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崔颢怎么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崔颢怎么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崔颢的《黄鹤楼》被称唐人七律之首?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凭吊古迹 抒发乡愁
《黄鹤楼》虚实结合,情寓景中,意中有象,富于意境美;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充满画意,富于绘画美。
一、作品原文:
黄鹤楼 唐·催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作者档案:
崔颢: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人,诗人。其早期的诗歌多写闺情,流于纤艳。后历边塞,诗风变为雄浑奔放。代表作品为《催颢诗集》。
这首诗是吊古怀伤之佳作。诗人登临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写下此诗。
三、诗文欣赏:
首联: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黄鹤离去,这里只剩下(空空荡荡)的黄鹤楼。
追溯神话传说,既令读者想知道黄鹤楼的来历,又为黄鹤楼罩上了一层神秘虚幻的色彩。此处“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之后,黄鹤楼看上去空空荡荡的,这个“空”字传达出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颔联:黄鹤离去再不返回,千百年来只剩下白云在此飘荡。
紧承首联,是首联的延伸。这一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这个“空”字传达出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颈联:晴天从黄鹤楼遥望对岸的原野,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芳草长得极茂盛。
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登黄鹤楼所见,描绘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为乡愁做铺垫。
尾联:时至黄昏不知道何处是我的家乡?眼前只见雾霭笼罩江面,令人发愁。点明题旨,抒发了诗人无限的乡愁。
前两联描述仙人乘鹤的传说,属于虚写;后两联则写所见、所感,抒发个人情怀,属于实写。将传说与眼前的景象巧妙地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四、特色品鉴:
《黄鹤楼》描写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所见和感受,通过凭吊古迹,抒发诗人思乡之情。
1、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
诗人登楼远眺,浮想联翩。诗篇前四句从传说着笔,一、三句虚写,二、四句实写,接下来两句写眼前所见之景,是实写,最后两句抒情。虚实结合,情寓景中,意中有象,富于意境美。
2、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
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中,交错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白云、晴川小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五、心灵感悟:
对于古诗词的赏析,我通常采用“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是通读全诗或全词,明确诗或词的重要内容;第二步是仔细研读要赏析的名句,找出该句的赏析点,比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用字精妙等;第三步是组织语言,准确地表达。
第一次将崔颢的《黄鹤楼》评为唐人七律之首的,是南宋人严羽。
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此后众多诗评家的追捧,让这首诗的名气越来越大。
中南大学教授王兆鹏,统计历代选本入选唐诗的数据、历代评点唐诗的数据、20世纪研究唐诗的论文数据和文学史著作选介唐诗的数据,得出了一份唐诗TOP100的排行榜,崔颢的《黄鹤楼》,就排在第一名。可见这首诗,现在追捧的人也很多。
《黄鹤楼》的名气之大,少不了流量明星李白的衬托,《唐才子传》中记载,李白登黄鹤楼时,本来大发诗兴,准备作诗,但当他准备挥笔题壁时,却看到了壁上崔颢的诗,顿时大为叹服,为之搁笔,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有李白这样狂傲的人作背景,想不火都难。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不过,能被历史千年追捧,崔颢的《黄鹤楼》肯定有其独特之处。
其一、以气破格。
诗为什么要追求格律,那是古代诗人长久地探索语言的节奏、声律的结果,符合格律的诗,读起来更有节奏美、韵律美。
可是,被称为唐诗七律第一的《黄鹤楼》,并不是一首标准的七律,它的前四句完全不合律,后四句才入律。
但你读起来,完全不觉得别扭,为什么?因为《黄鹤楼》的前四句,就是文以气行。
清代赵臣瑗在《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中说:“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令读者不嫌其复,不觉其烦,不讶其何谓。尤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而忽然接以白云,令读者不嫌其突,不觉其生,不讶其无端。此何故耶?由其气足以充之,神足以运之而已矣。”
