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悯农其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悯农其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么区分古体诗和近体诗?
其实很简单。
中国的古诗就分为两种:古体诗和近体诗。
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唐朝以后才有的。近体诗需要严格遵守平仄韵脚,分为:绝句、律诗、排律三种格式。再细分下来就是五绝、五律、七绝、七律、排律。但是遵守的平仄格律是一样的。
除此之外,统称古体诗。不管什么《诗经》、《楚辞》、乐府诗、柏梁体、永明体、等等等等,都是古体诗,又叫古风。
我们平时称的唐诗中既有格律诗,即近体诗,也有古风,即古体诗。
唐朝之后,近体诗代表了诗歌创作上层,但是古风一直在创作,因为相对而言,古体诗句式更将灵活,表达更加自由,但是格律的出现必然对古风也有影响,所以还有“律古”,所以哪怕是到现在,古体诗和近体诗也是并行发展的。当然,还有现代诗。
上面说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就是平仄格律。只要学会了平仄,自然就会区分。当然,也有更简单的办法。
绝句为四句,律师为八句,排律是是十句以上,但是都有一点,他们的句长是整饬的,要么五言,要么七言,没有长短句。所以,只要不是五、七言,首先就排除是近体诗。
但是古体诗也有古绝,古律啊,如何区分呢?碰到这种情况就首先看韵脚。格律诗一般都是平声收尾,也就是说韵脚字肯定是发平声。那么押仄声韵的又可以排除出近体诗。
要都是押平声韵呢?就要看平仄是否合规了。格律诗的平仄格式有四种基本格式,在这四种格式上推导出绝句、律诗总共十六种格式,一个个去套就好了,凡是近体诗必然能中,不中的就是出律,就可以确定不是近体诗。
然后还有就是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律诗的颈联(第三联)必须对仗,否则出律。排律除了首联,其他每一联都要对仗,否则就都可以划入古体诗。
其实只要学会平仄格律,一看就知道了一首诗是不是合律。
合律就是近体诗,不是近体诗的就是古体诗。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谢谢邀请!其实古代诗和现代诗不用区分一目了然。所不同的是古代诗有局限性,需要押韵,平仄,字数等,表达出来的意思有的需要细致的琢磨,反复的咀嚼吃透,才能更好的参透古诗的意境。现代诗就不同了,随心所欲一气呵成,没有繁琐的修词,也需要点韵味流畅一些,让人感觉一种宽广大气,像大海一样波涛一层层的。我就说这些对不对的望见谅!谢谢!
主要区别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要求比较宽泛自由,而近体诗要求,相对比较严格。
古体诗
古体诗寥寥数语基本上就可以说清,其形式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不要求对仗,平仄与用韵也都比较自由。
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为格律诗、今体诗。是初唐后为区别于古体诗而命名。它不同于古体诗之处在于,它对于句数、字数、用韵、对仗,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其中,律诗包含五律、七律、排律;绝句包含五绝、七绝。
近体诗(格律诗),要求平仄相间,骈散结合,押韵。平仄相间很好理解,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骈散结合,骈,对仗,散,不对仗;至于押韵,因近体诗以平韵诗为主,就以平韵诗举例,即,尾字是平声处,均须押韵,而且,只可同部同韵押,不像填词那样可以同部邻韵通押。
近体诗共有四式,以首句区分,首句句式分别为:仄起仄收,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
以五绝举例如下——
第一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其中二四句尾字为平,须押韵。
第二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一二四句押韵。
第三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四句押韵。
第四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一二四句押韵。
了解了近体诗的特点,再去赏析前人诗句,就会发现许多乐趣。
比如,老师要求背诵的诗,你根据平仄或者用韵,就能及时发现自己是否背错;再比如,你能分辨出,那些著名的古代诗人,哪些诗是格律诗,哪些诗句对仗很精妙。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或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所以泛义上说,古诗中除了近体诗外,其余都可称为古体诗。
