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义公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义公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的和亲公主有谁?
1、宏化公主。宗室女。嫁吐谷浑王诸曷钵。
2、文成公主。宗室女。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3、新兴公主。太宗李世民女。许嫁薛延陀王真珠,后绝婚,改嫁长孙曦。
4、金城公主。邠王李守礼女。嫁吐蕃赞普弃隶缩赞。
5、金山公主。宋王李成器女。嫁突厥可汗默啜。
6、固安公主。辛氏。嫁奚王李大酾。
最出名的和亲公主有六个:
一、文成公主
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与吐蕃英主松赞干布。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负责护送公主到吐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大批谷物种子、书籍和能工巧匠,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西藏高原,为西藏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沿丝路直到西藏拉萨,至今仍留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的传说和遗迹。如日月山、拉萨大昭寺等。据统计,在文成公主进藏的丝绸之路上有关文成公主的遗迹约有200处之多。
二、弘化公主
弘化公主,唐宗室女,贞观十四年,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入吐谷浑与国王诺曷钵完婚。这次合亲促进了唐与吐谷挥人民的友好关系,后弘化公主又鼓励自己的儿子与唐联姻,结成世代亲戚关系。
武则天曾封弘化公主为“大周西平公主”,希望她在平定西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武威出士的《大周故西乎公主墓志》记载,弘化公主曾活到76岁,死后葬在灵州南阳辉谷冶城山岗(今武威南营青嘴湾)。
三、金城公主
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唐宗室女金城公主入西域,与苏度摸末完婚。苏度摸末乃弘化公主与土谷浑王诺曷钵长子,此后,唐高宗封苏度摸末为左领军卫大将军。
四、金明公主
苏度摸末死后,弘化公主次子闼卢摸末来唐朝求婚,高宗又将宗室女金明公主下嫁给他,并封闼卢摸末为左武卫大将军梁汉王。多次联姻维持了丝绸之路河西走廊这一段的畅通,唐与吐谷浑的关系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对于唐王朝西北边疆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五、江都公主
张骞出使乌孙之后10年,即公元前109年,当时居住在新疆伊犁河流域一带的乌孙王昆莫为了结好汉朝,以良马千匹为聘,迎娶西汉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不几年,乌孙王昆莫老去,又将江都公主,即细君嫁与其孙岑为妻,这虽不合汉习俗,但为了民族团结的大义,公主最终与岑结成夫妻。两国继续保持友好关系。
六、解忧公主
江都公主病故后,楚王戊的女儿解忧公主赴孙乌,与岑结合。解忧公主的长女后来成为龟兹王绛宾的夫人,曾数次进中原学习先进科技文化。两位公主的联姻,使汉与乌孙的关系日趋亲密。公元前72年冬,匈奴进攻乌孙,汉王朝派出15万骑兵北渡大漠,与乌孙5万骑兵联合,夹击匈奴。匈奴遭到出其不意的突袭,大败北徙,丝路复现安宁。
书剑恩仇录剧情解析?
乾隆年间,国泰民安,然此时反清势力也甚为活跃。反清帮会红花会第四把交椅文泰来和妻子骆冰被朝廷鹰爪困在三道沟,经武当派名宿陆菲青的引荐前往名震西北的老英雄周仲英的铁胆庄避难。与此同时,陆菲青的师弟、效力朝廷的张召重尾随而至,以重兵要挟铁胆庄交出文泰来。
虽然文藏身暗道,却被张诱骗周仲英年幼的儿子指出文等人的藏身所在。骆冰和余雨同侥幸逃出,路遇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众人一同返回铁胆庄。与此同时,外出归来的周仲英得知庄内的变故,愤而打死自己的儿子。
经过一番拼斗,铁胆庄与红花会消除误会,冰释前嫌,周亦带着女儿随红花会同行营救文泰来……为民族大义,香香公主自愿来到皇宫,却发现乾隆并不真想反清复明,于是自杀。众英雄大开杀戒。陈家洛为香香公主坟墓题上“香冢”二字,然后凄然告别,与红花会众英雄前往西疆栖身。
明朝为什么到灭亡都不和亲?
这个问题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1.从明朝创始人朱重八的身世考虑,在元末暴政统治的背景下,朱重八深刻感受到这个少数民族统治的帝国对中原汉人的压迫,民不聊生,汉人地位极低,皆为元朝奴隶。此种情况给朱重八幼小的心灵造成极大创伤。直至父母及身边亲人一一死去,朱重八内心彻底树立起对这个少数民族统治政权的敌视。
2.朱元璋在金陵建立政权后,统一天下的任务便是北征扫除元朝政权。奔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宗旨,更加对其他民族有这不可同日的思想,最后以胜利者的姿态统治中华后,更有本族高人一等情愫,所以对于从小仇恨并且手下败将的民族自然不会支持和亲。
明朝嘉靖年间的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相在给皇帝的上书中,曾骄傲的提到:“我朝祖宗以来有三美政,皆前代所不及。 不与夷虏和亲,一也;不使外戚与政,二也;不以论谏杀言官, 三也。”
纵观整个明朝,除了向藩属国朝鲜索取贡女外,类似汉唐一样的嫁公主或宗室女给中原王朝以外的政权,的确不存在。那么明朝为什么从来不和亲呢?