充沛的文气使前面四句“破格”的地方,完全不会产生别扭的感觉。
其二、情感富有感染力。
诗从仙人骑鹤的传说写起,透露出诗人的飘渺仙迹的无限向往。仙人代表的是什么,是长生,是自由,反照的是人生有涯,且处处处于枷锁之中。
第三联写天地之广大,反照的是个人的渺小。最后写人生无归处,归结到一个愁字上。
这首诗里蕴含着人类共有的情感,故而极富感染力。
诗中的仙人已去、天地广大、乡关何处,传达了诗人置身地浩渺天地、广袤宇宙中无所凭依、无所触碰的孤独感。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产生的情感,人生天地间,无不渴望超脱自我、现实、历史的禁锢,然而仙迹渺茫、天地广大,个人终究是渺小的、是孤独的,我们终究被困在了现实里。
综上,独特的艺术技巧,富有感染力的情感,成就了《黄鹤楼》这首不朽的千古名篇。
作为一名武汉人,南宫寻欢对黄鹤楼情有独钟。千百年来,黄鹤楼早已成了武汉的城市名片。
然而,黄鹤楼能有如今的名气,我们都得感谢唐朝诗人崔颢(hào),感谢他留下的这首《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一蹴而就,给人一种高远、空阔、飘逸又伤怀的感觉。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自然对诗词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与解读。
我在武汉呆了二十多年,遗憾的是却从没有登过黄鹤楼。而今漂泊在外,每次读到这首《黄鹤楼》时,都会内心起伏,心潮澎湃。
黄鹤楼对于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那就是故乡在我内心的感受。
那个少年满怀豪情的离开故乡,从此故乡独自浮云变幻、空空悠悠。晴川历历星月不改,芳草萋萋流水不回。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每次读到最后这一句的时候,总会不经意间红了双眼。
这么多年来,我读诗、写诗,对“诗”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
七律,是古诗词创作中要求最苛刻的,从平仄、对仗到韵律,无不束缚着诗人们的发挥。崔颢的这首《黄鹤楼》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敢于打破常规,用意境与顺畅赢回自我。
《黄鹤楼》全诗虽然不在意平仄,却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天成。另外,对仗上也巧夺天工,例如颈联对仗重在对意而不对形,彰显气势恢宏。
意境与韵律是具备普遍性的,也是很容易理会与感受的。崔颢的这首《黄鹤楼》,不管谁读,那种顺畅与开阔的意境都能了然于心。
《黄鹤楼》让天下诗人们知道,原来诗词还可以这么写。尊它为七律之首,无可厚非。
就像太白仙人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矫情、不造作、不雕琢,随情所起,一挥而就。
什么是好诗?这就是好诗。
谢邀奉答:
崔颢的《黄鹤楼》虽不协律,但吊古怀今随手拈来,直抒胸臆。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说崔颢此诗“渺茫无际,高唱入云,太白尚心折,何况余子”。清人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引用了宋刘克庄的评语:“古人服善,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语,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今观二诗,真敌手棋也。”一句“古人服善”道出文人应遵循的良好文风及李白的雍容大度心胸豁达。后来严羽首推《黄鹤楼》为七律第一。
最打动人的是情,千百年来无人能超越:“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写尽了羁旅在外的游子的思乡念家之情——太阳落山了,倦鸟归巢了,家在何方?亲人在何方?只有烟波浩渺的江水悠悠,载不动这许多愁……
黄鹤楼崔颢前四句的赏析?
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
“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
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
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
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
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诗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慷慨,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视野开阔,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的绝唱。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曾想写诗,见到此诗佩服之至,并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题上头。” 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 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一生默默无闻,却留下了一句脍炙人口的诗词?
