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赠汪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赠汪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赠汪伦译文及解释?
赠汪伦
唐 ·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解释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 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是不是名过于实了?你怎么看?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与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雄奇飘逸,想象瑰丽,艺术成就极高,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传唐天宝年间,安徽泾县豪士汪伦听说李白正在南陵,便写请柬给他:“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帖子后,欣然而往。到了泾县,汪伦每天陪李白喝酒,向他请教作诗的学问,带他在村子周围游玩,但却丝毫不提“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事。李白问汪伦十里桃花,万家洒店在啥地方,还没有去过呢。汪伦说这些地方已经去过了呀!他又说十里桃花,就是我家十里外的一个水潭,万家酒店就是姓万的一个人开的酒店。
李白听后笑道:“临桃花潭,喝万家酒,会汪豪士,也是一大乐事呀!”
汪伦:人名,泾县(现在的安徽泾县)贾村人,他性格非常豪爽。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汪伦常常带自已酿造的好酒来招待李白,两人结为好朋友。
后来李白离开时,汪伦踏歌为他送别,李白就写了千古绝唱《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是赠别诗,描写了汪伦前来送行的场景,表达了汪伦对李白真挚朴素的情感。前两句叙事,先写离去者,“乘舟”“欲行”,再写送行者“踏歌”相送,把送别的画面表现得真实动人。后两句抒情,先用“深千尺”写桃花潭水之深,后写“不及”两字作比较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友情深厚。
诗歌赞美了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深情厚谊,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是脍炙人口的诗篇。
【寒柏陇卧子/答文】
其实,这首李白的《赠汪伦》词意非常简单清楚,就是一首告别朋友时写的诗;但要了解李白写这首诗的那个时间背景和他的心境思想,才能够更好的明了此诗在唐诗历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名气。
——《赠汪伦》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唐天宝末年漫游经过安徽省泾县贾村的桃花潭,结识了村民汪伦,后来李白告别时写给他的一首诗。
这个时期,唐朝统治阶级越加腐朽,政治越加黑暗,整个国家危机四起。当时的玄宗沉溺声色,荒废政事,朝廷大权被宰相李林甫为首的一批人把持着。他们操纵考试,制造冤狱,打击和迫害比较正直贤能的官员,又对外发动对少数民族的不义战争。
目睹国是日非,李白内心的痛苦也与日俱增。他决不是仅仅因为个人政治上的失意,而是他忧念国事、同情人民的感情。
在这段时间,李白到处飘泊漫游,生活上很不安定,思想上也时而消沉,时而激昂。在长期漫游中,李白和普通劳动人民有比较广泛的接触,写下了一些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篇,《赠汪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时间段里写下的。
——《赠汪伦》内容简析
我们知道李白对上层社会的冷暖人情是深有体会的,现在他又深切同情普通人民的痛苦;在自己落魄漫游的过程中,受到一个普通村庄结识的朋友汪伦的款待和热情送别,李白当然动情很深。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在桃花潭附近的贾村,结识了一个朋友汪伦。在自己坐船将要离开时,忽然听到汪伦在岸上踏着整齐的步子来打拍子,唱着有节拍的歌声,赶到江边来送行。李白见景生情,感到深湛的桃花潭水也不及汪伦送别他的深沉的感情。
总结:汪伦给李白送行,不像一般人带着伤感的情绪,而是欢欢喜喜用脚踏着步子拍着拍子,唱着歌来的。只有最了解李白豪放性格的人才能如此,难怪李白委要把他看成很知心的朋友了。
所以,此诗内容这样深情厚意,两人友谊这么简单真挚,创作背景如此特殊,在唐诗历史上名气地位自然不差,广为人所传诵。
「注:如需转载,请事先告知,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以上,就是寒柏陇卧子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浅见薄识。本人专注于文化历史、读书心得、诗词对联、谜语谚语、文玩收藏、邮票及书法知识等方面。请关注@寒柏陇卧子,获取其他精彩内容。
的确,放眼李太白存世的900余首诗作,《赠汪伦》确实算不上“名作”,对比他早期的成名之作《蜀道难》,和后期的巅峰之作《将进酒》,相去岂止千里?
