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赠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赠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序”和“赠序”的区别?
序(通叙),是对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内容的介绍、评述文字.从序文的本质意义理解,介绍、评述两方面的价值各有千秋,事实上,既有纯介绍式、纯评述式的序文,也有夹介绍夹评述式的序文.
翻开古今中外书籍看看,有序无序的书均有.著名诗人李瑛出版的集子多达40余部,几乎都没有序文.有的书(特别是古籍书),则常见有多篇序文置诸卷首.可见一本书要不要序文尽可见仁见智,我个人则认为书还是以有序文为妙,我一直把每册书的序文视若“通道”、“桥梁”和“药引”.
有序的书,可以是自序,它偏于说明自己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也可以写些其他想让读者知道的事情.大多数书则由他人作序.不论自序或他人作序,序文一般都居著作正文之前,跋文殿后.但也有例外,如《太史公自序》,就置于书后,成为一个特殊的体例.我们常在古文中读到另一种序文,如柳宗元《送薛存义序》、韩愈《送孟东野序》、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等,属于“赠序体”文章的名称,多为美文,和书序有别
《送薛存义序》译文?
翻译:
河东人薛存义将要离开这里了,我准备好了酒肉,赶到江边为他饯行。
并且告诉薛存义说:“你知道地方官的职责吗?他们是百姓的仆役,而不是奴役百姓的。凡是靠种地生活的人,拿出他们收入的十分一来雇佣官吏,目的是要官吏公平地为自己办事。现在的官吏拿了百姓的钱,而不好好给百姓办事的,普天之下到处那是。他们哪里只是不好好办事,而且还要贪污、敲诈百姓的财物。假若家里雇一个仆人,他接受了你的报酬,却不好好干活,而且还盗窃你的财物,那么你必然很恼怒而要赶走他,处罚他。现在的官吏大多是像这样的,而百姓却不敢像对待怠工又偷东西的仆人那样,尽情发泄自己的愤怒和驱逐责罚他们,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民与官同主与仆的情况和地位不同啊。虽然情况和地位不同,道理都一样,究竞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百姓?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能不感到害怕而有所警惕吗!
薛存义代理零陵县令两年了。在这期间,他清早就起来办事,夜里还在考虑问题,勤勤恳是,尽心竭力。使打官司的得到公平处理;使纳税的人得到公允的负担。无论老少都对他心不怀欺诈,面不露憎恨,这证明他确实没有白拿百姓的钱,他是懂得不好好给百姓办事还要敲榨百姓财物的可怕而有所警惕的。
我现在是受贬谪、地位低下的人,不能参与考核官吏政绩的优劣而提出应该升降的意见;因此,当薛存义将要离开的时候,我为他饯行,并写了这篇赠序。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序是什么意思?
“序”是古代文言文的体裁名称(文体名);一般有书序、赠序二种。
1、《送东阳马生序》为赠序,是作者(明代文学家)宋濂写给东阳马生君的赠言;他以自己艰难求学的经历勉励马生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八大山人送李愿归盘谷序全文?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韩愈的一篇著名散文,下面是全文:
盘谷在袁州之西,有盘谷山者,或曰袁州人李愿隐居之所也。
愿故贵族之子,才高而不入仕,乐山林,居于幽僻之地。
谷中有一溪,清澈见底,石上生竹,竹光翠润,山谷幽深,人迹罕至。
愿自言:“此吾庐也。
溪之水可以濯足,竹之笋可以饱食,且有白云为我遮荫,有清风为我送凉,吾于此隐居,乐而忘忧。
”其言如此,其乐可知。
韩愈闻其名而往访,见愿所居之地,乃知其言不虚。
愿指溪水、竹笋、白云、清风而言:“此皆我所有也。
”韩愈听后,深为感动。
因知愿之隐居于此,自有其乐趣所在。
盘谷因此得名于世,而愿之名亦因韩愈之文而益显。
今观盘谷之地,虽无李愿之踪迹,而其地之幽深、水之清澈、竹之翠润、风之清凉如故。
盘谷之胜景犹在,而愿之遗风亦存。
斯文虽久远,而盘谷之妙境依然可观。
愿虽已不在,而盘谷之名却因之而益显。
很抱歉,这个问题似乎存在一些信息错误,八大山人并没有写过《送李愿归盘谷序》。《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赠序。而八大山人一般指朱耷,他是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
如果您有关于八大山人或韩愈的其他问题,请随时提出,我会尽力为您解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赠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赠序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