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魏文侯期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魏文侯期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魏文侯期猎中魏文侯是个怎样的人?
魏文侯(前472年―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桓子之孙。公元前445年继承晋国魏氏领袖。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
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魏文侯任用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
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这些出身于小贵族或平民的士开始在政治、军事方面发挥其作用,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为官僚政治所代替。
历史上,魏文侯可以比肩齐桓公吗?为什么?
个人认为魏文侯比齐桓公要厉害
从个人能力上看
魏文侯是魏国开国君主,但是魏国一开始比较弱小,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是诸侯中第一个变法的,之后才掀起变法浪潮。武将上重用吴起,扩张土地。除了在用人有道之外,很多外交决策都是魏文侯定下的,而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后就当了甩手掌柜,与其说齐桓公成就了霸业,不如说是管仲成全了齐国。齐桓公也曾不听管仲劝告,非要打鲁国 ,结果败了,之后老老实实当甩手掌柜。齐桓公只是做到了重用贤臣,之后的事都是管仲的活,齐桓公个人能力不如魏文侯。
从成就上来看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是说到底还是有很多诸侯不服他,齐桓公的霸业也就是在中原诸侯那好使,楚国,秦国怕你吗?争霸还要打着周天子名号,出兵还要始终作为正义一方,齐国只是一定范围内的组织协调者罢了。况且齐国霸业逐渐衰落。而魏文侯开创霸业是战果第一霸主,魏国百年霸业时间更长,魏文侯称霸是靠打出来的,是事实,而不是大家会盟推选的。
从结局上看
齐桓公结局很惨,晚年重用易牙等奸臣,管仲去世前就说过这些人不能重用,齐桓公就不听。死后诸子争位,齐桓公死了都没人管他,何等凄凉。而魏文侯执政50年,寿命长,还善终,魏国权力顺利交接。这些都是能力的体现,谁更厉害,一目了然。
我更认可魏文侯,魏文侯创业艰难,开国大功,称霸诸侯,实力强悍。齐桓公只是靠管仲成就了他。
不熟悉魏文侯的人,可能认为魏文侯是无法和齐桓公相提并论的。只知道管仲的人可能又认为齐桓公就像他名字一样,只是一个小白。其实魏文侯和齐桓公之间是非常具有可比性的。当然评价历史人物,最主要是依托的是他的历史贡献和地位、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其次才是个人素质。
历史地位和贡献对比
齐桓公生活在春秋早中期。那时候正是周王室衰落,诸侯纷争,戎狄探原的时候。历史留给齐桓公的历史使命是四个字“尊王攘夷”。齐桓公做了以下几点:
(1)周惠王时期,发生了王子颓之乱,齐桓公不管周室,反倒让郑国、虢国平定了王子颓之乱。
(2)那时候,山戎侵扰燕国。齐桓公帅兵征讨山戎,一直打到狐竹。
(3)戎狄攻打邢国和卫国,齐桓公发兵攻打戎狄,迁邢国于夷仪,迁卫国于楚丘,并帮助他们筑城安家。
(4)楚国强大起来,并开始侵略中原诸侯国,齐桓公带领诸侯国伐楚,结果暂时性的劝退楚国侵略。
(5)那时候,周惠王想废黜太子郑,改立少子叔带,并让楚国出兵干预。齐桓公便会盟诸侯,支持太子郑。周惠王去世后,齐桓公再次邀合诸侯,奉太子郑为王,是为周襄王。并平定了叔带和戎狄的叛乱。
(6)九合诸侯,团结中原,安抚诸侯。
评价:齐桓公在安内方面做的还是很不错的,比如迁邢存卫,平定了叔带之乱等等。但是在攘夷方面做的的确很一般。他只能暂时性的把戎狄赶走,对于楚国他也没有多少办法,到了晚年,齐国内乱,戎狄又开始侵犯中原和王室了。但是终究还是保住了中原民族和文化的正统性。
魏文侯处于春秋战国之交,历史留给他的使命是变法图强。
