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诸葛孔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诸葛孔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诸葛亮临死前为何含泪说出这八个字?
诸葛亮着实冤枉了老天,在三国乱战时期诸葛亮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英雄辈出的三国还有谁比他得意。老天又怎么会是薄幸于他。
论文韬武略,三国有卧龙凤雏幼麟冢虎四大奇才齐名。凤雏庞统英年早逝,令刘备痛心不已。庞统才华横溢,但三顾茅庐之类的待遇他是没有的。刘备用他之前是召见凤雏,面见后还经过一番考核。他在蜀国与诸葛亮齐名,能征善战,死的时候才36岁。苍天算不得对凤雏厚待。
幼麟姜维年少时随父母东奔西走,在曹营中得不到重用被怀疑是卧底,他不得不投降了刘备。姜维坚持要完成诸葛亮北伐的遗愿,却得不到支持,刘禅被抓后,他假意投降想要再度复兴蜀汉。可惜最终翻盘失败,被魏军所杀。姜维一生也未得志。他该感叹老天不公。
司马懿饱读诗书,文武双全,三国志中透露出司马懿要比诸葛亮厉害的意味,起初他不愿意背负历史骂名,不愿和曹操同流合污,装病十年卧榻不出,这对于一个有雄心抱负的人来说,是最痛苦的折磨。他虽然装病装的很像,可以获得奥斯卡影帝的称号,可依然被曹操发现破绽,曹操最后一次问他愿不愿出仕,他立即扔掉拐杖答应了曹操。曹操发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这是阴险反叛之相。一度想杀掉他。司马懿可谓是在曹操身侧如履薄冰。曹操死后他辅佐曹丕,曹操早已给曹丕留下遗言要曹丕杀了司马懿,司马懿军权在手才免了一死。他的坎坷,诸葛亮何曾经历。
比起三国四大奇才中另外三人,诸葛亮受到刘备器重,三顾茅庐,仕途可谓一路平坦。刘备器重他,所以蜀国上下都敬重他。他运筹帷幄,占尽天时地利,名扬天下流芳百世。老天对他真是爱护有加。
诸葛亮说出悠悠苍天,何簿于我,是抒发心中的慷慨,因他有统一天下的雄心,有拯救百姓让天下太平的大智,有才华未能施展,壮志未酬的悲凉。他虽然知道天下三分以成定局,但他还是想以己之才扭转乾坤,在竭尽所能都无力回天的情况下,发出天意难为的哀叹,这也是大多数有志之士在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而无可奈何的心声。
诸葛亮的一生为了蜀国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才智几乎被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在三国演义中,无论诸葛亮是不是《三国演义》最聪明的,但我认为他从他出茅庐的时候开始,他就在用他的一生来证明自己,连鲁迅先生都曾感叹:“孔明之智近乎妖”。诸葛亮的一生用他的才智帮助刘备占领荆州,汉中,益州。成功指挥了赤壁大战,为蜀国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而且在蜀国当任丞相期间,治理内政,发展民生,不止一次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未能复兴汉室,也未能够完成刘备的遗志。也许一生的命运对他诸葛亮自己来说确实是过于苛刻了,壮志未酬的他走得极为不甘心,而且还走在了老对手司马懿的前面。他的离开意味着蜀国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历史空白,一个无法填补的巨大历史空白!“悠悠苍天,何薄于我!”这是诸葛亮多么不甘心的呼唤,他多么的希望上天能够再多给他一些时间来完成蜀国的大业。可惜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这是多么令人心疼啊!诸葛亮人生的终点,悲喜交加的五丈原。
诸葛亮在出茅庐的那一刻,就自信满满;以自身的雄才伟略,能够雄霸世界,一统天下。赤壁之战更使他信心百倍!要说他对刘备没有看法,那是假的;摆明了,由于刘备的宠爱,诸葛亮根本就指挥不动关羽、张飞,故而小计华容道。加之还是刘备原因,痛失荆州、两员大将;刘备斗志全无,一心攻吴,惨败。此时诸葛亮再平衡兵将实力,一生抱负很难实现,六出祁山,只是“报恩”而已。再思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抱怨苍天,如此命薄;天也,命也。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所以在死前,诸葛亮说出了“悠悠苍天,何薄于我!”眼看汉室将兴,结果一番心血却付之东流。上苍让这个智者,至死都不能安心。
诸葛亮,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足智多谋。他的一生都在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和刘备的故事要从三顾茅庐开始。
因为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请出了这位隐居山野的卧龙先生,为他出谋划策。
