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书食货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汉书食货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禁于未然之前禁于已然之后的意思?
“禁于未然之前,禁于已然之后”这句话出自《汉书·食货志》,意思是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就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在事情已经发生之后就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汉书·食货志》全文?
原文
陵夷至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谊,先富有而后礼让。是时,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以为地方百里,提封九百顷,除山泽、邑居参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又曰: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
。民伤则离散,农伤则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
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除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余千五十。衣,人率用钱三百,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又未与此。
读汉书的作用?
汉代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第一次高峰。汉书总结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各方面经验,百家争鸣。特别是吸取了秦末的教训。使汉代实施仁政,儒术,成为中华文明昌盛的时代。这些对当今仍有意义,在中,美竞争激烈时,谋定后动,立于不败之地!
泰半是什么意思?
通常表示"太半"或"大部分"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数量或程度上的"过大半"。例如,"泰半的观众都满意这场演出"就是指大部分观众对这场演出感到满意。
大半、太半。过半数。
《汉书·食货志上》:“收泰半之赋。”颜师古注:“泰半,三分取其二。”[1]
泰 : 泰 tài 平安,安定:泰适(幽闲安适)。泰安。泰然处之。佳,美好:泰运。否极泰来。
半 : 半 bàn 二分之一:半圆、半百(五十,多指岁数);不完全的:多半、半岛、半透明、半脱产;在中间
古代政府向老百姓“贷”耕牛种子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很高兴回答你的提问
古代最早出现政府向农民贷牛和种子大概出现在明清时期,但是是个别,需要大量迁入人口的地方实施的,因为耕牛种子在明清人口大爆发时期,显得很重要,所以贷牛和种子有极大的吸引力,吸引流民或者移民来当地定居生活,发展生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在早已实现机械化的今天,山区丘陵地带,耕牛还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耕牛,在古代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它不论是金钱价值还是使用价值都非比寻常,农户根本无力喂养,逢上人都吃不饱的灾年荒年更不用说了。
为了应对灾荒,恢复农业发展,从明开始完善于清朝的贷耕牛、贷种子的方式出现了。
“贷”,就是现在的贷款,牛贷种子贷就像现在的房贷车贷,先借给你用,然后收取利息,最后偿还本金。当时耕牛和种子主要有两种借贷方式。
第一种:直接把耕牛、种子借给你。
第二种:政府借给灾民银两,让其买或雇牛,购买种子。乾隆年间几次发大水,户部调拨耕牛,政府借出牛具以及种子,帮助灾民度过灾年。
耕牛和种子的偿还方式。
种子一般是秋后收割了即还。借出的耕牛或银两可以直接偿还,也可以用谷物抵账,一多半只需原价偿还,不收取利息。受灾荒严重的甚至还可以豁免,或者延缓征收。
灾荒之年,农民除了耕种之外,无力喂养耕牛,于是私自宰杀贩卖严重,为了解决这种状况,政府设立了临时一种机构——当牛局。当牛局由政府出资将农民手中暂时不用的耕牛收买,耕作的时候再卖给灾民或者由灾民赎回。
这种因地制宜的法令极大地丰富了耕牛贷的内容。
耕牛和种子的借贷,缓解了农民的压力,对灾荒后生产的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利息的繁复,官府的腐败,又让农民背负了沉重的负担。
任何一个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都是顺应当时生产力的产物,其初衷都是为了解决矛盾,然而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又往往会加剧这种矛盾。
耕牛贷种子贷,也是这样。
在中国古代,农业是一个朝代的经济命脉,农业生产力的提升直接关系着这个朝代的繁荣富强。而耕牛,作为古代有力的生产力和生产技术,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然,讨论贷耕牛从什么时候出现,就要先知道,耕牛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的牛耕始于商代,但目前也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和实物资料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牛耕在当时并不普遍,那么耕牛在当时也就不普遍了。当时的牛,主要还是作为宗庙的祭品被宰杀的。