魏文侯时期,兼并战争已经到了大整合的开端。那时候,诸侯国因为分封制的缘故,贵族长期掌握权力和世袭土地,造成了统治阶级腐化,农业生产滞后等问题。魏文侯针砭时弊,创造性的任用李悝进行变法。他的变法对其他诸侯国影响很大,后来各国争相效仿。由此一场士族阶级与贵族阶级的大乱战打响了。慢慢的官僚政治代替贵族世系,士族结局就登上了历史舞台。
而土地改革则最大限度的挖掘了农业潜力,有力的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变革。最终井田制瓦解,私有经济产生和发展。
《法经》的颁布影响巨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为后来的封建法典的颁布和实施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评价:魏文侯的初衷是变法图强,但是他不自觉完成了变法图强的历史指引的道路,是战国时期变法的先驱,也是中国历史变法的先驱。
对国家的贡献方面对比
齐桓公对国家的贡献: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内政、军政、财政三方面改革。内政和军政方面主要参考的是当时的乡遂制度。财政改革方面,提出“相地衰征”和“轻重九府”的策略,还提倡鱼盐之利,国家经济发展起来。齐桓公对外寻求争霸,扶危济困,但是在国家的利益方面并没有捞到太多的好处。
魏文侯对国家的贡献:魏文侯时期,任李悝进行变法,促进了魏国官僚制度的发展和农业的发展。对外联合三晋扩张大片领土,夺秦国河西之地,灭亡中山,勾连东西核心地区,使魏国在中原站稳脚跟,奠定了百年霸业的基础。
个人素质的对比
应该说,齐桓公最大的优点是心胸宽阔,善于用人,还有点大公无私、义薄云天的感觉。而魏文侯更像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他还是一个知人善任,礼贤下士,虚心纳谏的人物。形象点说,齐桓公更像一个贤者或义士,魏文侯则是一个阴谋家和铁腕人物。至于你更喜欢谁,那就是仁者见仁了。
通过以上对比,在对国家实质性的贡献上,魏文侯显然更胜一筹。而在历史贡献方面,齐桓公保护了文化和种族的正统性,魏文侯在政治方面颇有建树,实在难比高下。至于个人素质方面,你更喜欢谁,那就是仁者见仁了。
魏文侯、齐桓公都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诸侯,在位时间都比较长,都在国家改革、政权巩固、对外军事都有显著的政绩。
综合来看,魏文侯其实比齐桓公各方面才能稍高一筹。齐桓公自管仲、鲍叔牙、桓管五杰等相继去世之后,齐国的霸主地位已经动摇。而魏文侯之后的魏国,霸权地位不但得到进一步巩固而且一直稳步提升。
相同点:
1.都是首霸。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首霸。
魏文侯是战国时期首霸。
2.都对内改革,提升国力。
齐桓公对管仲委以重任,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民兵合一的制度,还提出“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在积极政策的推动下,齐国国力稳步提升。
魏文侯对内任用李悝变法,军事重用吴起、乐羊为将建立魏武卒,地方委任西门豹等治理,对于改善战国初期魏国周边环境有决定性作用。
3.军事扩张。
齐桓公在“尊王攘夷”的旗号下,协助燕、卫等国打败戎狄的侵略,南伐楚国,攻灭谭、遂、鄣等小国,开创了九合诸侯的霸主鼎盛时期。
魏文侯任用乐羊攻灭中山国,对西派遣吴起击败秦国,夺取西河之地(今渭南合阳、大荔、澄县、华县等),对南击败楚国,和赵联韩建立三晋同盟,从而确定了战国首霸的地位。
4.继位初期,各自国家政权均不稳定。
齐桓公时国内刚刚经过了公孙无知夺权、诸公子争位的混乱局面,急需稳定政权,安抚国内矛盾。
魏国在战国初期,处于天下之中,四战之地,易攻难守,周围国家无不虎视眈眈,周边环境复杂,面临危险很大。 在三家分晋之时,得利最多实为赵国,而魏国国土基本上稳定在晋西南安邑周围,东方虽有几处飞地,但实际不会给魏国对外战略太大的作用。这就是魏国对秦作战时,不在乎后方齐、楚对东方飞地的攻击。
不同点:
1.齐桓公身死而霸业遂灭,魏文侯后继之君魏武侯继续开创伟业,确定霸主。
齐桓公在管仲去世以后,任用易牙、竖刁等奸佞小人,造成国家动乱,尸体出蛆都不能下葬的可怜局面。
魏文侯在世时期,注重培养魏武侯各方面素养,去世时妥善安排后世,使得政权稳定过度。
2.齐桓公后期人才凋零,多奸佞小人把持政权。魏文侯注重人才培养,拜孔子弟子子夏为师,从而吸引各国人才到达魏国,使得魏国当时代替齐国成为文化中心。