诸葛亮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在他的谋划之下,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分天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继承父兄伟业,而刘备,他就在这样的困局之中,听从诸葛亮的谋划,一步步建立蜀汉政权。
小沐觉得,如果没有诸葛亮,历史上根本不可能会有三国鼎立的时期。
因为,正是诸葛亮提点刘备荆州的重要性,也是他提议三分天下,联吴抗魏。才让蜀汉一步步强大起来。
空城计,草船借箭,这些耳熟能详的计谋,都表现出诸葛亮的多智而近妖。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胸有丘壑,心怀天下,矜矜业业的跟在刘备身后,为他出谋划策的智者,他却没有办法让自己的政治理想实现。
最终的结局是魏国一举夺得天下,司马氏成了最后的赢家。当然,谁笑到最后和诸葛亮都没有关系,总之,他付出所有努力辅佐的帝国被灭是事实。
诸葛亮算无遗策,却唯独算不到生死。
蜀章武三年,诸葛亮辅佐的帝王倒下了,留下了一个不成器,扶不上墙的刘阿斗。
一开始,刘禅事事听从仰仗诸葛亮,使得蜀汉富强,诸葛亮也熬死了曹操之子曹丕,看准时机,出兵北伐,然而,诸葛亮北伐了五次,却因粮草不继等原因无功而返,最后更是死在了北伐的路上。
诸葛亮死的时候54岁,死因是积劳成疾。到达积劳成疾而死,可见诸葛亮付出了多少的心血,结果一番心血付之东流,难怪诸葛亮死前含泪说出“悠悠苍天,何薄于我!”这样的话。
我是@沐一个沐 ,多谢大家的阅读。
三国时代,曹操和诸葛亮都是丞相,为什么评价大相径庭?
感谢邀请:我觉得没什么可比性,因为两个人从一开始的定位就不同格局也就不同。单从《三国演义》去评价曹操和诸葛亮很可能就会被作者带偏了,首先《三国演义》它只是一部小说,为了观赏性更强在人物刻画上更注重传统。意思就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古代封建社会更注重传统,皇位的传承用的也是世袭制这样才更让人接受。
传承和历新之争
刘备当时是举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去笼络人心的,而曹操却胁天子而令诸侯,是抱着改朝换代的思想去争霸天下。虽然当时是动了很多贵族利益而被群而攻之,但也被他一一摆平。这就能看出除了贵族和一些仕大夫有想改朝换代的人占了大部分。从而就知道刘备定下来的格局就没曹操大。反之主子都那样诸葛亮又怎能跟曹操相提并论?还有一点就是在用人上诸葛亮和曹操也有很大差距,曹操的人是越用越多反之诸葛亮后来都没人用了,导致六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也许正如《三国演义》开篇所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最终曹操的雄才大略才能笑到最后。
两者本身就差别很大。曹操从宦官之后,爬上丞相之位,实际上其是三国势力中最强势力的代表,因此其相当于企业的创始人;咱们不说诸葛亮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多智近妖的描述,其所是文士集团的成员,也就是说其是谋臣,相当于企业的打工人。因此,从角色不同的角度来评价,两者就应该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两人的出身和背景在三国那个仍是门阀世家为尊的时代,算不上特别耀眼,特别是曹操是宦官之后,更可以说是污点。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发展,麾下的猛将和谋士不断扩充,最终成为三国霸主中最强大的,可见其个人具有非常强大的魅力。
诸葛亮虽然是当地名士,不过从刘备三顾茅庐来说,其不过是一个待价而沽的应聘者,即便进入了刘备集团,也有法正等文臣同其比肩。只有在法正等人先后去世后,诸葛亮才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刘备集团一方势力的代表。
不要说蜀汉政权是一个拼盘政府,存在着各种势力和山头。实际上三国时期,三家都存在同样的情况,毕竟天下大乱,军阀林立,谁都是在不断收编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这也就体现出了管理者的能力。蜀国在刘备时期,还能保证集团中各种势力的平衡,而在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实际上是没有实力压制各方实力的,也导致了蜀国内耗严重,为后期的衰败留下了祸根。以至于,最后诸葛亮处罚军棍都要亲自监刑,按照现在的管理来说,这是一个总监干的事情,不是一个CEO要管的事情。
反观,曹操的管理能力也凸显出其放权和知人善任,这是一个管理者必须的素质,因此其团队中每个人的能力都能得到发挥。而其杀伐果断,更是震慑了很多别有用心的人。而且其是三国中唯一一个没有实质性称帝的霸主,也可见其胸怀。
孔明到底是儒家还是法家?
