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燕赵悲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燕赵悲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古代的 “燕赵”之地是指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辽宁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朝鲜大同江北部的燕赵周边部分地区。还有河北省! 燕赵慷慨悲歌之气质,是在战国时代极为艰难困苦的生存环境下锻炼而出的。一切在变,今日燕赵人,早已不复当年苦累之背景,但这份血性、忠义与卓越的生存能力,仍然有,亦很重要。从东晋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祖逖,到南宋誓不降元、血战到底的张世杰,到明末死守江阴、死不下跪的阎应元……燕赵英豪,每逢国家、民族有难,总能慷慨赴国难,名垂青史。
谢邀,其实在许多人的印象之中,燕赵大地说的就是河北省,其实古代的燕赵地区跟今天相比要大一些,古代的燕赵大地出了包括河北省,还有山西,河南一些临近河北的地区。
燕赵之地的历史非常有就,早在战国时期,因为此地区一直被燕赵两国占领,因此被后人称为"燕赵大地"。
燕赵之地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燕赵之地的壮美山河和优美环境造就了朴实豪放的民风,使得燕赵大地英雄辈出。
韩愈说过"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荆轲不顾个人安慰,只身前往戒备森严的秦国去行刺秦王,目的就是为了报答燕太子丹的赏识之恩。燕人张飞,在面对曹军大军来临的情况下,为了掩护结拜兄弟刘备撤离,一人凭借其勇猛的气势喝退百万曹军。到了近代,狼牙山壮士为了掩护百姓撤离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之下为了不做亡国奴,向悬崖纵身一跃。
所以说,燕赵大地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
感谢邀请。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语出韩愈。
他的《送董邵南序》的第一句话就是:“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韩愈说的是“感慨悲歌之士”,后来怎么就演变成了“慷慨悲歌之士”了呢?第一,一定是在流传中怎么就变了;第二,这个变化也没错。因为,韩愈自己的说法,无疑也是从《史记.刺客列传》来的,而司马迁使用了“慷慨”一词。
《刺客列传》,是《史记》中极为精彩的一篇,写荆轲临行的一段,尤为精彩。
司马迁说,燕太子丹欲遣荆轲刺秦,可荆轲迟迟未发,太子催之。“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流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这是说,荆轲发怒,质问太子老催是什么意思。荆轲说,去了不能完成使命,那是没出息的小子,况且只拿一把匕首就进入强盛的秦国?我所以停留,是在等一个同去的朋友。既然太子认为我耽误时间,那我就于此诀别吧。然后荆轲就出发了。
下面一段是重点——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司马迁说,太子及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当然,为了保密,不可能让更多人知此内情——都穿戴着白衣帽为荆轲送行。在易水岸边,饯行,择路,高渐离击打筑弦,荆轲和声而唱,发出苍凉凄惋的声调,送行之人皆流泪哭泣,趋前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随后,又转为慷慨激昂的声调。送行的人都怒目圆睁,头发直竖,把帽子也顶了起来。于是,荆轲登车而去,头也不回地走了。
韩愈“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的说法,来自司马迁的讲述。后来演变为“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亦来自史迁。谁也不错。
清代吴楚材、呉调侯编《古文观止》,收入了韩愈的这篇《送董邵南序》。其注曰:“燕,今北京。赵,今真定,俱当时河北地。感慨悲歌,乃豪杰之士也。”
燕赵,确是今北京河北一带。不过司马迁具体说的,是战国时的燕国和赵国。
韩愈说,燕赵自古多感慨悲歌之士,有何具体具体例证呢?
荆轲肯定算一个了。
司马迁在《刺客列传》里,着重写了五个人——鲁庄公手下的曹沫;一百六十年后吴国的专诸;又七十年后晋国的豫让;再四十年后轵邑深井里的聂政;最后是二百二十年后的荆轲。
五个人里,只有荆轲一个人属于燕赵感慨悲歌之士。
其实,荆轲是卫国人,祖先是齐国人,后来到了燕国,被称为荆卿。
这些细节,可以不去管。司马迁在叙述荆轲刺秦这件事时,实际上还讲到了几个人。
一个,是荆轲刚到燕国后结交的朋友,就是前面说到高渐离。此人屠狗为生,擅长击筑。“筑”,是一种以竹尺击打其十三弦的乐器。他俩喝酒吃肉,当街击筑唱和,一会又旁若无人相对大哭。用现在的话说,大约就是“酒肉朋友”了。
不过在荆轲刺秦失败后,高渐离又易容混进秦宫,欲图刺杀秦皇。秦臣提醒秦皇高渐离这个人很危险,嬴政因为太喜欢其击筑才能,就用药薰瞎了高渐离的眼睛。但高渐离一意行刺,结果失败,被秦皇所杀。
高渐离,肯定也属于“燕赵感慨悲歌之士”了。
还有一个,是燕国的田光。此人为燕王太子丹设计了刺杀秦皇的计谋,并且说,他自己已经老迈了,有辱使命,于是向太子推荐了荆轲。田光去说服了荆轲。最后,他用自杀激励荆轲,刎颈前嘱咐说,告诉太子我死了,表明我不会泄露机密的决心。
田光,亦属于“燕赵感慨悲歌之士”无疑。
司马迁身上,有一种侠客的气概。或如此,他也极敬重豪气干天、大义凛然的人。在《刺客列传》最后,他说,从公孙季攻开始,董生——应该是指董仲舒,司马迁是其学生,还有夏无且游,都了解荆轲的事迹并讲给我听,“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太史公说,从曹沫到荆轲五个人,他们的侠义之举有的成功了有的没成功,可他们的志向决然明了,都没违背自己的良心,名声流传到后世,这难道是虚妄的吗?