陈陶可以算是一位。唐朝诗人,屡举进士不第,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
《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翻译: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恋人。
把残酷现实与少妇美梦交替在一起,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至今仍脍炙人口。
在中国历史上,翻开诗歌的浩瀚篇章,既涌现出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著名诗人,也有众多默默无闻的学子、诗人,勤奋耕耘,在诗海中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为后人所传颂。
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宋代诗人柳永《蝶恋花》:
"对酒当歌, 强乐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忆扬州》 唐·徐凝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首诗相信大家都听过了。这首诗的作者名叫张若虚,名字很雅气,看淡一切的感觉。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唐朝诗人。曾任兖州兵曹。 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 以《春江花月夜》知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他的诗仅存二首,收录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被誉为“孤篇盖全唐”。
《春江花月夜》坐了几百年的“冷板凳”后,终于有人看到它的光芒。明朝的时候,陆续有诗集收录这首诗,无数的明代诗人学者,开始盛赞《春江花月夜》。写于唐代的《春江花月夜》,在明代迎来了属于它的春天。
在现代社会,更多人离乡背井,来到陌生的城市打拼生活,也有的还到国外谋生,家乡只留下破旧的老屋,在梦中永远记得在夏日皎洁月光下,一家人搬着凉席到打稻场乘凉的情景,父母亲的扇子摇着,我们睁眼看着月亮星星,慢慢地进入梦乡,多年之后,父母亲等长辈们早已走了,只有梦醒后的眼角的眼泪依稀存在。我们只有望着月亮,思考人生,思考永恒。
个体的生命转瞬即逝,可一代代的传递,却让人类永恒存在。月亮永远是那个月亮,而人已不知更迭了多少代。
多么美的诗句啊。
大家好,我是闲庭信步,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吧。
唐朝张继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张继这个诗人。因为张继和同朝代的李白、白居易等人相比的确是默默无闻,但是却为我们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相信每一位读者都曾经学过《枫桥夜泊》这首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实在是太出名了,甚至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教科书也收录此诗。提到张继,我们大概想到的也只有这首诗而已了。其实张继是天宝十二年的进士,曾经担任过幕僚职务,这首诗是写在安史之乱之后,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唐朝崔颢
崔颢此人大家可能感觉有些耳熟,但是如果问他有什么事迹的话,可能就答不上来了。因为我们大多只记得他写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据说李白登上黄鹤楼的时候,看着美景,却不知道写些什么好,只留下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实在是不好超越这一首哇!
唐朝刘希夷
刘希夷这个名字在整个诗歌历史上显得有些陌生,但是如果提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诗,想必大家都听过吧。
刘希夷是唐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除此之外,关于他的资料就不是很多了。并且相传是舅舅宋之问杀害了刘希夷,原因就是刘希夷这首《代悲白头翁》写的太好,宋之问想据为己有,刘希夷不同意,于是宋之问派人用土袋将他压死,然后把这首诗稍微修改了下,就署上了自己的名字。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我首页点击文章,我专门在写宋之问的那篇文章里提到了此事。
全诗如下: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希望我的回答让您满意,了解更多历史故事,请关注我哦!
崔颢《黄鹤楼》诗中连用三个“黄鹤”,他怎么不避忌呢?有更好的吗?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连用三个“黄鹤”,两“去”两“空”,任性!而诗中“昔人已乘”、“黄鹤一去不复”对平仄转换位置都不屑一顾,两连平三连仄,“空悠悠”三平尾,全都出格,牛人!后两联突然转成正经八百的格律。前后天差地别,是作者一时疯癫失性,还是率性而为?
后来登临赏景的李白对此亦摇头晃脑,雄霸一世的诗仙竟不知所对,匆匆题上“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搁笔,从此落下“心病”,直到过金陵乃作《凤凰台》以拟之,总算挽回点“面子”。
清·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评崔诗:“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令读者不嫌其复,不觉其烦,不讶其何谓。”(拍得也太离谱了。)
这种癫狂还意外整来了一个“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的桂冠(严羽《沧浪诗话》)。(啥?请给我哪怕半个理由先。)
难道崔颢在诗中下了巫蛊,古人们在此集体失性又失聪?
要让今天某些来不来就拿格律、规矩指摘当今古诗词创作的伪学究们论起来,不知是头痛还是掉牙?
在字字珠玑的格律诗中,非叠词的重复可是大忌(且不说他还专门又给人们端上来一盘又一盘“悠悠”“历历”“萋萋”。孽障,罢了罢了,让他去吧);而他自己也是懂格律会写格律诗的呀,什么《行经华阴 》《入若耶溪》《题潼关楼》啥的,标准着呢,为什么到黄鹤楼这儿就开始如此这般莫名其妙地一通骚操作呢?
我们不得不追溯一下事情的本源——
诗言志,这是广为人知的常识。《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诗的根本是情志,情不自禁甚至会嗟叹咏歌手舞足蹈。但诗歌的本质仍旧是语言,不是手舞足蹈等外形和情志等内在。而丧考妣之时的痛哭诉说也是“情动于中”的发露,但没有谁把它当作诗歌,这是因为诗歌的语言文字是有内容、形式和艺术的节制的。
是什么“情志”使作者抛开了节制,肆意妄为起来了呢?