我们了解或者赏析一首古诗,需结合其创作背景,否则理解起来可能会比较苍白,易流于表面。况且千年以前的社交语言、风俗习惯等与今日亦有很大不同。
一:写作背景
说来也有趣,千年以前的一个小土豪因为李太白的一首诗而“名垂千古”。
据清代顶级吃货兼诗人袁枚《随园诗话补遗》里记载:
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欣然而至。汪乃告之:“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汪款留数日,而亲送之。李感真意,遂作《桃花潭绝句》一首相赠。
文言文看了吓人,还是说用白话说吧?
说唐朝时,泾川有一个叫做汪伦的“土豪”,听说诗坛巨星李白即将要到泾川,于是托人送了一封“超级大忽悠”的信,信上说:先生喜欢游山玩水吗?我们这里有连绵十里的桃花;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上万个酒家。
李白当时正愁没地方去耍,没有好酒喝,看到这封“诚意满满”的信,那简直就是瞌睡遇到枕头。于是李白欣然前往,谈天谈地谈空气,品酒论诗赏茶艺。这样过了四五天,李白很好奇,信里说的十里桃花在哪呢?万家酒店又在哪呢?于是问汪伦。汪伦笑着说:桃花是没有滴,桃花不是花,是我们这有个方圆十里的潭叫做桃花潭;酒店是没有一万家滴,是我们这里酒店的老板姓万。……此处省略100字。李白听罢仰天大笑,心想,从来只有我李白忽悠别人,想不到今日遇到高手了……
桃花没有,万家酒店也没有。于是李白住了几日之后又想起更远的远方来,于是辞行。据说分别时汪伦送了官锦十缎、美酒八坛,宝马两匹……李白感动的不要不要的,这样的骨灰级粉丝,不送点啥心里也过意不去啊?再说这十天半个月的吃喝玩乐,好不快活,思来想去,还是作一首诗相赠吧——《桃花潭绝句》。
二:诗作风格,题材
读全诗一来用词平淡,二来不引典据,三来直来直去,近乎口语,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打油诗。题主有此疑问也不足为奇。
唐诗风格各异。既有李太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高大上;亦有杜工部的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的“口水诗“;既有刘梦得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掷地有声;又有孟夫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清淡流畅…
白乐天也曾作诗调侃自己——诗成淡如水,多被众人嗤。意思是他的诗写完以后如同清水一般,世人读后多嗤之以鼻。
唐诗题材广泛。有歌功颂德的应试之作;有附庸风雅的虚浮之作; 有毛遂自荐的吹嘘之作;有酬答良友的送往之作……《赠汪伦》属于后者。
既然是酬答友人之作,就不需要引经据典的炫技了,也不需要太华丽繁复了,只需要用类似于朋友之间的口语交谈即可,那样才接地气,接近日常生活。当然,李白也用了夸张的手法渲染了一下现场气氛。
结:
《赠汪伦》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尤其是后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说实话,有个这样的终极粉丝,此生足矣!
