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雨疏风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雨疏风骤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昨夜雨疏风骤的疏是什么意思?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疏”字表明雨量不是很大。
词作中的这一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场景图:雨水稀疏而风势猛烈。这里的“疏”与“骤”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指雨点不大、间隔较远,后者则强调风力的迅猛和突然。有学者进一步解读,认为“疏”在这里除了表示雨量不大,还有“狂”的含义,即雨虽然不大,却借风势显得疏狂。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为什么不是“风疏雨骤”?
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为其代表词作,历来多为人传诵,但也有人提出疑问,为何首句用“雨疏风骤”,而不是“风疏雨骤”?
对此,有朋友答疑说是为了词牌格律要求,《如梦令》词牌平仄要求如下:
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中仄仄平平仄。
第一句后四字平仄要求是“中平平仄”,“风疏雨骤”的“雨”字出律,六甲番人认为,从这个角度分析,也算是有道理,“风疏雨骤”会更加抑扬顿挫,但我们也须知,清照虽重视音律,却不是死守格律而牺牲意境的人,此处平仄格律只是次要原因。
为了更好领会其中意境,且重现这首《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首先要确认这首词是发生在春天的情景,春夜风雨,诗人醉酒浓睡,清晨醒来,却问卷帘而来的丫鬟,屋外的海棠花可好?春天与其他三季不同,一般不会出现风急雨骤,或会刮猛烈的东风,但雨点一般是稀疏的,所以此处用的是“雨疏”,而“风骤”才是重点,带来的结果就是尾句的“红瘦”,“雨疏风骤”与“绿肥红瘦”正好首尾呼应,意境顿生。
同时,这首词用“卷帘”二字作为转折,前二句似有残梦意,最后三句却是用二字句子重叠,以表达急切的心情,“昨夜雨疏风骤”并非诗人亲眼所见,而是隔窗听风雨的感受,风雨春夜,清照独自喝着酒,不知道想着谁。
以上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读后感,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这种问题本以为没有必要回答的,但翻了翻这18个答案,有点惊讶了----这么多回答竟然没有一个说对的。
首先,《如梦令》是词牌名,即是词牌,就有格律-----词牌之下句数有定,每一句的平仄有定、每一韵的平仄也有定。
如图中,雨疏风骤此处的平仄格式为“中平平仄”;“雨”是仄声,“疏”是平声,“风”是平声,“骤”是仄声。如按“雨疏风骤”则符合格律,如若按‘风疏雨骤’,则“雨”就出律了。
而李清照作为提倡“词别是一家”的先驱,最为在意词中的音律问题,甚至在平、仄声之下还要细分上去入,分五音、分清浊、分阴阳-----这么简单的错误李请照会犯?
其次,从“试问卷帘人”可知,“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感觉,并不是她眼睛看见的,不然也没必要再问“卷帘人”是不是“海棠依旧”了。即是感觉,雨有雨声,可听之判断是急是疏,但风声只有大的时候才能被感觉到,所以是“风骤”,同时也是因为感知到“风骤”,才会引起“惜花被风吹落”的感觉-----有听过被雨下落的花吗?
说实话,这种问题,只要知道什么是《词牌名》,有正常的思维能力,完全可以回答出来。结果翻了一下回答,全连诗词最基本的格律、平仄韵都分不清,为何还能谈“遣词造句”、谈“意境”,谈“构思”--甚至还有人谈李清照的平生.... 提出来给大家笑笑吧。
这位,从落花伤春还能联想到与赵明诚的婚姻,还能讲出“自由恋爱”...我只能说幻想中自有一片天地。这位,连格律都搞不懂还要大谈特谈抑扬顿挫的音律美...
这位更扯,属于只吃过猪肉牛肉,便认为世界上能吃的就只有猪肉牛肉,没有鸡肉鸭肉,也没有羊肉。
这,就是大多数“诗词爱好者”的现状,无知且懒惰,自大而盲目。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问题: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为什么不是“风疏雨骤”?
.......
前言
首先要说的是,“雨疏风骤”为什么不是“风疏雨骤”与是否符合格律没有关系,从格律时来说,完全可以“风疏雨骤”。另外,从前后语境来看,“风疏雨骤”也未尝不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一、为什么说格律上允许“风疏雨骤”?
1、奇怪的词谱
很多人以为“风疏雨骤(平平仄仄)”不符合如梦令的格律,老街觉得挺奇怪。我看到有朋友列出了《如梦令》的词谱:
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中仄仄平平仄。
这个词谱中,第五个是是”平“,所以有人说不能“风疏雨骤”,因为雨是仄声。我不知道这是哪里看到的词谱。在我们最常使用的《白香词谱》和康熙时期的《钦定词谱》中,第五个字是可平可仄的:
宋赵令畤《侯鲭录》中记录了王安石的一段话,可见词以前都是依照曲填词的,
古之歌者,皆先为词,后有声,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 注:永,歌咏。腔子,就是曲谱。
2、词谱的依据
后来曲谱遗失,明朝张綖开始根据前人的词作制作“词谱” ,清朝又有万树作《词律》,康熙年间,又扩编成《钦定词谱》。他们根据前人相同的词牌不同的作品来编写字谱,因此有很多可平可仄的地方。
如梦令的第五个字,钦定词谱记录为⊙(应该平,但是可以仄),当然是有唐宋词作为证据的。
例如白居易的这两首,第一首静,仄声,第二首惊、平声
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如梦令 其二(唐·白居易)
见了又还休,愁却等闲分散。肠断,肠断,记取钗横鬓乱。
落月西窗【惊】起,好个匆匆些子。
鬒鬓亸轻松,凝了一双秋水。告你,告你,休向人间整理。
宋朝词人方岳的两首如梦令也是一平一仄.