崔颢,这个比李白小三岁的盛唐诗人也是个牛人,十九岁就高中进士,《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等大咖位列在一起。但他却命运不济,跌宕起伏的一生中只混了个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这样的小职员。
北海太守李邕听闻他的诗名,曾热情地邀他到家写一首献诗。谁知,崔颢的干谒诗《王家少妇(古意)》“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呈上去,李邕的脸色越读越不好看,最后竟将诗稿扔到他的脸上。
而本来李邕是准备把崔颢推荐给朝廷的,没承想,他从此被正人君子们打入了另册。
深受打击的崔颢在那一个个前途无望的人生暗夜里,为了平息焦灼与迷惘,把想象中的诗境化作现实中的行动:嗜酒赌博,追逐美色。这些应是他躲入另一个时空寻求精神慰藉的非常举动,而未必是他的爱好与品行真有多么不堪。正像李白的散发弄扁舟求仙问道,杜牧的落魄江湖“赢得青楼薄幸名”,柳永的科举被斥,“奉旨填词”混迹青楼“买千金笑”。
由于被认为有文无行,他一气之下,破罐子破摔,弃官漫游,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自淮楚而至武昌、而河东,最后还到了东北。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还家行且猎,弓矢速如飞。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腰间悬两绶,转眄生光辉。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游侠篇》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
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赠王威古》
没错,还是崔颢。二十多年的山河漫游,特别是东北边塞之行,已经把那个沉溺酒色的文弱书生锤炼成了风骨凛然的伟岸男人,也把他的诗风从柔弱浮艳改造成雄浑奔放慷慨悲壮,似乎已不让于高适、岑参等边塞诗歌大家。
正是那千山万水的漫漫长途,使他的视野开阔了,心灵的镣铐瓦解了,他开始用身体拥抱大地山河,用笔抒发心中的块垒。
当双脚颤巍巍地登上武昌黄鹤楼,他生命中涅槃的时刻到来了。此刻,天地变幻,神人命脉,人生志虑,前尘往事,奔涌心底,翻覆倒腾,熔成一腔滚烫而郁滞的热血,再也没有什么人世间的清规戒律可以阻碍约束,情之所至,喷薄而出,凝成一首辉煌的诗篇,一举重铸了他的人生,完成了他的自我救赎。
“昔人已乘黄鹤去”,遥远的神话往事,实耶虚耶?既已去,乃实有其事;既已去,落笔即为虚言。叙前情,引今状;写神迹,比俗心;此处着人事,神仙缥缈之形可望,是否可追呢?人生虚幻之旅却是实实在在,可叹可悲的。
“此地空余黄鹤楼”,此处落实“黄鹤楼”,眼前之景,必写之词。“去”而“空”,实与虚,昔与今,人与物,合于一处,但着一“空”字,挖一大坑,直觉跌落千丈,无着无落。内心的失落悲怆无以复加。
“黄鹤一去不复返”,一唱三叹,分写“黄鹤”,再添伤悲。“已去”可复,但“一去不复”,于心无望矣。世间万物,逝者如斯,往者岂可谏?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
“白云千载空悠悠”,此处宕开,加一“白云”承“黄鹤”,虚实相应相生。而“千载”之“空”,旷古之叹,“悠悠”荡荡,难解难分。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
至此,古今相照,神人相顾,物我相存,虚实相合,在“黄鹤”的反复咏叹中回环往复,意蕴悠悠。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处身其间的昂藏男儿都应该有几许深沉的悲愁和喟叹吧,更何况在盛唐,更何况有志而不得遇的敏感文人。
曹操曰:“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阮籍曰:“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这莽莽宇宙洪荒攘攘人世变迁之中,陈子昂发出了他的千古浩叹,怆然涕下。
张若虚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李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人生七十古来稀,就连最沉稳最圣贤的后来者杜甫也禁不住“每日江头尽醉归”,“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众多前辈和同时代诗人们的心声或多或少会敲击崔颢的思绪。天地悠悠,人生忽忽;岁月有恒,人生易老,一颗漂泊的心,何处可以安顿?一颗不羁的灵魂,何处是它的乡关?
