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书后汉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汉书后汉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书是魏书蜀书和汉书?
不是。
三书指: 魏书蜀书 吴书 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简介: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国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作品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
三国志》65卷,包括《魏书》30卷、《蜀 书》15卷、《吴书》20卷,主要记载魏、蜀、 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三国志》在北宋 以前,是《魏书》《蜀书》《吴书》三部书 分别流行,到北宋时才合在一起刻板印刷, 改称《三国志》。
后汉书列女传一年来归到七年不返的翻译?
译文:
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坐着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思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
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要放弃成功,迟延荒废时光。
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你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
原文: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出处:《后汉书·列女传》——西汉·刘向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后汉书》是范晔私人著述,又尚未彻底完稿,因此在他的生前,看到这部书的人很少,影响不大。范晔在临刑前,仍然坚持自己的无神论主张,对那些相信佛教并对他投石下井的同僚进行了不妥协的抗争。他说:“天下决无佛鬼。若有灵,自当相报。”
狱中,范晔写了一篇《与诸甥侄书》,总结了他对文学、史学、音乐、书法的研究心得。在即将告别人世之际,他希望将来能有个知音,理解《后汉书》的价值。他对花费毕生心血写成的史学著作十分自负,认为它们“精意深旨”,是从古至今没有过的“体大而思精”的作品。
其中诸序与论赞,更是“天下之奇作”,和班固的《汉书》相比,毫无愧感。他说,世人多贵古贱今,所以他才“称情狂言”,以期引起人们对《后汉书》的重视。范晔的自夸虽然有些过分,但他的著作也确实有超人之处。
汉书艺文附列于志六艺略之后?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属于史志书目,是《汉书》十志之一。
《汉书艺文志》在《六艺略》之后,记载了汉代的诸子百家及方技、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略、术数略、阴阳、五行、杂占略、神仙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等著作。
综上所述,《汉书艺文志》是附列于《六艺略》之后的。
《续汉书》是怎样一部史学著作,有何史料价值?
《续汉书》是西晋司马彪所作,是《后汉书》《东观汉记》之外的8个后汉书之一。8个非正史后汉书分别是:三国吴谢承《后汉书》、三国吴薛莹《后汉书》、西晋华峤《汉后书》、西晋司马彪《续汉书》、东晋谢沈《后汉书》、东晋袁山松《后汉书》、东晋张璠《后汉纪》以及佚名《后汉书》。
范晔《后汉书》出世前,《东观汉记》被列为正史。其他的8个非正史后汉书地位不高,但是司马彪的《续汉书》是这8个里面保留最好的。
《续汉书》是西晋时期的史学家司马彪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彪是西晋宗室,出身高贵,但由于后来失去了继承权,便潜心经史,博览群书,研究史书著作,编著成《续汉书》。《续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载了从汉光武帝到汉献帝近两百年左右十二代王朝的历史,记述了很多史事,全书由纪,传,志三个部分所组成,附有序传,定名为《续汉书》。
《续汉书郡国志汇释》《续汉书》中的纪,主要记述了东汉十二代王朝的史事。传则主要记载了后妃名臣、酷吏宦官等社会人物及少数民族的活动。《续汉书》原文志8卷,今传本分为30卷。八志有《律历志》、《礼仪志》、《祭祀志》、《天文志》、《五行志》、《郡国志》、《百官志》、《舆服志》。后来,随着范晔《后汉书》的编订而成,司马彪所编著的《续汉书》渐渐被淘汰了,只留下八志补入范书流传下来。八志是《续汉书》中的精华部分,也是现今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东汉典章制度史料,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后汉书》《续汉书志》在编纂上有其独特的鲜明的特点,其具体特点如下:特点一:有“辍集”之功。《续汉书》在继承汉志的基础上,所撰写的东汉史实也多有所本。 “合而论之,以续前志。”但其也受沿袭的影响,可谓是因袭有余而创造不足。特点二:体现史学“教世”之旨。《续汉书》中,尤其是八志非常注重考察记述典章制度的变化,而且突出强调了史学的“教世”功能。“救世”也成为了司马彪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司马彪曾经这样说过:“先王立史官以书时事,载善恶以为沮劝,撮教世之要也。”
《续汉书辨疑》
关于《续汉书》的评价,南朝梁刘勰曾经说,“在诸家东汉史中, 司马彪书记事“详实”,与华峤《后汉书》当称诸书之冠。”可见,《续汉书》重要的史料价值。
参考文献:
1. 《司马彪《续汉书》考辨 》宋志英 史学史研究
2. 《范晔《后汉书》纪传与司马彪《续汉书》志分合考辨 》罗炳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司马彪《续汉书》研究 》谢琛 安徽大学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李蕾
汉书和后汉书的区别?
1、记载历史时期不同。
《汉书》是记载西汉历史。《后汉书》是记载东汉历史。
2、作者不同。
《汉书》作者: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坚。“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后汉书作者: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安北将军范汪曾孙、豫章太守范宁之孙、侍中范泰之子。南朝宋官员、史学家、文学家。
3、风格不同。
《汉书》作者班固是儒者,文风较敦厚纯粹,温文尔雅。
《后汉书》作者范晔是士人,生活于南朝的他既有魏晋名士的风度又秉持儒家思想。
4、创作背景不同。
《汉书》创作背景:
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
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
后汉书创作背景:
范晔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
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
两部史书都是断代史,纪传体,在二十四史中。也都是前四史,史学价值和文笔都比较高。
其中汉书,记载的是西汉的历史,作者是东汉的班固。汉书相对文字晦涩,因为班家是世代史家。不过与史记记载重合的部分历史,没有司马迁写的好
后汉书,记载的是东汉的历史,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范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书后汉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书后汉书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