中国诗歌发展与汉语言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例如,我们读诗经时,会发现基本上都是四言的句式,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汉语言还处于一个较初级的阶段,其中一个特征就是存在大量单音节词,这使其组成一个四言的2/2基本节奏也变得困难,于是我们便发现,为组成基本的诗句节奏,其采用了大量的叠字和无实际意义的虚字。
在隋唐以前,汉语言还是处于一个走向成熟的阶段,这阶段不论最初的诗经体、楚辞体,以至乐府体、包括歌、行、吟、引等等,都全部属于古体诗。
由于汉语语音体系的不成熟,也使古体诗具有一个特点,就是基本上都为配乐演唱,所以又称作诗歌。
以隋朝陆法言等人编《切韵》为标志,汉语言完成了发育,语音上也从上古音体系步入了中古音体系,为近体诗的形成创造了语言条件。
于是,一些诗人开始尝试不借助配乐,仅运用文字的声律去进行创作,并在唐代将其推向高峰,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声律规范。后人又将依此格律标准创作的诗,都统称为格律诗。但在格律诗定律后,一直到现在,仍是有不少作者进行古体诗创作的。
有些人说,唐代诗人写诗也不是全依格律,这句话是对的。因为基本上唐人写格律诗的同时,也都会写古体,而有些句数、字数和律、绝一样的作品,如五言古绝等,其并不符合近体诗的格律标准,所以仍属于古体。
现在,由于古体诗的曲谱尽秩,加之上古语音一直处在发展阶段,这使我们很难象近体诗那样,归纳出其平仄规律。故今人也将不依格律写的仿古诗,称为古体诗,如七言、七古等。
综上所述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最大不同,就是近体诗必须依格律写,古体则不用。更多的区分可看看下图:
我来回答楼主问题:怎么区分古体诗和近体诗?
(这是一篇扫盲小文,格律高手可以绕道。)
我们先来看杜甫的两首五言诗:
A. 丽春(唐·杜甫)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B.上白帝城(唐·杜甫)
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
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
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
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诗歌从《诗经》发展到唐代,大约经历了1300多年,到老杜这个时代,已经完全趋于成熟,因此要从老杜的现存的600多首诗中找古风诗还是不容易的(限于文章的字数,对乐府诗、歌行体选择不谈)。上面的两首五言诗,A诗就是五言古风,B就是五言律诗。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两者的区别:
一、格式不同
A诗的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B诗的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A诗格律变换虽有一定的节奏,但不像B诗那样严格按照定格编排。
二、押韵不同
A诗前四句押平水韵二十五径(仄)去声,后四句押平水韵四支(平)韵,说明四句一变换韵部;B诗是平水韵七阳(平)韵,并且一韵到底。
三、中间四句对仗不同
A诗根本没有对仗,很随意,但B诗有严格的对仗:
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
都是按照名词/动词/动词/名词的格式进行了对仗(当然,关于对仗的形式很多,不是本文要解答的,以后有机会再讲)。
通过上述简单的对比,我们明白了古风与近体律诗的区别。那是不是古风和律诗,就只有五言呢?答案是否定的。
四、延伸:
其实古体诗和近体诗都是诗歌发展的产物,我们平常口头说的古体诗,只是相对于现代白话文诗而言的。严格定义古风一般就叫古体诗,它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一般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唐人为区别古体诗而改称近体诗。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包括绝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其主要特点有三: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中途不允许换韵。
回答最后,以本人原创的一首习作七律《咏竹》作结。
《咏竹》
雨洗浮尘细细香,幽篁冷翠立花墙。
月窥水榭澄波对,风动仙人玉佩当。
藉荫从容随梦老,清心恍惚入杯凉。
萧萧自有孤标质,瘦叶纤枝斗雪霜。
一年级需要背多少首小古文?
一年级需要背的30首小古文:画,江南,悯农,江上渔者,相思,静夜思,敕勒歌,寻胡隐君,古朗月行,陶者,风,九日,绝句,游子吟,池上,春晓,马诗其四,马诗其五,鹿柴,画鸡,渡汉江,梅花,一字诗,春夜喜雨,九溪十八涧,赋得古草原送别,江雪,长行歌,咏鹅,悯农二首,山村咏怀。
范仲淹的诗有哪些?
问:范仲淹的诗有哪些?