如梦令 其一 春思(宋·方岳)
知是谁家【燕】子。直恁惺松言语。如梦令 其二 海棠(宋·方岳)
深入绣帘来,无奈落花飞絮。春去。春去。且道干卿何事。
雨洗海棠【如】雪。又是清明时节。
燕子几时来,只了为花愁绝。愁绝。愁绝。枉与春风分说。
3、此处用仄声的词多不胜举
李清照的另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如梦令 (宋·朱敦儒)
真个先生【爱】睡。睡里百般滋味。
转面又翻身,随意十方游戏。游戏。游戏。到了元无一事。
从格律时看仄平平仄(雨疏风骤、海棠如雪)、平平仄仄(风疏雨骤、溪亭日暮)都很常见,不存在格律上的问题。
二、“雨疏风骤和“风疏雨骤”一定有高下之分吗?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1、语意上没有差别
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原作,昨天一夜【雨点虽稀疏但是风力不小】,所以她估计,”应是绿肥红瘦“。
如果从字面意思理解,“风疏雨骤”是一样的效果:昨天一夜【风力虽稀疏但雨势迅猛】,同样也会估计到相同的结果:”应是绿肥红瘦“。
同样从文学美感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2、典故上的差别
风骤 风吹花落
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诗:“明朝风起花应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周邦彦《少年游》词:“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杜甫《三绝句》诗:“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韦庄 《惜花吟》诗:“ 不如尽此花下饮,莫待春风总吹却。”
雨骤 雨打花落
同理,雨打花落也有前人的诗句:
采桑子 其十二(唐·冯延巳):斜月朦胧,雨过残花落地红。
禁中晓卧因怀王起居(唐·白居易):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
代人村中悼亡 (唐·刘商):花落茅檐转寂寥,魂随暮雨此中销。
送僧之湖南(唐·贯休):宿雨和花落,春牛拥雾耕。
山中言事八韵寄李支使(唐·方干)过庭急雨和花落,绕舍澄泉带叶流。
更多的是风雨一起催花落
春晓(唐·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横吹曲辞 白鼻騧 (唐·李白):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且就胡姬饮。
结束语
无论从格律上,语意上,用典上,“雨疏风骤“和“风疏雨骤”其实可以替换。李清照之所以用“雨疏风骤“,我以为可能那一天真得就是雨点小、风声紧吧!
以老街的这点墨水,看不出哪个更好一些,您觉得呢?
@老街味道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才子,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对她的评价也很高。
她的才华让很多人羡慕。
她的爱情让很多人羡慕。
她的前半生让很多人羡慕。
她的后半生却在“凄凄惨惨戚戚”中度过。
这首《如梦令》是她的代表作之一,但是很多人更熟悉的应是她的“常记溪亭日暮”这一首。
至于“昨夜雨疏风骤”为什么不是“风疏雨骤”,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跟当时的情景有关,昨夜可能确实就是一个“雨疏风骤”的情景,我们的词人第二天醒来以后,如实地把它再现出来了而已。
其次是跟格律有关,因为受到格律的影响,所以如果换成“风疏雨骤”,就有一点不太合乎这方面的要求了。古人写诗词也是有一定的格律要求的,我们今天写现代诗可以不受约束,但如果是写古诗词,那也基本要按照古诗词的要求来。李清照写词更是有严格的讲究,还专门写了一篇《词论》,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
再次是跟季节有关,海棠花开,一般是在春天,春天的雨一般都不太大,春天的风有时候大点也很自然,因为还是乍暖还寒的季节。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也应该是“雨疏风骤”。
谢悟空问答邀请。
简单地说,李清照词中用”雨疏风骤“有二个意思:
一是照应末句”绿肥红瘦“。只有雨小风急,才能把花儿吹落,达到海棠绿叶皆在、花朵已少亦即”绿肥红瘦"的意境效果。
二是词句抑扬顿挫的音韵更美。大家试着读一下,”昨夜雨疏风骤”比“昨夜风疏雨骤”更朗朗上口。
诗词中的遣词造句,除了要求音韵美外,更要把每一个组合词都精准用到内容、意境营造和效果表达上。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及人文知识等方面,同学习,互交流,共进步!
牛人快来:劳驾用济南话翻译一遍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急急急!坐等?
这是查来的标准翻译 可供参考:昨夜雨小风急,我从沉睡中醒来,酒醉没有全消。试问卷帘的侍女,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更加茂盛,红花却已凋零。
这是济南话?我再帮您改改。可惜好些土话打不出来。
原文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个夜里,雨倒不是很大,风就太力巴了。昨夜后晌喝大啦,俺仔吗细地慜了一个倒个,还没醒酒呢。俺问正在拉窗帘的那个家政丫头,院子里的光景是么模样了,她却糊弄俺,说窗户外头的海棠花和头几天差不离!一下子把俺气火了:你知道吗你?你知道吗你!应该是叶子肥了不少,那些花朵子可给折腾瘦了!
望及雨疏风骤之无岸长醉浩荡百川之疏狂意思?
这句话的意境非常美,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雨后的景象和人们畅饮的场景。它的意思是:望向远处,雨丝稀疏,清风急促。在这广阔的世界里,河流浩荡,奔流不息。在这种情境下,人们陶醉于长醉,享受着那豪放不羁的疏狂。
这句话展现了一种豁达、豪放的生活态度,以及人们对自然美景和生活的热爱。在这个场景中,人们可以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沉浸在自然和美酒之中,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意思是“一眼望去,细雨虽然稀疏,但是被突然而来的大风一吹,简直看不到河岸,干脆拉长饮酒的时间喝醉一场,让这风雨浩浩荡荡地洗刷天地山川,如同让我一展狂放的心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雨疏风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雨疏风骤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