作者在接下来两句实景的描绘之后,又以“日暮”之景,烟波渺茫,暗状人生后程,穷途末路,远处茫茫,归路何方?叩问人生理想前途,心中就如那一去不复返的黄鹤,空空荡荡,杳无音讯,这是多么空旷无边的落寞惆怅!
所以作者在诗歌的开头冲口而出,全然不顾,那是情不自禁。
沈德潜《说诗晬语》评价说:“沈云卿《龙池》乐章,崔司勋《黄鹤楼》诗,意得象先,纵笔所到,遂擅古今之奇,所谓‘章法之妙,不见句法,句法之妙,不见字法’者也。”
沉吟再三,那也是情之所至,抑郁盘结,缠绵难去之故。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云:“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令读者不嫌其复,不觉其烦,不讶其何谓。尤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而忽然接以白云,令读者不嫌其突,不觉其生,不讶其无端。此何故耶?由其气足以充之,神足以运之而已矣。”
作为格律诗,与此类似的有《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作者在时间空间的往复穿梭中不停闪现“巴山夜雨”的画面,对情人的相思相盼相恋相欠之情写得缠绵悱恻,淋漓尽致,不觉满纸尽是涨池的巴山夜雨了!
这些天成的场景环节,像神一样契合的情与景,自然的流露,被赋予了神奇的魅力,所以不可抗拒地成了脍炙人口的绝品。动一丝可能就神形俱毁,人们哪还管得了它入不入流合不合格了。
相传李白仿了《鹦鹉洲》,可谓邯郸学步;后又成《登金陵凤凰台》,差可拟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太像了!
这是后人评说,可得一斑:
《艺圃撷余》曰:崔郎中作《黄鹤楼》诗,青莲短气,后题《凤凰台》,古今目为敕敌。识者谓前六句不能当,结语深悲慷慨,差足胜耳。然余意更有不然,无论中二联不能及,即结语亦大有辨。言诗须道兴比赋,如“日暮乡关”,兴而赋也;“浮云”“蔽日”,比而赋也。以此思之,“使人愁”三字虽同,孰为当乎?“日暮乡关”、“烟波江上”,本无指著,登临者自生愁耳,故曰“使人愁”,烟波使之愁也;“浮云”“蔽日”,“长安不见”,逐客自应愁,宁须使之?青莲才情,标映万载,宁以予言重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窃以为此诗不逮,非一端也,如有罪我者,则不敢辞。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前四句叙楼名之由,何等流利鲜活!后四句寓感慨之思,何等清迥凄怆!盖黄鹤无返期,白云空在望,睹江树洲草,自不能不触目生愁。赋景摅情,不假斧凿痕,所以成千古脍炙。李梦阳云:一气浑成,净亮奇瑰,太白所以见屈。
《唐诗别裁》: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若论作法,则崔之妙在凌驾,李之妙在安顿,岂相碍乎?
后人还是很给李白面子,但仿而拟之,已落下风,不自然之迹,实难逮真气天成之境。
公元754年,崔颢死于从长安返回故乡开封的途中,享年50。人生寂然落幕。是否驾鹤而归,以慰藉他的满腹悲情,不得而知。
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堪称登临怀古诗词中的佳作。它谋篇巧妙,落笔自然,虚实并济,气势雄劲,感情丰满,诗句流畅,朗朗上口。它流传甚广,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
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七言律诗中,连续出现了三个“黄鹤”,这在古体诗中似乎是一种大忌。古体诗中应避免重字或重复词组,这样看来崔颢的这首七言律诗,是不是一个瑕疵、一个败笔呢?
卑人看来,它不仅不是败笔,而是它的巧妙之笔,成名之处! 它这种写法,基本符合语法修辞中的“顶针”手法,自然过渡,平铺递进。
本诗中不仅出现了三个“黄鹤”,它还连用了三个“迭词”:悠悠、历历、萋萋……。这对于那些默守陈规,
摇头晃脑的扣“平仄”,避“重字”,趋“迭词”者,无疑是一个嘲弄!