还好李白当年的这首诗写的“通俗易懂”,否则我们小时候的屁股还不知要挨多少打?(背诗背不到是要挨打的)
楚襄蛮
2020年五四青年节答
汪伦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大忽悠”。
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而至。汪乃告之:“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汪款留数日,而亲送之。李感真意,遂作《桃花潭绝句》一首相赠。—袁枚《随园诗话补遗》
关于《赠汪伦》故事情节背景
李白在盛唐时期就非常出名,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山川河岳,很多人特别崇拜他。汪伦听说李白要来泾县,作为李白粉丝,有意想要结交。
李白的性格你懂的,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一般人都不入他的眼,唐玄宗身边的红人高力士只配给他脱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他狂放自信的代名词。
汪伦耍了一个小聪明,他知道李白酷爱旅游和喝酒,所以写信一份给李白:“听说,先生喜欢游览大好河山,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繁花似锦。先生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美酒佳肴可供先生畅饮”
李白欣然而至,到了之后汪伦告诉李白:“我们这里十里潭水叫桃花潭,有一个姓万的开的酒楼,叫做万家酒楼。不好意思,先生,太仰慕你的大名,出此下策”
李白听完哈哈大笑,心想,从来只有我忽悠别人,今天被你小子忽悠了。汪伦深情款待李白数日,后来李白离开的时候,感谢汪伦的真情,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经典《赠汪伦》。
本人艺术生,大学写生的时候学校组织去泾县渣济写生,旁边就是桃花潭。有幸踏着李白的足迹去过桃花潭。讲真的,真的太美了,清澈的河水从山上流下来,居民沿河而居,河水里淘米洗菜,一派复古田园风,河两岸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美轮美奂。早晨醒来,雾气弥漫,仿佛置身仙境。
《赠汪伦》并不名过其实,恰恰相反,它朴实无华最动人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简单的不能太简单,直白的不要太直白,小学生都能看懂。但是,在李白传世的900多首作品中脱颖而出,熠熠生辉。
关于友情的诗词也特别多。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北风呼啸之下高适对董庭兰人格的赞美;“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是柳色青青之中王维对元二郎深情嘱托;“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更是踏歌送别李白对汪伦的真情流露。
踏歌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舞蹈,从汉唐开始流传至宋,汪伦踏歌送行李白,表现了汪伦对李白的依依不舍,深情厚谊。古代不像今天交通发达,每一次离别都显得格外珍惜。这一别,海角天涯,不知何时再见。
《赠汪伦》这首文字通熟易懂的诗,用最平白的语言,把无形的情谊化作有形的潭水,表达了汪伦对李白的真挚友情。短短28个字,成为李白流传的佳作之一。
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行。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
桃花潭
位于现在安微省泾县桃花潭镇翟、万二村之间。它在长江支流青弋江上游的一段水域,泾县以西40公里,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湖紧紧相连,国家4A风景区。
汪伦:泾县人,世居桃花潭畔,善诗善歌,自编自唱。是当代一方豪杰,热情好客。
当时白李白,官运失意。常借酒舒情,写出很多流传千古名诗。应邀来到桃花潭作客。
世上无不散之宴席,是客总要离去。正当李白乘舟要起行,忽然,听到岸上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声,这个情景,这个时间点洽到好处,没有过于实名。
李白用桃花潭水之深,表明汪伦对他的友情比千尺潭水要深。从古人记载,汪伦为了邀请李白来作客。每年都用最好的糯米高梁,制酿美酒,窑于地下,严密保存,以便款待。此真挚友情与三国刘、关、张生死之交相比美,没过于名实,还流传万世。
到此很自然会问,李白和汪伦是什么关系会在一起?其实他们没有啥连系。李白士途不畅,以酒和游山玩水舒怀。正好收到汪伦一信,拆看信道:“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正合李白情怀,欣然应邀,来到桃花潭。到来汪伦道谦,此处只有“万姓家”的酒店,不是数字”万家”酒店。李白原谅了他,交后发觉汪伦为了邀请他,每年酿好酒窑藏等李白来而不怕被旁人笑。此番情谊真的比桃花潭深,没有过于名实。
从此诗中感悟,只有真心、真情、真挚对待好朋友,会像名不见经传的汪伦流芳千古。
赠汪伦原版古诗?
《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其原版古诗如下: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的意思是:李白正要乘船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的声音。即使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
这首诗体现了李白与汪伦之间深厚的友谊,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汪伦的感激和赞美之情。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自然质朴的表达方式,成为了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
赠汪伦李白古诗原文?
李白乘舟江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坐般正要走时,忽然听到岸上有人唱歌,原来是好友汪伦来送别诗人,好友的情谊比那桃花谭水还要深厚。表达诗人难舍难分。
赠汪伦,整首诗的意思?
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
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
原文:忽闻岸上踏歌声
译文: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原文:桃花潭水深千尺
译文: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
原文: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赠汪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赠汪伦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