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管子牧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管子牧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民心所向政之所行出自哪里?
出自《管子·牧民·四顺》。
意思是国势兴盛在于当政者所实施的政策是符合老百姓的心声,之所以颓废是因为不顺应民意.
《牧民》篇讲的就是管人,其中的《四顺》从人最基本的东西──人心,来论述管理之道。直接点出管理的成败在于顺逆人心。自古圣贤就提倡仁义的价值观,仁义为什么重要,因为可得人心,这是最大的价值,俗言得民心者得天下,仁者无敌等等。
从政如农耕一样的古文是哪句?
从政如农耕一样的古文是《管子·牧民》中的一句话:“治国如耕田,耕田如治国。”这句话意味着从政治角度来看,治理国家就像耕田一样,需要耐心、细心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就像农耕需要耕种、施肥、除草、灌溉等一系列步骤,治国也需要制定政策、推行改革、维护社会秩序等一系列措施。这句话强调了治理国家和耕田一样,都需要付出辛勤努力和持续的关注,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
政如农工,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出处:《左传纪事本末》卷四十四《子产相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从政就像农民种地一样,下种以后,刮风下雨,阴天阳时,无不上心。原文: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
管子牧民四顺篇原文及译文?
如下:
原文:政不简不易,民不得无欲;民无欲不可施政。
译文:政令不简明易行,民众就无所适从;民众无所适从,统治者就难以施政。
原文:民恶忧劳,我逸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绝灭,我生育之。
译文:民众厌恶愁苦、劳累,就设法使他们安逸、快乐;民众厌恶困苦、贫贱,就设法使他们富裕、尊贵;民众厌恶危难、动荡,就设法使他们安全、稳定;民众害怕绝后、死亡,就设法使他们生育、长寿。
原文:天予之,人取之。
饥予以食,渴予以饮,天之道也。
译文:上天给予民众的恩赐,要通过努力才能得到;民众因努力而获得的财物,要按照规定缴税。
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原文:发政施令,为民生均。
译文:制定政令、发布法令时,必须考虑如何均衡民众的利益。
原文:民恶忧劳,我逸乐之。
民恶贫贱,我富贵之。
民恶危坠,我存安之。
民恶绝灭,我生育之。
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
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译文:民众厌恶愁苦、劳累,就设法使他们安逸、快乐;民众厌恶困苦、贫贱,就设法使他们富裕、尊贵;民众厌恶危难、动荡,就设法使他们安全、稳定;民众害怕绝后、死亡,就设法使他们生育、长寿。
所以满足民众的欲望,远方的人自然归服;违背民众的欲望,即使身边的人也会叛离。
由此可见,“给予就是为了取得”,是治国的法宝。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是什么意思?
释义:应该按照治家的要求治家,按照治乡的要求治乡,按照治国的要求治国,按照治天下的要求治理天下。
出处:出自春秋时期管仲的《管子·牧民》。
按照治家的要求治理乡,乡不能治好;
按照治乡的要求治理国,国不能治好;
按照治国的要求治理天下,天下不可能治好。
应该按照治家的要求治家,按照治乡的要求治乡,按照治国的要求治国,按照治天下的要求治理天下。
不要因为不同姓,不听取外姓人的意见;
不要因为不同乡,不采纳外乡入的办法;
诸侯国不要因为不同国,而不听从别国人的主张。
象天地对待万物,没有什么偏私偏爱;像日月普照一切,才算得上君主的气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管子牧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管子牧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