用一个故事来说明一切吧:
刘备刚在四川站稳脚跟,法正建议先行仁义,宽刑弛禁,以笼人心,诸葛亮却认为应严刑峻法,刘璋之败就败在法度不张,实行所谓仁义,对蜀人宠之以官位,顺之以恩情,结果他们官高蔑主,恩多不谢。蜀人专权自恣,主公无威,德政不行。所以他坚持严刑峻法,刑严才惜位,法峻才知恩。
从这一点来看,诸葛亮明显是法家,严刑峻法,自然是法家。
但有的人说了,他为人忠诚,主张大一统,又爱行仁义,这难道不是儒家吗?
谁规定法家就不忠诚了,谁规定法家就不大一统了,法家就不能有仁义之心了。
其实历史上儒家和法家本来就一家。
儒家忠君,法家也忠君。
只不过儒家忠君要从自己出发,讲究仁者爱人。
法家忠君是从君主出发,一切都围绕君主发生,为了巩固君权什么都可以做,用严刑峻法来保证君主的控制。
其实把儒家往前走一步,就是法家。
这也难怪韩非子是荀子的学生,孔子称赞子产。
我自小喜爱品读《三国》,熟知孔明。所以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尤为合适。
孔明到底是儒家还是法家?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何为儒家?何为法家?
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崇奉孔子,因孔子曾做过为贵.族相礼司仪的儒而得名。提倡以仁为中.心的礼、义、忠、恕、孝、悌、中庸等道德观念。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教育。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了社会的统治思想,这种思想一直影响至今。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它以富国强兵为己任, 被列为传统学说中的“三教九流”之一。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法家思想包括伦理思想、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诸多方面。法家伦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历史上的韩非、商鞅和管仲等人就属法家的代表人物。
那么,孔明到底是儒家还是法家呢?
孔明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他对国家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治国平天下无怨无悔,一篇《出师表》已道尽了他的人格特征,很明显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儒法两家都兼容的人物。
然而,从他一生的征战生涯来看,更明确的验证他是一位深通权术兵法的顶.级谋士。他不仅深谙儒、法、兵三家的精髓,且似乎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都能在他的身上体现出来。
三顾茅庐时,刘备前来请他出山,他就当时天下局势的实况来拆解分析,然后将自己独到的见解滔滔不绝的作了一番演说,这令刘备对他更加的另眼相看了。试想一下,当时既没有报纸也没有电视等外界讯息的透露,他要搜集到这些情报不知要花费多少的心力呀!
