高拱每日郁郁寡欢,不久生病,在病榻上口述了他当政时经过,内有大量与朝臣的勾心斗角事迹,尤其是抹黑张居正,最后整理成《病榻遗言》四卷,算是高拱带着感情色彩的从政回忆录了。
侍才傲物,说的应该是大明大学士高拱。才高八斗,不免眼高挺拔。面对当时权势熏灼的严嵩时,高拱也不曾低眉俯就。而于家于国,他应该是忠贞不二的。曾还是裕王的穆宗皇帝就曾先后手书“启发弘多”“怀贤”“忠贞”等字赠赐于他。书上云:“高拱相貌瑰奇,为人豪爽有才略,有颇自许。”由此,此人智商情商可窥一斑。
而历来争论的《病榻遗言》,应该是出于高拱之手。
一、有才,有自信
明朝高拱从出生、出仕到被罢黜,共历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四朝。从政三十余年,共提职十四次。
高拱是明朝一个一个传奇的人物,从小天纵奇才,连中两元,成为当时少有的才子。他一步一步从翰林编修做起,一直做到了内阁首辅大臣的位子。
其中,嘉靖、隆庆年间最为光彩夺目,屡屡提拔,位高权重,曾任少师兼太子太师、尚书、大学士、内阁首辅,后加柱国晋中极殿大学。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顿时风头无两。
但无论高拱如何高才俊逸,他毕竟不是人民币,还是不能做到“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最终,因张居正从中作梗,神宗即位后,立即以“专权擅政”罪名,斥逐高拱。自此,高拱“志不尽舒,才不尽酬。”归家后,发愤著书立说,后于万历六年病认卒,享年66岁。但戏剧性的是,在高拱殁后24年,神宗又为其平反赠太师,谥文襄。至于神宗为什么“后半夜想起朝南睡”,或许与《病榻遗言》是分不开的。
二、抱疴立说 著作等身
《病榻遗言》没有题记或序言,没有点明完稿成书时间,这就给后人留下了争论空间。
曾有学者致疑“病榻遗言”不同于“临终遗嘱”:前者是指病中留下的言词,后者是指临死前嘱托后人留下的言词;“病榻”上的病人不一定就要“临终”,“遗言”也不都是“遗嘱”。高拱将死,卧于病榻,处于昏迷半昏迷状态,绝不可能留下洋洋二万二千余言的“
临终遗嘱”,并在其中包含着“政治权谋”,至死不忘报复政敌。
亦有云,此文是在王大臣闯宫案发,张居正、冯保怨高之恨未消,恐高复起,故借此案杀高后而写就。当年高拱惊怖略定,病情稍愈之后,便毅然执笔写下这一回忆录,故而命名为《病榻遗言》。该书共四卷:卷一《顾命纪事》,卷二《矛盾原由上》,卷三《矛盾原由下》,卷四《毒害深谋》。
后高拱虽由王大臣案“惊怖成疾”,但稍愈之后,并未严重影响其著述活动。如元年撰成《病榻遗言》四卷,并整理成《边略》五卷;二年七月撰成《春秋正旨》一卷;三年五月撰成《问辨录》十卷;四年五月撰成《本语》六卷。四年下半年到五年末,他依据历史资料和亲身经历,又撰成《谗书》和《避谗录》,后失传。六年伊始,病情逐渐加重,抱疴不起,至七月初二日病故。
高拱嗣子务观承荫。他赴任后,乃敢恳请江夏(武汉)人东宫讲官郭正域为其父撰写墓铭。墓铭写道:
公素好读书,作《问辨录》十卷,《春秋正旨》一卷,《本语》六卷,《边略》五卷,《纶扉外稿》四卷,《掌铨题稿》三十四卷,《南宫奏牍》四卷,《政府书答》四卷,《纶扉集》一卷,《程士集》四卷,《外制集》二卷,《日进直讲》十卷,《献忱集》四卷。
万历三十年至三十一年之间,高务观续刻《病榻遗言》和《诗文杂著》两种著作,是作为“原本”保存的,故印数很少。长洲戚伯坚获得《病榻遗言》刻本,乘高拱平反之机,又予以翻刻,畅销一时,流传坊间。
高拱生卒为1513年1月19日至1578年8月4日,他生性聪慧,五岁时便善长对偶,八岁时就能背诵千言,是有名的神童。1542年考中进士后被选为庶吉士,作为明代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援,有“储相”之称,前途一片光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高拱被选为裕王朱载垕讲师,进府受经。高拱在裕王府邸度过九个春秋,二人建立了深厚的王臣、师生关系。当时论序当立裕王为太子,但是世宗似属意景王,所以人心未明。当时,内阁首辅严嵩、次辅徐阶正互相倾轧,但是高拱为人坦荡,泰然往返于二人之间,未见有所厚薄。而严徐两人也因高拱为裕王讲官,以后腾达有日,故也颇器重于他,甚至避让几分。
此间高拱和张居正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个年轻人都痛恨“严党”的祸国殃民,又彼此相互欣赏,并约定日后入阁匡扶江山社稷。高拱性格刚强果断,也为他成为首辅后大刀阔斧、政绩斐然提供了客观帮助。但是他为人清高,恃才傲物、桀骜不驯,而张居正则善于交际,不仅跟裕王府的宦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还投入徐阶门下,希望通过徐阶的提携进入内阁。两人的性格不同,此后的政治道路逐渐远离,所以高拱的最终倒阁下台也与他这种性格分不开。 首辅徐阶退休后,张居正向皇帝推荐了赋闲在家的高拱任首辅。高拱和张居正合作,一起促成了隆庆议和、云贵、广西等地的安抚、重开海禁加强海上贸易等一系列大事情。