本人才疏学浅,不懂“格律平仄”,一向主张“大礼不辞小让”。
“大礼”是指基本规则不丢,例如:首尾呼应,基本工整对仗,至于“平声仄声”,哪就可以“小让”,不必摇头晃脑死扣“平仄”,死扣“格律”。
本人也曾写过一首《无锡行》:
无锡风光无锡情,
无心留览无心评。
愁眉不展过闹市,
心事凝重踱清亭。
遥望故里泪千行,
低头他乡土万层。
虽是冷秋连绵雨,
道是无情应有晴。
本诗不敢妄称“格律”,不够工整。
它连用了两个“无锡”,两个“无心”,还用了两个“情”与“晴”。且不说它的意境如何,但这种大胆的重复连用,可谓一片苦心。
由此可见,古体诗中的“重复”,“迭词”或“重字”,或用同音异体字的借用,只要用得巧妙,用得增色,何乐而不为?
以上个人之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崔颢的《黄鹤楼》是一首千古传颂的名作,也是无数的历代文人描写黄鹤楼文章中最有名的一首诗文。也有人认为是七言格律诗中的第一,古今无人能及。但无论如何,此诗让崔颢一举名扬天下,也让黄鹤楼更加出名。黄鹤楼也成为武汉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地标。
《黄鹤楼》之诗可以说半古半律,亦古亦诗,其主要原因是前半部分的平仄不合格律诗要求,也因三个"黄鹤"重复于诗句中,按正常的格律诗算是犯"大忌"。所以有人认为此诗出格又出律,只能算古体诗范畴。
那后人又为何将此诗编入七律之中呢?我想主要是这首诗一气呵成,朗朗上口,情景交融,意境高远,写得太好太神太奇了。
《黄鹤楼》是格律诗中连用重字而成就最高之作
格律诗中使用重字叠词,崔颢绝不是第一人。如他前面的沈佺期的《龙池篇》,连用4个龙字,4个天字,2个池字。他之后的诗仙太白《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也是重字叠词"连篇",有人说是仿崔颢之作,这里不去讨论是非。但纵观古往今来大家名作中的重字格律诗,后人都认为《黄鹤楼》的水平最高,重字重的最妙,也难怪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
《黄鹤楼》不避忌重字也许是神来之笔
诗中三个"黄鹤"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景物与人物。"昔人已乘黄鹤去"中的黄鹤是指黄色的仙鹤,是一种神鸟,代表着长寿,讲述了此地曾经流传的美丽传说;紧接着"此地空余黄鹤楼"中的第二个黄鹤,就是诗人所站立的楼名,仙人早已驾鹤西去,此地留下的是空荡荡的楼台,这种从怀古回到现实,给人有种向往却失落之感,也给人感觉寂寥和无奈之叹;第三句"黄鹤一去不复返"中的黄鹤应该指得道升天的仙人,此时此刻诗人多想能看到仙人仙鹤回来,或带走自己,或带走忧愁和心思,可惜是一去不复返了,这才留下满腹愁怨和远处的悠悠白云。这样一幅以黄鹤寄情寓情的场面,意境高古而深远,意韵柔长而幽雅,意气风发而空茫。
《黄鹤楼》的重字一叹三咏更增加了诗的意境
古代的诗歌最初都是用来歌颂和吟诵的,或悲或喜,只有反复唱出才会更加有味道有情感,就像最早诗歌总集《诗经》大多都是叠词复句,让人回味无穷,荡气回肠。《黄鹤楼》的三个黄鹤重叠,既有意境上的层层递进,也有吟诵上的情感反复渲染,去掉一个或二个"黄鹤",换成别的词,味道就会如同嚼蜡,意境会断裂变残,韵味会荡然无存,也不可能流传千古。
当然,如果把格律诗以此重字为准则或效仿,一般人只会成为东施效颦、画蛇添足的笑话,如此也只有诗仙才敢才行。
结语
个人认为,《黄鹤楼》独特的半古半诗也好,重字叠词也罢,不可复制,不可再得。
它反映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从古体诗向近体诗的历史规律,是唐朝诗歌变化变革的一个里程碑,是"另类"格律诗中的一座高峰。
今天谈论《黄鹤楼》其实是我们在感叹诗里诗外的千古乡愁,是在关注当下武汉的疫情。让我们共同为武汉祈福,愿我们能早日在黄鹤楼下举杯欢歌!
附: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朝代】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崔颢怎么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崔颢怎么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