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宥坐之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宥坐之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欹器典故?
宋太宗时,有一天夜里,翰林苏易简在宫中值班。刚好得到江南人徐邈制造的一个欹器,他闲着无事,就用水倒进倒出玩着。这时候一个小太监来传达通知,看到苏易简在玩这么个东西,小太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就悄悄地报告了宋太宗。
第二天早上,宋太宗召见苏易简,商量事情。太宗问:“听说你昨天夜里玩一个东西,那是不是欹器啊?”苏易简回答道:“是的。”说完就急忙去把它拿来,让皇帝看。宋太宗看了也很好奇,让小太监取来水,亲自倒水试验。水倒少了或者倒多了,欹器不是往左倾倒就是往右倾倒,只有水不多不少适量时,欹器才立直在那里一动不动,水量不能相差一点点。
实验完毕,宋太宗很感叹地说:“这就是圣人用来告诫我们的东西啊!”苏易简在旁边听皇帝这么一说,灵机一动,抓住了拍马屁的机会,说道:“愿陛下您治理国家、执掌国家这个神器,也像执掌这个欹器一样,行事有度,均衡适中,那样的话,陛下的千秋大业与日月天地共存了!”
宋太宗听了笑笑,对苏易简说:“要是喝酒的人,也从这欹器的奇妙之处得到启发,好像这欹器里盛的是酒一样,那他还会沉湎于酒吗?”
原来,宋太宗说这个话是有所指的:这位苏翰林平时喜欢喝酒,而且常常喝过头。今天你既然对欹器的道理弄得这么清楚,那么我也趁机来敲打敲打你。
苏易简见皇帝这么说,领导既然这么高水平地批评你,那可是爱护你呀!于是感激涕零,惭愧惭愧,汗流浃背,跪下谢恩。
宋太宗看见臣子可教,心中高兴,索性亲笔为苏翰林撰写了《欹器铭》和草书一幅《诫酒诗》赐给他。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歌。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荀子》的原文记载得很清楚,这个“虚则欹”的器皿叫“欹器”。“欹”是“倾斜”的意思。因为器内空虚时便向一边倾斜,所以称为“欹器”。“欹”音qī,与“歌”字音义都不相同,可能二者的形状比较接近,于是粗心的作者就把三个“欹”字全部错成了“歌”!
此外,对照《荀子•宥坐》原作,郭文中还有几处差错应当指出:
其一,《荀子》所说的“欹器”也叫“宥坐之器”。宥音yòu,通“右”。“宥坐”就是放在座位右边。后世的“座右铭”也即由此引申而来。但“宥坐之器”和“座右铭”毕竟不完全是一码事。前者是个器皿,由于注满水会倾覆,人们就以此来警示自己不要自满。这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而座右铭则必须写上或刻上自警的铭文才行,如“满招损,谦受益”;“作事合天理,立身争古人”等。郭文把“座右铭”说成就是“歌(欹)器”,是不确切的。
其二,《荀子》只说“欹器”可以注水,郭文却把它称为“酒具”,这是毫无根据的杜撰。
其三,《荀子》说“欹器”是孔子在鲁桓公庙里看到的,郭文却把“鲁桓公”误成了“齐桓公”,还特地加上了“春秋五霸之一”的称谓。可见“鲁”“齐”二字并非排校差错,而确实是作者张冠李戴了。
其四,郭文在前引文字的后面还写到了一个情节,说孔子朝拜了齐桓公的庙堂,“回去后也请人做了一个(欹器),放在自己座位的右边”。这就更属于添油加醋的编造了。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原文及译文?