明穆宗朱载垕驾崩后,此时大太监冯保已经凭掌印太监的职位提督东厂了,高拱反对太监干政,一心想要将司礼监的权利收归内阁,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倒冯运动,让给事中御史言官弹劾大太监冯保,并亲自计划改革行政工作流程,通过改革剥夺冯宝手中的权力。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张居正,可惜张居正反感高拱平时盛气凌人,同时觊觎首辅宝座,打算乘机扳倒高拱,于是表面上同意,暗中却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掌管司礼监的冯保。就在高拱满心以为大事可成时,却等来了历数自己罪状的诏书,然后高拱被逐回乡里,张居正成了首辅。自此高、张二人彻底反目成仇。
万历元年正月,王大臣闯宫案发,张居正、冯保怨高之恨未消,恐高复起,故借此案杀高。于是冯保派人教唆王大臣诬陷高拱主使行刺,张居正上疏追查“指使勾引之人”,并派锦衣缇校赶赴高家逮人。由此,高拱“惊怖成疾”、“忧惧不已。经过王大臣之狱,高拱才深刻认识到政治的狠毒,他那位自称“香火盟”的政治密友,不仅卖友求荣、心狠手辣,夺他首辅之位,现在还要诛他九族,斩草除根,其心险邪忍狠何其毒也!
1577年,张居正回江陵安葬去世的父亲,经过高拱故乡开封,专程探望高拱。为什么张居正要去看这位生死政敌?虽然顺路,但毕竟不会路过高拱家,而高拱是在与冯保的争斗中被张居正背叛后下台,其晚年一直活在这个巨大的生死阴影之中,张居正当然知道高拱对自己的厌恶,他竟然特意跑去高拱家看望这个老首相,以张居正的性格,我猜有两点,一是炫耀,二是想打探一下虚实。于是两人相见,各自感慨不已,掩面而泣。这次见面,结果自然是引起高拱的满腹伤心事,加重了病情,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于是赶紧写了一个《病榻遗言》作见证,第二年就去世了。
《病榻遗言》四卷共两万多字,列举了张居正和冯保的数条罪名!是高拱发起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的遗言。之所以很多人怀疑《病榻遗言》的真实性,因为《病榻遗言》并没有跟高拱的其他著作一起刊印,更多是听从史学家黄仁宇的“催化剂”说,认为伪造《病榻遗言》刊刻导致张冯等人倒台。从时间上来分析,万历三年六月至六年初,高拱亲自主持刊刻自己的著作,《问辨录》居首,包括十三种著作,共四十二册,册中分卷。高拱生前编定著作共十八种还没刊刻完便病逝了。高拱殁后二十四年,即万历三十年四月,神宗为高拱平反。高拱无儿无女,临终前夕才确定嗣继为其六弟拣之次子务观。高拱平反后,嗣子高务观承荫尚宝司丞,续刻《病榻遗言》和《诗文杂著》两种著作,同时发现《谗书》、《避谗录》等三种著作手稿已佚。
由此可见,高拱《病榻遗言》的刊刻问世是在万历三十年至三十一年之间,而张冯遭难则是在万历十年至十二年之间,比后者落后近二十年,可见《病榻遗言》并非为了陷害张冯而伪作。
高拱生前以权术文明于朝堂之间,《病榻遗言》是否出自他的手笔尚待考证,即使确实是他亲笔或者口述,其中情节的真实性也难于判断,但此书的问世,在彻底解决张居正的问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遗憾的是此书问世时,几乎所有能见证的人都已离世。
高拱生前曾经暗中和李伟结纳,希望通过李伟向皇室委婉说明加在他身上的罪名莫须有,是张居正、冯保二人诬陷所致。但李伟当时自身难保,高拱这一愿望没有实现。而就在张居正死后倒台,万历皇帝还没有最后下死手时,《病榻遗言》及时的刊印问世,历数张、冯二人的罪恶而为自己洗刷。实在是过于蹊跷,因此即使此书非高拱所著,也是有心之人借高拱之名以打击张居正、冯保。
有那位有识之士告诉我黄鹤楼上的“南维高拱”是什么意识,兄弟不胜感激?
南维高拱:南维:指南边星宿;高拱:高高在上,平安稳坐的意思。武汉黄鹤楼有匾额上书“南维高拱”(楼南武汉李尔重书),寓意为黄鹤楼面临南边群星绚烂,高高在上,犹如磐石一样稳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拱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拱简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