最近《清平乐》热播,中学“背诵默写天团”之一的范仲淹又重回大众视野。
一般说到范仲淹一定绕不过他的文——《岳阳楼记》,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千载之后的今天,读来依旧热泪盈眶。
也绕不过他的词: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醉。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诗,其实范仲淹的诗同样精彩,不信你看: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野色》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会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书扇示门人》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留题小隐山书室》
小径小桃深,红光隐翠阴。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
笋迸饶当户,云归半在林。
何须听丝竹,山水有清音。
《越上闻子规》
夜入翠烟啼,画寻芳树飞。
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忆杭州西湖》
长忆西湖胜鉴湖,春波千顷绿如铺。
吾皇不让明皇美,可赐疏狂贺老无。
《答梅圣俞灵乌赋》
危言迁谪向江湖,放意云山道岂孤。
忠信平生心自许,吉凶何卹赋灵乌。
《行歌》
行歌春满路,坐歌春满园。
花前人自乐,桃李岂须言。
人生若觉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我是@十二读书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赠叶少卿
〔宋〕范仲淹
退也天之道,东南事了人。
风波抛旧路,花月伴闲身。
湖外扁舟远,门中驷马新。
心從今日泰,家似昔时贫。
见子登西掖,携孙过北邻。
白云高阁曙,渌水后池春。
樽酒呼前辈,鑪香叩上真。
祇应阴德在,八十富精神。
过陈州上晏相公
〔宋〕范仲淹
曩由清举玉宸知,今觉光荣冠一时。
曾入黄扉陪国论,重求绛帐就师资。
谈文讲道浑无倦,养浩存真绝不衰。
独愧铸颜恩未报,捧觞为寿献声诗。
和韩布殿丞三首其二·琴酒
〔宋〕范仲淹
弦上万古意,樽中千日醇。
清心向流水,醉貌发阳春。
和韩布殿丞三首其三·渔父
〔宋〕范仲淹
月色满沧波,吾生乐事多。
何人独醒者,试听濯缨歌。
和韩布殿丞三首其一·泛湖中
〔宋〕范仲淹
平湖万顷碧,谢客一开颜。
待得临清夜,徘徊载月还。
和李光化秋咏四首其二·画
〔宋〕范仲淹
日色清如照,前林叶未零。
海东新隼至,一点在青冥。
和李光化秋咏四首其三·晚
〔宋〕范仲淹
晚色动边思,去年犹未归。
戌楼人已冷,目断望征衣。
和李光化秋咏四首其四·夜
〔宋〕范仲淹
春色人皆醉,秋光独不眠。
君看明月下,何似落花前。
和李光化秋咏四首其一·晓
〔宋〕范仲淹
墙外辘轳响,楼前江汉欹。
曙光和月色,犹记早朝时。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二·拜马涧
〔宋〕范仲淹
传闻王子仙,润边遗一骥。
当时青云路,鸡犬亦可致。
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不但政绩卓著,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而且文学成就突出,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在诗歌创作上,范仲淹主张“范围一气”、“与时消息”。继承了孟子的“浩然之气”。又将曹丕的“文气说”,陆机、钟嵘的“感物说”和“天人合一”的诗学思想捏合在一起。他认为,诗人创作的冲动与意向,是秉承大道之“一气”,感应万物并通过万物体现出来。范仲淹的“与时消息”则继承了刘勰的“为情而文”的观点和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把政治教化和为情造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范仲淹批判宋初诗坛的盲目模仿之风和无病呻吟之态,主张诗歌创作要忠于生活现实,符合时事,不要言而无物。
范仲淹诗歌存世305首,内容非常广泛,或言志感怀,抒写伟大的政治抱负;或关注民生,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或纪游山水,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或咏物寄兴,展现自己的人格操守。诗意淳语真,艺术手法多样,以清为美的特点尤为突出,以文为诗、议论化的倾向非常明显,同时注意白描手法和叠字的运用,与当时的白体、晚唐体及西昆体相比,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成为宋初诗歌由唐音向宋调转变的重要一环。
现精选范仲淹十首诗,你不妨一读。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十
萧洒桐庐郡,严陵旧钓台。
江山如不胜,光武肯教来。
野色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会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留题小隐山书
