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诗夜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古诗夜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杜甫的诗雪夜?
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译文:忽然听得柴门狗叫,应是主人风雪夜归。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____杜甫《绝句》 译文: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____白居易《夜雪》 译文: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有关雪的谚语
1、瑞雪兆丰年,霜重见晴天。
2、一雨瑞雪一寸金。
3、江南三尺雪,米稻十年丰。
4、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5、小雪飞满天,来岁必丰年。
6、春雪应秋雨,腊雪应夏雨。
7、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天虫害一扫空。 8、雪水化成河,粮食千万箩。
9、一雪虫虫无踪,二雪来年大丰。
10、雪满天,冰在田,烧煤煮酒庆丰收。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
原文:唐 杜甫
朔风吹桂水,朔雪夜纷纷。
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
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
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夜雪,白居易的古诗?
《蝶恋花》(北津夜雪)
宋代:刘学箕
灯火已收正月半。一夜东风,吹得寒威转。
怪得美人贪睡暖。飞瑛积玉千林变。
道是柳绵春尚浅。比著梅花,花已都零乱。
漠漠一天迷望眼。多情更把征衣点。
《夜雪泛舟游南溪》
唐代:韦庄
大江西面小溪斜,入竹穿松似若耶。
两岸严风吹玉树, 一滩明月晒银砂。
因寻野渡逢渔舍,更泊前湾上酒家。
去去不知归路远,棹声烟里独呕哑。
《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宋代:汪莘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
念如今、此意谁同。
溪光不尽,山翠无穷。
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篮举乘兴,薄暮疏钟。
望孤村、斜日匆匆。
夜窗雪阵,晓枕云峰。
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
绿酒:美酒。因酒上浮绿色泡沫,故称。
篮舆:竹轿。
《夜雪》
宋代:韩元吉
炉火深红腊炬明,打窗风雪正纵横。
瓦瓶旋注山泉满,却作潇潇细雨声。
《十二月十五夜雪》
宋代:胡仲弓
听得窗前雪打声,起来眼界甚分明。
从前浪说丰年瑞,三白如今始作成。
瑞雪兆丰年,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
《夜雪》
宋代:宋自逊
雪眼羞明夜转飞,梅花未觉竹先知。
一炉柴火三杯酒,谁记山阴有戴逵。
《夜雪诗》
南北朝:刘义恭
云闭星月,飞琼集庭。
《夜雪》
明代:李贤(原德)
瑞雪纷纷落,残灯半夜馀。
独怜为客日,重看古人书。
梦觉忧还集,诗成乐自如。
遥思乘兴客,风细片帆舒。
冬日,落雪,游子。
夜雪,古诗译文?
古诗《夜雪》的内容是:描写“夜雪”。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实在惊讶今夜的寒冷,被子枕头竟然冰凉,又见窗外一片通明。夜深了,知道这是外边下了大雪,雪越下越大,不时听到厚厚积雪压断树枝的声音。 《夜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人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写“夜雪”,透露出谪居江州的孤寂心情。诗人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给人一种新颖别致,清新淡雅,别具韵味的感觉。
古诗《夜雪》的内容是什么?
古诗《夜雪》的内容是:描写“夜雪”。《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译文:实在惊讶今夜的寒冷,被子枕头竟然冰凉,又见窗外一片通明。夜深了,知道这是外边下了大雪,雪越下越大,不时听到厚厚积雪压断树枝的声音。《夜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人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写“夜雪”,透露出谪居江州的孤寂心情。诗人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给人一种新颖别致,清新淡雅,别具韵味的感觉。
白居易的夜雪这首古诗的意境?
诗布局井然,层层推进,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
结尾句以有声衬托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隽永清新,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也表露无遗。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
《夜雪》从侧面描写了夜雪之大、雪夜之冷,渲染了一种凄冷的氛围。外在环境的凄冷与诗人当时被贬江州时内心的孤寂凄凉相互呼应,诗人其实是借夜雪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苦。反映出了诗人谪居江州、夜深难寐的凄冷心境。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冬。诗人当时45岁,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诗人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白居易的《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小诗有递进,有跳跃,有承接,简单而不平淡,表达情绪的手法自然而微妙,能于平凡中见不凡,诗人的诗心和手段值得我们细细欣赏学习。
从意境上看,诗人居住的地方有竹,竹在古代文人精神中是正直、高风亮节的象征,大雪之夜,天地一片白茫茫,泛着明亮清冷的光,竹叶上压首厚厚的雪,这个景象,充满了孤寂清冷和高洁的意味,表现了诗人在被政敌打压的情况下仍保持正直自守的高尚情操。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诗夜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诗夜雪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