由此可见,他隐居的时候不像个纯粹的道家,他谋划的时候并不像个纯粹的法家,他打仗的时候已不像个纯粹的兵家,他尽忠的时候更不像个纯粹的儒家,而实际上他什么都是。他是一位集诸子百家之大成、满腹经纶且足智多谋的军事家与谋略家
孔明到底是儒家还是法家?上面所述,便是我要给你的答案。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喜欢请点赞,有不同建议的,请到评论区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回复您,再次感谢您的阅读。
孔明是杂家,非要说某一家。他应该是兵家,或者杂糅了儒道法的兵家。这从三国水镜先生的隐居生活可以看出。其实,水镜早已看透了半个世纪的世情变化。水镜顾名思义,就是镜子早已透过了人间几十年的悲欢离合,折射出未来几十年的历史走向。就像《推背图》推演改朝换代的历史变化。
由于水镜先生以隐为生,但是又通过名声远播和真才实学,团结了中原一代许多世家子弟。所以,周围杰出者就出现了许多战略家和才谋之士,大家相互切磋,亦师亦友。这些人别看隐居乡村,可是由于出生不俗。他们的许多朋友又都是当朝的官员,有机会彼此交流,当时的天下走向,这些人不是不明白。
还有重要一点,就是这些人接受过正统儒家教育,还默默留恋正统的汉朝血脉,希望有机会建功立业。道家的思想让他们在天下大乱隐居乡间,但并不代表他们想这样一辈子。同时,水镜相当于楚地隆中地区军事战略参谋学校的校长。卧龙、凤雏等人是优秀毕业生。当时天下大乱,这些人正好有用武之地。
水镜作为校长,本人对于战略谋划也是格外精通。怎奈人老体力不支,哪能跟着大部队东奔西走。而他也对未来十几年的时局走向有自己的判断。这与卧龙、凤雏的军事思想是一致的。甚至他们也是互相影响的。
作为隆中军事摇篮的奠基人。由于这里处于乱中取静,交通也算便利,十分有利于战略人才的培养。水镜在这里休养生息,研究兵法,并以此团结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谋略人才。
这些人出生世族或者世代读书,家里都富有藏书,也是吃喝不愁的中小地主。有的人家还在朝廷为官,深谙当局的各种政策走向。以及天下其他实力派人物的可能动向。而这些有吃有喝,又饱读诗书的人,达则兼济天下。开始了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时代的命运。
凤雏的存在,其实也是衬托卧龙。其本身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其他几个水镜派系的谋士,如徐庶等人,通过衬托凤雏,进而再衬托卧龙,再到进一步神话卧龙。最终,实现了水镜的人生理想,并突出了水镜军事谋略学派在历史上的学术地位。
水镜学派基本是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有机结合。也就是汉末以后,今古文随着理论探讨的相互融合,并与兵学、法学等实用学问,日益走出书斋,面向社会。在水镜看来,秀才一支笔,堪比十万兵。这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事实是,在汉末群雄逐鹿中,水镜学派也确实是当时不可轻视的一支潜在力量。这些文人谋士,看起来没几个人。但是,一个顶个雄霸一方的枭雄,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汉末,十几股地方实力派相互兼并过程中,刘备可能是最弱的。可是,由于水镜的帮忙,这并没有影响到刘备成为三足鼎立之一。但话又说回来,客观上说,水镜学派还是有些时代局限性,过于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团队合作也不能说尽善尽美。
最后,不得不说,曹操还是代表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以至于后来司马家族统一了全国。还有水镜学派毕竟还有些纸上谈兵的味道,理论太强了,实践也有点跟不上。这里卧龙做的最好,凤雏就有点差了。
可是,水镜学派毕竟不是吹出来的。以卧龙为代表的谋士们,本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不断的自我调整,做出许多牺牲,最终还是让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
水镜先生由于年长一些,也早就断了出山的念头。其他以卧龙、凤雏……为代表的饱学之士,是不甘寂寞的。可是,他们出山,如果遇不到合适的明主,与其毁了一生,还不如老死乡间。所以,诸葛亮等人也只能一边放出自己的名声,一边等待机会。
刘备出生低微,但也是绝顶聪明之人。他就冒顶了个中山靖王之后,也扯起了虎皮,并拥有了最正统的旗号。所以,刘备对人才的渴求,能够给予人才最大的发挥余地,使他也吸引了大量的杰出人才。
从治理蜀汉的角度来说诸葛亮是法家,而且是商鞅一派的法家。
诸葛亮在大众心中的印象是一个道家形象,因为《三国演义》中说他是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还能借东风,禳星续命等等。早期诸葛亮的形象都是穿着道袍的,身着八卦衣。