小径小桃深,红光隐翠阴。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
笋迸饶当户,云归半在林。
何须听丝竹,山水有清音。
庐山瀑布
灵源何太高,北斗想可挹。
凌日五光直,逗云千仞急。
白虹下涧饮,寒剑倚天立。
阔电不得瞬,长雷无敢蛰。
万丈岩崖坼,一道林峦瀑。
险逼飞鸟坠,冷束山鬼润。
须当截海去,独流不相入。
寄林处士
片心高与月徘徊,岂为千锺下钓台。
犹笑白云多事在,等闲为雨出山来。
书酒家壁
当垆一曲竹枝歌,肠断江南奈尔何。
游子未归春又老,夜来风雨落花多。
九日
欲赋前贤九日诗,茱萸相斗一枝枝。
可怜宋玉情无限,争似陶潜醉不知。
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
登高回处狂多少,笑杀襄阳拍手儿。
郡斋即事
三出专城鬓似丝,斋中萧洒胜禅师。
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
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
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酬滕子京同年
谢家风雅若为酬,散吏方耽海上游。
疏懒几忘传笔梦,寂寥仍有负薪忧。
欲歌兰雪归真隐,敢向簪轩竞急流。
如共茂先瞻气象,莫言神物在南州。
电视剧《清平乐》终于热播了,故事发生在北宋宋仁宗时期。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宋仁宗也是中国历史上以仁德治天下的皇帝典范,在他的勤勉治理之下创造了一个祥和的盛世。仁宗时期有许多朝臣都是历史上名的文学家,晏殊、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这些我们熟悉的人物都出自这个时代。
《清平乐》中的范仲淹一出场就十分精彩,一身平民装扮的范仲淹,就被书院的门卫鄙视,就连书院的学生都敢怼他说“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但是他却不生气,还下定决心要好好教导这群顽童。这样的范仲淹不愧是一代名臣,不愧能写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千古传诵的名句。除了《岳阳楼记》这样中学必背篇目之外,范仲淹还写过许多著名的诗词,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也体现在他的诗中: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正是因为对老百姓的生活疾苦感同身受,范仲淹才能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写到诗里,付诸到执政的实践当中。他的《江上渔者》诗便是表达对劳动者生存状态的同情,对劳动本身的由衷感激。
这首诗很是范仲淹在江浙一带当官时所写,著名的松江鲈鱼便是苏州的特产,在他品尝过鲜美的鲈鱼后发自内心写了这样的感慨。范仲淹曾经在苏州做官,一到苏州之后就立即投人抗洪救灾的工作中,带病坚持在抗灾最前线。姑苏的秀美风光令他流连忘返,当地的美味也令他难忘。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每到鱼肥美的季节,江岸上往往人潮涌动,都为品尝鲈鱼的鲜美,不过谁注意过渔民的辛苦呢?“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一叶渔舟,风雨无阻地穿梭在大风大浪中,渔民冒着生命危险,捕鱼为生,又有谁能够体谅他们的无奈呢?当人们享受着渔民的劳动成果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学会珍惜、学会体谅呢?
能有这种情怀的范仲淹其实也是个苦孩子,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然后他母亲改嫁,范仲淹也因此而一度改名朱说。范仲淹从年幼的时候就发奋读书,刻苦努力,关于他的故事最著名的就是“断齑画粥”。据说范仲淹在读书的时候,因为贫穷,每天晚上都会煮一锅小米粥,等到第二天让它凝固了再用刀将粥切成小块,每餐吃上两块,用于充饥,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三年。
范仲淹读书刻苦、生活节俭是千真万确的。后来刻苦努力的范仲淹终于凭借他的人品、才华,成为宋朝声望最高的名臣之ー,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知识改变命运”,完成了从一个贫寒子弟到国家栋梁的华丽转型。范仲淹死后谥号为“文正”,“文”是对学识的评价,“正”是公众舆论的评价,也就是说要得到群众最为广泛的尊敬和爱戴才能得到“正”的谥号,这样的评价是对他人生功绩的最好褒奖。
范仲淹的这首《江上渔者》和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些相似,只是不同之处在于范仲淹的同情之心一直未变,而李绅的同情心却随着时间而改变了,所以人都是会变的,能够一直坚持真的很难得,范仲淹做到了,从发奋学习到做个好官,他都做到了。这样的范仲淹,你喜欢吗?
欢迎朋友们加我关注、评论、点赞,谢谢您的阅读!有关必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悯农其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悯农其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