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兵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兵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古代兵役制度?
中国古代兵制,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兵役制度。主要包括兵农合一制、全民皆兵制、征兵制、军户制、团结兵制、民兵制、募兵制、卫所制等。1.兵农合一制
在西周、春秋以前,是寓兵于农的。所谓寓兵于农,就是以农器为兵器2.全民皆兵制
到战国时期,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对抗的加剧,开始出现了全民皆兵制。3.征兵制
即征招义务兵。征兵制在中国古代广泛存在,几乎各朝都有,比较明显的三代、春秋、战国、秦、汉、三国。4.所谓军户制,就是把军籍与民籍分开,列入军户籍的人家世世代代要出人当兵,而民户则只纳租调,不用服兵役
春秋时期兵民比例多少?
兵民比例约1:20,1:6,1:3
春秋战国时期真有三种。
一是常备军,平时训练多。服战时可以随时出动。而且可以作战时间地点灵活。战斗力较强。这类士兵人口比例约1比20。二是预备军,平时不怎么训练。战斗力较弱,但是危机时刻会用。增补常备兵力不足。预备军十常备军是一个国家的最大出兵量。人口比例约1比6。三是全民皆兵那种形式兵。一般做最后诛死搏斗时才上阵的。国破家亡。灭国危险时才有,作战时间地点有限。这种一般是在自家门口最后阶段才有。这种情况不多。人口比例约为1比3。
三国兵民可以换吗?
在三国时期,兵民的换防是常见的,也被称为换籍。当时的统治者可以根据需要调动兵民的身份,把原本的农民转变为士兵,或者将士兵调回原职业。
这种换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战争需要和兵员的调配。
原本的农民可以接受军事训练,成为实际的战斗力,而已经参与过战斗的士兵也可以返回原来的生活方式并履行农耕的职责。
这种换防的方式可以确保军队的实力并保障农民的生计。
八七会议最著名的论断?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著名的“八七会议”是在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这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科学论断。
这次会议还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撤销了他的党的总书记职务。会议决定以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八七会议在我党的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党的重心工作由城市转向农村。
枪杆子出政权。1927年的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在此次会上,毛泽东大胆地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中来”的观点,即枪杆子出政权。正是带着八七会议的精神指示,毛泽东在湘赣边发动了秋收起义,创建工农武装,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也就是所谓的“枪杆子里出政权”。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一论断说明了之后的中国共产党将会非常地注重军事的作用,要采取武装暴动的手段来夺回落入国民党手中的国家政权。所以“八七会议”的内容中便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是在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召开的,反省大革命的失败与教训,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八七会议选举产生了以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湘籍人士李维汉、罗亦农、任弼时当选为政治局委员,毛泽东、邓中夏、彭公达、李立三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根据会议通过的《最近农民斗争的决议案》,中共中央决定将湘鄂粤赣4省秋收起义的重心放在湖南。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毛泽东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在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党的最高会议-“八七”会议上结合中国当时国情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即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只能以革命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是由中国国情特点决定的。
兵民是胜利之本下一句?
因为没有丰富的人才和强大的后盾,即使有再好的武器装备和战略,也无法取得胜利。
兵民是胜利之本,教育是士兵成才的基石,社会和谐稳定是军队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只有这些有力的支撑,才能保障军队最终的胜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兵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兵民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