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刘应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刘应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毛文龙死后皮岛就没人驻守了吗?
皮岛的位置正好卡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像一把钥匙锁在那里一样。后金有任何的异动,皮岛守军立刻就可以对后金的大后方发起进攻。多年来,皮岛对于后金来说,就像是卡在喉咙里的一根刺,欲拔除而后快。
袁崇焕身为蓟辽督师,应该知道皮岛的重要性,但是他却毫不在意,也许是高估了自己,又或者低估了后金。毛文龙此人脾气暴躁,但是治军却很有一套,有他在皮岛,手下将士服服帖帖。而在他死后,皮岛先后发生了三次兵变,导致整个皮岛军事形势急转直下。第一次兵变,刘兴治假借孙承宗命令,处决了袁崇焕派来的副将陈继盛。第二次兵变,刘兴治死于乱军之中。第三次兵变毛文龙的岳父沈世魁赶跑了袁崇焕派来的黄龙,独掌了军权。
蓟辽督师袁崇焕对大明朝的贡献毋庸置疑,有他坐阵辽东,努尔哈赤无计可施。宁远大捷让努尔哈赤悒郁而死,宁锦大捷让皇太极背负“辱名”之痛,这样的功劳就连崇祯皇帝都不敢小视。正因为袁崇焕有这么大的功劳,所以他才能在崇祯二年七月矫旨杀害了当时的平辽总兵毛文龙。毛文龙当时驻守皮岛,而皮岛相当于后金的大后方,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毛文龙的死,相当于大明朝自断臂膀。
袁崇焕到底该不该杀毛文龙,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但是毛文龙死后,皮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却是不争的事实。皮岛的位置正好卡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像一把钥匙锁在那里一样。后金有任何的异动,皮岛守军立刻就可以对后金的大后方发起进攻。多年来,皮岛对于后金来说,就像是卡在喉咙里的一根刺,欲拔除而后快。
袁崇焕身为蓟辽督师,应该知道皮岛的重要性,但是他却毫不在意,也许是高估了自己,又或者低估了后金。毛文龙此人脾气暴躁,但是治军却很有一套,有他在皮岛,手下将士服服帖帖。而在他死后,皮岛先后发生了三次兵变,导致整个皮岛军事形势急转直下。第一次兵变,刘兴治假借孙承宗命令,处决了袁崇焕派来的副将陈继盛。第二次兵变,刘兴治死于乱军之中。第三次兵变毛文龙的岳父沈世魁赶跑了袁崇焕派来的黄龙,独掌了军权。
走马灯式的换将,让皮岛渐渐失去了军事上的优势,崇祯十年,皇太极发起“拔刺行动”,发兵皮岛。守将沈世魁力战不屈,最终被杀害,而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人最终投降了后金,后来成为了大清的“三顺王”。皮岛之败,在于守岛将士人心离散,明朝政府不管不问,袁崇焕更是弃之如敝履。袁崇焕一直以为凭借自己的力量就可以挡住后金,却不料过了没多久,自己就步了毛文龙的后尘,死于后金的“离间计”。皇太极占领皮岛之后,再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发起了对大明朝的最后决战。
首先说毛文龙。毛文龙是在袁可立我支持下建立的东江镇。为皮岛为中心。牵制老奴。但是没有过几年。袁可立就调离了。也在明末的那篇历史中,文官的权利空前的大。就连帝师孙承宗都被党争斗的下野,何况武将。没有了袁可立的支持。且本人居功自傲。自己朝鲜做生意,把得到的钱财,没有分给辽西将门,致使他们落井下石。崇祯二年七月,蓟辽督师袁崇焕竟然矫旨将左都督平辽总兵毛文龙处决了。以副将陈继胜担任,而陈继胜以前是毛文龙的军师,此位置就不合适于他,众将不服。在就是,袁崇焕敢杀一品武将,毛文龙的东江镇人心惶惶,就有了后来的孔友德等人的叛乱。明王朝当时有资格、有能力的人员。就只有了做个左良玉,孙传庭等人(都在平定李自成等人叛乱)。而辽西将门(吴三桂,祖大寿)自成一体。只顾自己的利益。所以在没有了东江镇牵制老奴努尔哈赤,这也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袁督师诛杀毛文龙后皮岛曾经历三次兵变,最终导致毛文龙部下降清,致使大明朝自断长城万劫不复!
蓟辽督师袁崇焕对大明朝的贡献毋庸置疑,有他坐阵辽东,努尔哈赤无计可施。宁远大捷让努尔哈赤悒郁而死,宁锦大捷让皇太极背负“辱名”之痛,这样的功劳就连崇祯皇帝都不敢小视。正因为袁崇焕有这么大的功劳,所以他才能在崇祯二年七月矫旨杀害了当时的平辽总兵毛文龙。毛文龙当时驻守皮岛,而皮岛相当于后金的大后方,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毛文龙的死,相当于大明朝自断臂膀。
皮岛先后发生了三次兵变,导致整个皮岛军事形势急转直下。 袁崇焕似乎对皮岛的重要战略地位认识不足,虽然杀掉了毛文龙,对皮岛的兴趣并不大,只是交由毛文龙的儿子承祚、副将陈继盛辅佐。从此处看,袁崇焕对毛文龙完全出于个人的憎恶,而非要利用皮岛做出战略战术安排。然而,陈继盛虽然人品很好,但他没有毛文龙杀伐决断的军阀作风,没有能力控制皮岛的烂摊子。第二年,岛上的刘兴治假借孙承宗的命令,几乎没有动什么脑筋,完全按照袁崇焕杀毛文龙的方法,依葫芦画瓢,将陈继盛处死。这就是皮岛的第一次兵变。
刘兴治此后仿效毛文龙,割据皮岛,明朝开始不予承认,派出黄龙接任都督。刘兴治脚踏两只船,一方面以属国身份与皇太极秘密结盟,另一方面又接受明朝后来授予的“管东江前协副将事”职位。又过了一年,皮岛发生了第二次兵变。对于此次兵变,明廷、清廷、朝鲜三方说法各异,扑朔迷离,结局是刘兴治和亲信都死于乱军之中。
第三次兵变毛文龙的岳父沈世魁赶跑了袁崇焕派来的黄龙,独掌了军权。走马灯式的换将,让皮岛渐渐失去了军事上的优势,崇祯十年,皇太极发起“拔刺行动”,发兵皮岛。
守将沈世魁力战不屈,最终被杀害,而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人最终投降了后金,后来成为了大清的“三顺王”。
皮岛三次兵变最终降清之败,在于守岛将士人心离散,明朝政府不管不问,袁崇焕更是弃之如敝履。袁崇焕一直以为凭借自己的力量就可以挡住后金,却不料过了没多久,自己就步了毛文龙的后尘,死于后金的“离间计”。皇太极占领皮岛之后,再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发起了对大明朝的最后决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刘应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刘应龙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