齐桓公和魏文侯都是霸业的开创者,是古代比较贤明的诸侯国君王。但是两者不是同一时代的人。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魏文侯是春秋末期,三家分晋时,晋国的魏桓子的孙子。后来周威烈王封分晋的三家大夫为诸侯。就是封的魏家的魏斯,魏斯就是魏文侯。另外还有韩家的韩虔,赵家的赵籍。魏文侯是战国七雄中魏国的开国君主。
两者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如果一定要将两者进行比较。古人已经将他俩作过一次比较了。在《吕氏春秋·离俗·举难》有这样的记载:孟尝君问於白圭曰:“魏文侯名过桓公,而功不及五伯,何也?”也就是在战国时,人们认为魏文侯的名声超过了齐桓公,可是功业却赶不上五霸。根据孟尝君的话,认为魏文侯功业赶不上五伯,即五霸。自然,魏文侯的功业也是不如齐桓公的。
白圭又是怎么回答的呢?白圭说:“文侯以子夏为师,以田子方为友,敬重段干木,这就是他的名声超过桓公的原因。选择相的时候他却说季成与翟璜哪一个可以,这是造成他的功业赶不上五霸的原因。相是百官之首,选择时要从众人之中挑选,他选择却离不开那两个人,这与齐桓公任用自己的仇人管仲为相,相差太远了。况且,以师为相是为了公利,以亲戚和宠信的人为相是为了私利。把私利放在公利之上,这是衰微国家的政治。他的名声显赫,是因为有三位贤士辅佐。”意思就是魏文侯名气大,是占了他三个师傅的名气大的光。
以上为魏文侯之后来,当然离齐桓公就更远的古人的看法。白圭认为从名声上看魏文侯名气估计要大一些。但是在政绩上魏文侯也并不完全如白圭所说,我们从环境上看,战国七雄时外部小国已经几乎没有,不如春秋时成霸可以四处会盟,战国时七国实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互势均力敌。在魏文侯时,魏国还是战国初期的一方枭雄的。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不足之处多多指导,谢谢!
个人认为魏文侯不仅是比肩齐桓公,甚至可以说是超越
对比古代统治者可以从“开创性、历史影响、对当世影响、内政、外交、军事及自身能力”七大方面做比较
齐桓公
首开“尊王攘夷”,为春秋争霸提供理论基础;齐桓公“九合诸侯”更是首开中国甚至世界历史以会议形式解决问题;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强兵富国改革;外交更是成为天下心服口服的春秋首霸
自身能力:齐桓公的功绩离不开管仲,故管仲一死,齐桓公也死于小人之手。
魏文侯
魏文侯时期迫使周天子册封”魏韩赵“为诸侯。从此,”以下犯上“成为官方认可,周天子更是成为无人搭理的”吉祥物“。
魏文侯在位时期,礼贤下士,以智者为师。任用李俚变法,完成”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首创”依法治国“。
外交方面,团结”三晋“,一致对外。北灭中山国,西破秦国,尽朵河西之地。南败楚国。
军事方面,创”魏武卒“,第一次以国家供养的专业军人出现。
自身能力:魏文侯应该算得上最完美的帝王之一了,各方面条件突出。
小结
两位都属于优秀的王者,只是魏文侯更好的是历史变革时期,他的改革比齐桓公更伟大。
文侯将出将的意思?
将,将要。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出自两汉刘向的《文侯与虞人期猎》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译文
魏文侯同掌管山泽的官约定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文侯要出去赴约,随从的侍臣说:“今天饮酒这么快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打酒宴。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岂可不一会期哉的一会是什么意思?
岂可不一会期哉的一会是赴约、约会的意思
岂可不一会期哉,解释为: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此句出自于《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为: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魏文侯期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魏文侯期猎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