现在诸葛亮的形象更像是一个儒生,主要是《出师表》在起作用,儒生的刚硬,浩然正义,忠诚等等对他进行了演铎。不管是唐国强,还是陆毅他们演的诸葛亮都在往这方面靠。但日本画的动漫形象中还保留着道家的形象,比如扇子上还有八卦。
如果你翻开历史 ,你会看到诸葛亮其实是一个法家。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刘备手下不缺战斗人才,不管是关羽还是张飞,包括刘备自己就是战斗型的人才。刘备手下缺的是管理人才,而不是谋臣,这一点估计很多人受《三国演义》影响了。
谋臣主要不是诸葛亮,刘备的谋臣是法正。
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刘备对诸葛亮的定位就是内政管理型的人才,刘备负责作战,诸葛亮负责管理大后方,这是这两人的分工。
诸葛亮真正全面接触军事,接管军队是在刘备死后。
诸葛亮治理蜀汉是怎么治理的呢?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这是陈寿对诸葛亮的总结,诸葛亮用刑是很重的,这里用了一个峻字,但是因为公平所以无怨。
曾经法正对于诸葛亮用严峻刑法治蜀表达过不同的意见。诸葛亮因为刘璋宽仁才失法度,所以才能严峻治世。
法家有两派,一派是管仲的,强调富民,还有一派是商鞅的,强调弱民。
诸葛亮走的是商鞅一派,如果有兴趣,可以将《商君书》和《史记》中关于商鞅的列传仔细看一看,再对比《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你会发现有很多的巧合和相吻合之处。
你再想一想为什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其实跟商鞅思想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就不展开了。
这种治世完全是人治,诸葛亮死后,蜀汉的纲纪就慢慢的毁坏掉了,当约束刘禅的董允死后,整个纲纪就彻底坏掉了。
诸葛亮到底是叫“卧龙”还是“伏龙”?
卧龙和伏龙,其实意思都一样,就是趴着的龙,一旦有机会就可以飞腾云霄。
在早期的书籍中,诸葛亮是叫伏龙和卧龙,都有记载的:
襄阳记曰: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
襄阳记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
可见,从最早的记载,就是卧龙伏龙皆有。对龙来说,卧就是伏,伏就是卧。龙睡觉总不能扬天躺着。
不过,后世的民间文学中,卧龙比伏龙更上口。这个一则从音韵上,卧龙是仄平,伏龙是平平,前者有顿挫。二则从民间理解上,“卧”比“伏”更容易理解,也更符合诸葛亮睡觉的特点。
所以,两者都不算错。
(欢迎关注巴山夜雨涮锅,更多精彩三国趣话)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
古人常以所居之地的地名、地形自号,如李白,字太白,居住在江油青莲镇,遂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贬于黄州时,在所居之地的东坡上,开荒种地,故号“东坡”。
诸葛亮未跟随刘备之前,“躬耕于南阳”,准确位置就在南阳城西郊的隆中卧龙岗上,与弟弟诸葛均在此晴耕雨读达十年之久,“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怀才不遇,因此自号“卧龙”,当时的人称其为“卧龙先生”。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表明诸葛亮号“卧龙”而非“伏龙”,伏龙之说实属牵强附会,正史所不载。
个人认为卧龙与伏龙的叫法并无根本的区别,只是叫法不同。伏龙有潜藏之意,还不到风云际会之机,暂时在潜伏。《周易》乾卦.初九"潜龙勿用",爻辞说巨龙潜伏水中,暂不施展才用。孔子曰:"这是譬喻有龙一样品德而隐居的人。他不被污浊的世俗而改变节操,不迷恋于成就功名…具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意志"。卧龙者则有洞察时势变化,谙熟世间事故,但不为眼前浮云遮望,高卧林泉以待天时之意。待到时机成熟,便可"飞龙在天"大展宏图。
古人为什么说诸葛亮是,两汉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
我们先别看自己想法,先谈谈古人怎么说的
先不看演义,我们看看编写三国志的陈寿怎么说的,原文如下: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zhi仪轨,约官职,从权dao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 之内,咸畏 而爱之,刑政虽峻 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前面都是夸他的,但是最后也意味深长的说了句“诸葛亮连年打仗,军机应变不行”
所以总的来说,诸葛亮就是通晓天文,地理,农耕,水利,军事,政治,外交的全才!
