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布衣之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布衣之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布衣之怒的之指的是什么?
句中之是结构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以不译。
原文: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
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何为天子之怒,何为布衣之怒?
“天子”指皇帝、帝王,是最高权力的代表,是社会的顶尸乡。“布衣”指平民百姓,穿着布衣布衫的人,这里指社会的最底层。“天子之怒”是帝王发威,多用来表达“威摄、威严”的意思。
“布衣之怒”是百姓民众的愤怒和怨气,多用来表达“世道维艰、对现状不满”的意思,
天子之怒:皇帝发怒。
布衣之怒:老百姓发怒。
《战国策》中记载了一个故事,魏国唐睢先生去见秦王,为了一块土地,壮壮胆子顶了几句。秦王一听老大不高兴,于是问曰:“阁下,你出言冒犯,可知道天子之怒乎?”唐睢对曰:“不知。”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睢先生曰:“然则,你知道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剃发光足,以头碰地。”唐睢先生曰:“非也,布衣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秦王一听,与之对视,大笑。
布衣之怒,布衣什么意思啊?
布衣之怒,布衣意思是布制的衣服,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
“天子之怒布衣之怒”是一个历史典故,出自《战国策·魏策四》中的故事“唐雎不辱使命”,主要人物是唐雎和秦王。
什么是布衣之怒?
布衣之怒典出《战国策.魏策四》。
我们曾经读过的文章——《唐雎不辱使命》说的就是这个典故。
文章用人物对话方式,生动地塑造了唐雎不畏秦王的典故。
文章在描述中,提出了盛名于世的“天子之怒”和“布衣之怒”。
天子就是当时的国王(从某个角度看,也可以称之为皇帝了,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后世经常引申为当权者。
布衣就是当时没有官职的平民,后世也常引用为普通民众的代名词,也就是现在我们平常所说的老百姓。
在正常情况下,天子身为九五之尊,万人之上,如果一旦发怒,那威力自然不可小觑。正如文章里秦王所说的那样:“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但唐雎的“布衣之怒”却使得秦王俯首就范。
从文章的描述,可以认为“布衣之怒”比“天子之怒”还有威力,才使得高高在上的秦王降低他那所谓的高贵的身段。
“布衣”——普通民众——也就是老百姓,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没有百姓,也就是说没有人,哪里有可能出现部落或国家。
历史上,多数朝代更迭和兴亡,均是由“布衣之怒”引起的,也就是广大老百姓不堪受压迫、不堪受欺辱,而奋起反抗,直接导致某个朝代的更迭和兴亡。
所以古人曾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类似的意思就是:统治者或当权者像是一艘船,而广大的老百姓犹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载负起来,也可以将船掀翻淹没掉。
所以历代清明有为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对“布衣”——老百姓的安抚,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使广大老百姓不会迸发出那能量巨大的“布衣之怒”,从而加强、维护自己的统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布衣之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布衣之怒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