牛耕技术主要用的工具是犁,而在犁产生前,夏商周农业劳作用的主要工具是“耒”。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炼铁技术的诞生,铁具在那时开始被使用。然后人们在耒的基础上,发明了犁。并探索除人力以外的生产技术,牛耕技术就是这样产生的。我们可以从“耕”这个字也可以看出来,当时农业技术提升的过程。夏商周农业制度推行的是井田制度,用“耒”在“井”上劳作,不就是耕吗?后来再用牛,就演变成了牛耕技术。
但是牛耕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普及,那么贷耕牛也就不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关于牛耕形式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汉书﹒食货志》中说:“用耦犁,二牛三人。”即用二牛挽犁,一人控制犁地的深度。耦犁是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他对推广牛耕起了重要作用。这是古代史籍明确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推广牛耕的技术。说明,当时牛耕已经开始普及了。也只有在牛耕技术普及之后,耕牛才会显得非常重要,那么价值也就会提升。在汉代,也有关于禁止杀耕牛的相关制度,这些都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力。所以贷耕牛的制度应该也是在汉代后期才有的,到了清代就已经是鼎盛时期,而贷耕牛的方法和偿还形式都多样化了。
但是贷种子应该比贷耕牛早,因为粮食出现的比较早。但是,不管贷耕牛也好,贷种子也好,其实都是古代政府的一种赈济政策。遇到荒年或灾难的时候,政府一般会采取救济和赈济,形成所谓的“荒政政策”。荒政政策的核心是解决粮食问题。对小的粮荒和灾荒,政府一般采取减价出卖官仓粮食,或借贷给受灾民众种子口粮等措施;对于大的粮荒和灾荒,政府就实行赈济,无偿提供给受灾民众口粮和种子等。
粮食赈济起源较早。《晏子春秋》记载了齐景公时,大雨成灾,晏子受命赈济贫民一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之事迹。有时国家还发动官员、豪富动用私蓄粮食赈济灾民。《左传》载襄公二十九年,“郑饥……宋亦饥,请于平公,出公粟以贷,使大夫皆贷。”由此可以看出,贷种子在春秋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那么后来的贷耕牛,也可能就是从贷种子这里演变出来的。毕竟,贷耕牛也可以保护农业生产的恢复。
从历史追溯中可以看出,古代政府向老百姓“贷”耕牛种子最早在西周就已经开始萌芽了,在汉朝就已经开始形成国家制度,唐朝及以后历朝历代都有,宋、清时期使用较多。
具体历史追溯如下:
中国地处东亚大陆,属北温带季风气候,自古以来,就是灾害频发。从历史上看,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些灾害,造成严重破坏的重大自然灾害也经常发生。
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老百姓这种小农小户是根本无法抵御的,国家如不采取必要的社会性保障措施,就可能会赤地千里,饿殍遍野。老百姓没了饭吃,没了田地种,就会起来造反,就会造成整个封建王朝的震荡,要是被人利用,把老百姓聚起来,就有可能颠覆王朝,改朝换代。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就是在大禹领导治理洪荒中奠定了“立国”的基础,当时生产力还很低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是懵懂的。总体上说,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初始期,对自然灾害发生原因的认识和救助办法都是幼稚的,认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天意,是哪里做了什么错事,上天要惩罚他们。夏、商时期最盛行的救灾办法就是祈求上天保佑,要是干旱,就是祈求上天降下甘霖;要是洪涝,就是祈求上天停雨。
到了周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对自然认识的加深,虽然还保留着祈求上天保佑的仪式,但已经出现了社会性救助政策与实践。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载,西周荒政的主要内容包括救民、助民、安民、节约、祭祀等,其主要目的是救灾保民,其重要性位于西周政令之首。
西周的这些荒政又为历代的皇朝继承,并不断充实和发展,可以总结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养恤,主要包括施粥、居养、赎子等措施。赎子始于商、汤,施粥始于战国,居养从宋代起有记载。
二是豁免,主要包括免除赋税、徭役。
三是赈济,主要是向灾民发放粮食、衣物、银钱等,帮助灾民度过饥荒。
四是贷赈,主要是在灾荒时期,受灾之后,百姓不能保生计,更无力耕作。由政府贷给灾民耕牛、种子、农具等,帮助灾民恢复生产。此举最早出现于西周,宋、清时期使用较多。东汉和帝时河南、河北发生水灾,政府就把耕牛贷给农民,帮助恢复生产。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间,发生水旱灾情,政府贷种子给灾民抗灾。
五是工赈,即以工代赈,是历代救灾的传统做法。
六是安辑,主要是对逃荒的灾民进行安顿,主要是将闲田给灾民耕种,或者组织流民开荒,又或者引导流民回乡复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书食货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书食货志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