其实,明朝的不和亲,是受到宋朝的影响。
在我国历史上,和亲是中原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到宋朝时,随着经济实力的强大,中原王朝对周边政权的优越感大幅提升,在“夷夏”观的影响下,宋朝士大夫对辽、金、西夏等均存在蔑视心理,认为与异族和亲是有失体面的。
在宋朝君臣眼里,和亲已经上升到了维护封建伦理纲常的重要位置,宁愿花钱送岁币,也不愿和亲。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就曾公开表示:“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
南宋程朱理学确立统治地位以后,这一思想更是根深蒂固,结亲夷狄属于自取羞辱,其严重程度甚至高于割地。明朝以反元复宋为旗帜建立,朱元璋建明后,对宋朝的文化、思想进行了复兴和继承,所以,明朝自上而下都认为和亲有损泱泱天朝之尊严,决不能为之。
此外,相比宋朝军事的相对羸弱,明朝的军事实力对周边政权存在巨大优势,这也更加支撑起明朝“华夷有别”的观念。所以,终明一世,没人愿意也没人敢提和亲。
朱元璋是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名义起义并最终推翻元朝,建立明朝。
在对待游牧民族的态度上,朱元璋是坚决剿杀,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
明朝的历代皇朝都奉行了“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的政策,即使是到了明朝后期,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仍坚持“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的三不原则。
这就是明朝的气节,宁可壮烈的死去,绝不耻辱的活着!
和亲,奇耻大辱也。在世界史上都很难找到此类例子!
先看下和亲公主的悲惨遭遇:王昭君先后嫁给祖孙3人,并且都为他们生了孩子,儿子又被后夫杀死,最后不堪受辱服毒自尽。文成公主其实并不是松赞干布的王后,因为当时他的正妻是尼泊尔的赤尊公主,文成公主嫁过去,只能算是一个妾室。更别提被残杀的静乐公主、大义公主......还有用来祭旗的宜乐公主。
和亲,说白了就是男人打不过就送女人送钱资敌,谁会珍惜倒帖白送的女人?
汉代和亲,匈奴停战了吗?
文成入藏,唐吐停战了吗?
和亲换不来和平,只会助长仇敌的凶焰。
牺牲女人祈求和平的民族是可耻的!
因为中国到了明朝这个时期,已经不流行“和亲”政策了,而不是因为明朝真的不想和亲。
“和亲”在中国起源很早,从春秋就开始有了,在唐朝达到顶峰,无论是中原政权强些,还是少数民族政权强一些,“和亲”是一种外交手段,但是到了宋代建立后,“和亲”外交开始消失。消失也就是说明,到了这个时期,“和亲”已经不流行,已经不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了。
这里为什么说不流行,就要简单的说一下,宋代是朱程理学兴盛的时代,也正是朱程理学的兴盛,使得中国古人思想受到了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尤其是对于女性的礼教道德进行了极大的控制,也正是如此,自宋朝后,中国女性以无才便是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为宗旨,这也就是为什么宋朝宁愿割地赔款也不愿意“和亲”的重要原因之一,明清也是如此,明朝建立后,对于百姓的思想束缚控制更加严重,不仅把朱程理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并且把倡导“民贵君轻”的孟子贬下的神坛,
所以到了明朝时期,“和亲”这个外交手段,基本上就不再实行了,明朝的主要外交手段,就是抚养,只要你少数民族政权给我面子,认为中央,承认我是中国大皇帝,你要钱给钱,要粮给粮,美曰“抚养”,也正是这个外交政策,使得明朝把少数民族政权胃口喂的越来越大,只要已不满足,分分钟反你明朝。
有人说清朝不也和亲吗?尤其是满蒙和亲,但是注意,这里的和亲已经不是外交了,而是同一个政权内不同民族的联姻,为了不是外交和平,而是稳固统治,所以称不上“和亲”。
最后说一下,明朝真的不打算和亲吗?,朱元璋在位期间,曾想与当时还在依附蒙元的朝鲜高丽提出“和亲”要求,但却被对方拒绝,这就是明初著名的“罢姻亲之议”,后来朱棣继位后,高丽朝鲜依附大明,朱棣想缓解与高丽朝鲜的矛盾,再次提出“和亲”愿望,据《朝鲜王朝实录》总写道
“帝(指朱棣)有结婚于我之意,此非予愿”。
只不过后来由于,朝鲜国王不是太愿意,而且此时朝鲜已经是明朝的属国了,就不了了之了,到了明末崇祯时期,明朝两线作战,明大臣杨嗣昌向崇祯说道了汉武帝和亲匈奴之间的故事,崇祯也表示同意,派出陈新甲与皇太极议和,即将谈成之际,内容泄漏,崇祯甩锅,处死了陈新甲,“明金议和”作罢。
所以说,虽然到了宋代后,由于伦理家庭思想受到束缚,“和亲”不再流行,但是只要能维护封建国家统治,“和亲”又何尝不可,明朝准确的说确实是没有“和亲”,但是并不是倔强和骨气不“和亲”,而是和不了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义公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义公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