孔子在《论语·里仁篇》中提到了君子有三恕的原则,原文如下:
子曰:“君子有三恕:人不得已而恕之,得已而恕之,众怒而恕之。”
对于这段原文的翻译如下: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恕:对于人们不情愿做的事情,也要包容宽恕;对于人们情愿做的事情,同样要宽恕;即使面对众怒,也要宽恕。”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士能明于三恕之本,则可谓端身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有而不施,穷莫之救也。故君子少思其长则务学,老思其死则务教,有思其穷则务施。”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夫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对曰:“此盖为宥坐之器。”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明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于坐侧。”顾谓弟子曰:“试注水焉!”乃注之。水中则正,满则覆。夫子喟然叹曰:“呜呼!夫物恶有满而不覆哉?”
子路进曰:“敢问持满有道乎?”
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之道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恕:有国君而不能侍奉,有臣子却要役使,这不是恕;有父母不能孝敬,有儿子却要求他报恩,这也不是恕;有哥哥不能尊敬,有弟弟却要求他顺从,这也不是恕。读书人能明了这三恕的根本意义,就可以算得上行为端正了。”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思虑,是不能不深察的。小时候不爱学习,长大后就没有技能;年老不教导子孙,死后就没人思念;富有时不愿施舍,穷困时就没人救济。所以君子年少时想到长大以后的事就要努力学习,年老了想到死后的事就要好好教导儿孙,富有时想到穷困就要致力于施舍。”
孔子到鲁桓公的庙里去参观,在那里看到一件容易倾倒的器物。于是他问守庙的人:“这是什么器物啊?”守庙人回答说:“这是国君放在座位右边以示警戒的欹器。”
孔子说:“我听说国君放在座位右边的欹器,空虚时就倾倒,水不多不少时就端正,水满时就倒下。贤明的国君把它作为最高警戒,所以常常把它放在座位边。”说完回头对弟子说:“灌进水试试。”弟子把水灌进欹器,水不多不少时欹器就端正,水满时就倒下。孔子感叹道:“唉,哪有东西盈满了不倒的呢!”
子路走上前去问道:“请问保守成业有什么方法吗?”
孔子说:“聪明睿智的人,用愚朴来保守成业;功盖天下的人,用谦让来保守成业;勇力震世的人,用怯懦来保守成业;富有四海的人,用谦卑来保守成业。这就是退损再退损的方法。”
欹器满覆读音?
qī qì mǎn fù
“满”,读音为mǎn,最早见于《说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满”的基本含义为全部充实,没有余地,如满足、满意;引申含义为到了一定的限度,如满员、满月。
在日常使用中,“满”也常做动词,表示填满,如满饮。
“满”,初见于《说文》中,“满”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器满覆读音是qī qì mǎn fù。
覆[fù]
汉字
覆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fù,是形声字。本义为翻转,倾覆。引申出覆盖,《说文》“覆,(倾覆)也,一曰盖。”再引申出覆灭、覆翼、覆庇、覆勘、覆函等。
形声字。《说文》:“覆,覂也。一曰盖也。从襾,复声。”本义是翻转。《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沐则心覆,心覆图反。”《荀子·王制》:“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引申有颠覆、灭亡、覆盖等意义。还通假为“剡”,有锐利、深入的意思,这时读为yǎn。
欹器满覆读 qī qì mǎn fù,
欹,拼音 qī
注音 ㄑㄧ
部首 欠 部外 8总笔画 12
统一码 6B39笔顺 134125123534
基本字义
● 欹
qī ㄑㄧˉ
◎ 古同“攲”:“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
國語辭典
欹ㄧ yī
形
倾斜不正。
《荀子·宥坐》:「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叹
表示赞叹。
通「猗」。
此盖为宥坐之器盖是什么意思?
盖-释义:大概。
此句意思就是:这大概是过去的君王放在座位右边的一种来警戒警示自己的器皿。
“宥坐”指的是把人君置于座位的右边,宥,同“右”。宥坐,就是置于座位的右边,过去贤明的君主就是将其放置在自己座位的右边。这个器皿的作用就像是过去“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一样,是君王用来时刻提醒自己行为的东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宥坐之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宥坐之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