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子衿的主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子衿的主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叠字诗、叠字词、叠字曲不乏其例,有哪些妙用叠字的词句?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叠字诗、叠字词、叠字曲不乏其例,有哪些妙用叠字的词句?
1.
在唐代有一位白话诗人叫寒山,他《杳杳寒山道》中有这样一首诗说: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诗中充分运用了四组迭字,由于句句用叠字起句,强调了环境同时,也增强了它的音乐美。借助于音节上的复沓回环往复,使人读起来更加觉得和谐贯串,气象盘旋,在形式上的统一,尤将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会合成一个景致融合的整体,回环往复,连绵不断。
2.
补充:汉代的五言古诗《迢迢牵牛星》。
它同时也是一首情感缠绵,境界奇特的古体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叠字频频运用,就将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与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心心相印地情怀表露无疑。再用织女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和织布机札札不停地作声,加深出情结的发展,最后以“盈盈”、“脉脉”沉郁地表达出“有情人终不成眷属”的悲恸之情。
3.
清代词人贺双卿在《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有两词句: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
这首词是为别韩西而作,巧用了叠字来进行抒情写意,写女友她后半生的酸楚尽相倾诉。读到深处,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内心抑郁的情绪,还再现与女友分别使她堕入深渊的情景。无不令人读来产生悲催之情。
4.
我们再来看白居易的诗。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白居易的作品《寄韬光禅师》,这首诗在工整的对仗中,连续使用叠字,趣味与诗味回环云绕,促人去体验着极大的艺术感受。
东西南北前后上下,顿拓无限空间,生出十方无界的超然感觉。
我注意到在众多提问中,很少有提及有关“叠字”妙用这个话题的。那我们就借此话题来共同探讨“叠字妙用”。
一、叠字在古典诗体中运用相当广泛
叠字是中国汉字语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叠字的出现,实际又展现了很多的功能以及文学语言的趣味表达。因为叠字更加显得语音上和谐悦耳,读起来很有节奏感。
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组成的词句,又称复字、重言。两字相叠称为单叠;四字相叠称为双叠。在古典诗体中,运用相当普遍。在《诗经》总集305篇中,就有204篇中用叠字。显示了精深的语言表现力和惊人的创造性,对后世的诗、词、曲等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我们熟悉的“关关雎鸠”、“呦呦鹿鸣”、“伐木丁丁”、“鸟鸣嘤嘤”、“雨雪霏霏”等。再如,《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对运用叠字的高度评价:“灼灼状桃李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
二、晋唐后叠字在诗词曲中逐渐减少
在晋唐时期格律体汉诗形成并逐步盛行,在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盛行之后,叠字运用就逐渐减少了。因为格律诗在字数、句数上都有严格的要求,遣词用句都讲究高度凝练。如果一味滥用叠字,势必造成诗意的繁复和音调、音节上的不谐。但是,“事在人为”,在唐、宋两代也不乏成功地运用叠字的佳作,如,王维的《积雨辋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要说妙用叠字,当属“诗圣”杜甫。他的七言律绝中叠字的清词丽句最多:“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繁枝容易纷纷落,偶经花蕊弄辉辉。”等等。
结语
总之,叠字能精微细致地描摹客观事物的动态;能深切真挚地表露诗人的细腻情感。无论是状物,还是抒情,均达到拟声、摹形、传神的境地。使诗句音节琅琅,形象栩栩如生。
因此,倡导诗词爱好者在创作诗词中,大胆尝试妙用叠字,为作品增色、加味、添彩。
解题到此,文中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记着关注“百味写春秋”哟 谢谢!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声寒,古调虽自爱,今人不多弹"。这是左思的名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陶渊明的诗句,是一种与世无争的浅斟低唱。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上穷碧落下黄泉,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是白居易的声音,“车辚辚,马啸啸,行人弓箭各在腰”,这是老杜嘶哑的嗓子。
古人对对子,也常用到叠字,比方说有一令,以黑白应景,有人吟:“纤纤玉手研香墨",就有人对:“点点梅花落砚塘"。
将叠字入诗入得达到极致的,是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
大家好,我是小侠!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李清照的《声声慢》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读之让人不觉赞叹。
古典诗词中很忌讳在同一作品中用相同的字,这里连用七组叠字,却丝毫不显得累赘,反而在韵律上抑扬顿挫,给人以缠绵悱恻之感。
“寻寻觅觅”写动作,“冷冷清清”写行为的结果,“凄凄惨惨戚戚”写结果给人的心情,三部分内容层层递进,毫无重叠之处,作者的感情也层层深入,让读者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浓烈的愁绪。
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中也有很多运用叠字的范例,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庭院深深深几许”等等,结合这些诗句可以看出,适当运用叠字能增强感情,是情感更浓烈。
叠字的作用在《声声慢》首句中是最好的体现,它使李清照徘徊无奈凄凉悲苦的感情表现地淋漓尽致。
漫研竹露裁唐句,细嚼梅花读晋书。欢迎关注日常记录文学与生活之美的@小侠记
叠字诗词,是指诗中部分诗句或全部诗句均用叠字写成。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组成一个词,又称重言诗。叠字的恰当运用可增强语言的节奏美,表达强烈的情感。顾炎武的《日知录》有云:“诗用叠字最难。”“古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连用六叠字,亦极自然,下此即无人可继。”
王建有首调名“字字双”的宛转诗,每句都用叠字,是现存最早的叠字诗:
宛宛转转胜不纱,红红绿绿苑中花。
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寞寞离人家。
诗僧寒山有一首叠字诗:
独坐常忽忽,情怀何悠悠。
山腰云缦缦,谷口风飕飕。
猿来树袅袅,鸟入林啾啾。
时催鬓飒飒,岁尽老惆惆。
叠字诗有两种情形,以上是同一句中有重叠的字,另一种是将一些字重复读或上一句中的几个字在下一句中重复使用。
宋代文学家苏轼与秦观是好友。秦观又与苏轼的妹妹苏小妹要好,秦观因思念苏小妹,写了一封信给她,信中只有十四个字:
苏小妹知道他是玩花样,很快读出一首诗来:
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苏小妹将秦观的信给苏轼看,苏轼一笑,也仿照写了十四个排成首尾相衔圆圈的文字:
苏小妹又读出一首诗来: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轼说,你何不也仿写一首,给他寄去。苏小妹写的也是首尾相衔圆圈的文字:
秦观收到后,读出一首诗来:
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阕新。
一阕新歌声嗽玉,歌声嗽玉采莲人。
最著名的叠字诗词还要数李清照《声声慢》的开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在南渡不久丈夫死去,流离浙东,孤苦伶仃,饱经忧患。这首词一开头用了喑哑低回的十四个仄声的叠字,把孤寂哀愁的情绪渲染得荡气回肠,十分感人。这是成功运用叠字抒情的典范。
郭沫若的《颂北京》:
坦坦荡荡,大大方方,
巍巍峨峨,正正堂堂,
雄雄赳赳,礴礴磅磅,
轰轰烈烈,炜炜煌煌。
用响亮的叠字把北京雄伟壮观的景象和气势表现得很强烈。
子衿的主旨?
主旨是歌者热恋着一位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歌者望眼欲穿,焦急地来回走动,埋怨情人不来赴约,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此诗寄托其情思。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情人的思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子衿的主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子衿的主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