然后诸葛亮和刘备的君臣之义,是所有古代官员们向往的理想状态
君信臣,臣肝脑涂地报答先主的恩德,所以古人们推崇诸葛亮,不仅仅是对他才华的肯定,更是对他忠心耿耿报答刘备知遇之恩的事迹给折服。更多的也是表达了古人希望成为诸葛亮这样名垂千古的伟人。 整个三国造就了两个神,一个是关羽,一个就是诸葛亮了。
纵观整个历史,唯二入选武庙和文庙的,一个是魏晋名将杜预,一个就是诸葛丞相了。
我从小学就开始读三国,期间也看了老三国电视剧,新三国也看了,还有幸见过唐国强老师,和他说过几句话,发现他本人对三国也有很深的理解,不是单单只是演戏而已。
诸葛亮和刘备,就是集合了我们中华历史的优秀品质,仁爱,礼义,智信, 我想这就是直到现在我们都能继续崇拜诸葛亮的原因吧。
诸葛亮未出茅庐,擘画天下大势,结连东吴,三足鼎立,论才能,那是人中龙凤、首屈一指的人物,而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更是值得后人的肯定。
后半句“三代而后一人”,似乎语出陕西省勉县武侯祠,这里有副对联曰:“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据说,对联作者是嘉庆年间的沔县知县马允刚,他给沔县武侯墓、祠,马超墓、祠撰写了许多诗文、匾联。《沔县志》载:“马允刚,直隶开州人,举人。崇正学,毁淫祠,性刚介不可挠以私,军兴时结寨团勇,屹然为一方保障”。
就托孤寄命、辅佐幼主而言,比起那些篡位的权臣(如司马懿等),无为的庸臣(如曹爽等)来,诸葛亮的的确确是德才兼备、政绩出众、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显得格外出众,说他是"三代而后一人"名副其实。
前半句“两汉无双士”,不知语出何处?
虽然以“骄于士大夫”闻名,其实按照他的功勋、职位、爵禄,关羽也是个“士”。关羽为蜀汉阵营“五虎上将”之首,去世后更是逐渐被神化,民间尊其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
面对“义绝”的士,“无双士”也应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我小时候就听村里的老知识分子这样说,两汉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这是对诸葛亮的抬高赞誉,是说西汉刘邦到东汉刘秀四百年的历史上,虽然人才济济,群星若璨,但没有一个人能比上诸葛亮的。其实诸葛亮并不这样认为,他在后《出师表》里这样说:‘’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谋臣是谁,就是以他为首的那一班蜀汉大臣,这里说自已万不及张良,陈平。
三代而后第一人,三代是指夏商周。这也是对诸葛亮的抬高和赞誉,说自从三代以后,到什么时间没有说,就按诸葛亮那个年代吧。这一时期历经一两千年,杰出人物可谓多矣,做了相国的开国元勋有商之伊尹,周之姜子牙,还有周公旦,说这些人都比不上诸葛亮。诸葛亮应是第一个最有才华的人。
其实诸葛亮也是不这么认可,他只把自已比作管仲,乐毅,管仲者一诸候国之相,乐毅者一诸候国之将。诸葛亮从不把自已比做伊尹,姜子牙,看来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一部《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渲染虚构的太过分了,有人说几乎近妖,所以后人也有了许多不实之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诸葛孔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诸葛孔明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