还要说几句的,是韩愈的《送董邵南序》。
董邵南,唐贞元间人,举士不第,大感怀才不遇,于是要到北方藩镇手下谋事。韩愈写了临别赠诗《嗟哉董生行》,前述这篇是为序。
此序仅百余字,却婉转深藏,一波三折,大开大合,气魄恢弘。
吴楚材和呉调侯在篇首评论道: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开篇,是“兀然而起,以士风立论,奇。”
两人又在片尾赞道:“董生愤己不得志,将往河北,求用于诸藩镇,故公作此送之。始言董生之往必有合,中言恐未必合,终讽诸镇之归顺,及董生不必往。文仅百十余字,而有无限开阖,无限变化,无限含蓄” 。
这叔侄二人感叹,韩愈真不愧“短章圣手”。
强烈推荐大家读读韩愈此文。
特把文章附后。
附录——
韩愈《送董邵南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彊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之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的慷慨悲歌曾经引起多少人的感叹!燕赵北地贫瘠,民风彪悍,太多的能人志士怀才不遇,报效无门,稍得知遇之恩就以命相报。所以多上演一幕幕慷慨悲歌。
河北境内的长城
“燕赵”本是战国反秦战争时期的一种政治身份和地域符号,但在日后其政治含义逐渐降低,地域含义逐渐增强。现今“燕赵”是河北的别称,但广义上的燕赵不仅包括河北,还包括着北京、天津、内蒙古中南部,以及山西北部,辽宁、河南、山东的部分地区。
战国形势图
北方古代是游牧文化主宰,逐水草而居,争夺地盘,人性骁勇豪爽。即有农耕,又因地广人稀,耕作也是粗放的——所谓“广种薄收”。这样的生存环境,人的性格就豪爽且好斗,所以就常“慷慨悲歌”。
游牧民族
南方是农耕文明,居有定所,人民很少迁徙(除非战乱)。由于土地珍贵,人们往往精耕细作。手工业的发达,了培养的南方人的细致温柔的性情。 另外,南北气候的燥湿冷暖,也是影响性格的重要因素。
南方水田
唐代以前,我们的老祖宗在情感上对少数民族充满了蔑视。这种蔑视从对少数民族的称呼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早在西周时期,我们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就是这样称呼的:“蛮”,“戎”,“夷”,还有“狄”。
游牧文化
关于河北人的胡化,要追溯到唐朝的安史之乱。唐太宗李世民在平定东突厥及契丹各少数民族后,听不进魏徵的忠谏之言,不明于华夷之辩,将其内徙至河北一带,河北于是成为少数民族杂居之地。
契丹文化
当地胡化甚深,汉化甚浅,因此与唐室的中原关系疏离。唐室为了便于统治,倚重能通各种胡语及了解异族民情的胡将、胡吏。李林甫出任宰相后,为巩固权位,杜绝边将入相之路,称胡人朴直,忠勇而无异心,建议玄宗用胡人为镇守边疆的节度使,而且又放任他们拥兵自重,便宜行事。
唐玄宗
就这样,渐渐地,渐渐地,量的积累终于引起了质的变化。随着外迁人口的不断加入和新生人口的不断增多,胡人的数量远远地超过了汉人。
作者简介:身为90后处女座的我,时而毒舌又文艺。观点犀利,一语道破。运用女司机的眼光发现问题所在,关注头条号:逗趣梦梦,有什么疑难杂症可以尽管来找我。
慷慨悲歌是什么?
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是“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豪情!
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无处不在的烈士陵园,更有数不胜数的烈士纪念亭。
抗日战争初期全国人口4.2亿,抗战胜利后变成了4.6亿,十四年缓慢增长了四千万,只有河北省的人口从抗战前的2980万锐减到不足2570万,人口减少了400多万,牺牲的比例甚至超过了苏联。
只有河北人最相信八路军才是抗日的中坚力量,至少有超过100万人参加了八路军,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看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就变成无名烈士中的一员。
这些是超过两千人以上的自发的抗日武装,另外还有遍地开花的县大队,区小队,实实在在的让日本鬼子感受到人民战争的威力。
河北周边的省份,山东人以侠义著称,河南人精明,山西人善于经营,东北人则是出了名的彪悍,而河北人给人的印象是什么。没有人能说清楚。
在战争中,牺牲大缴获少的仗非攻坚战莫属,解放战争中的东北战场上,驰名四野的攻坚老虎17师,清一色的燕赵子弟兵。听一个老兵讲:在东北最残酷的四平攻坚战中,一包包炸药送上去,一具具尸体抬下来,一个齐装满员的连队180多人,过了不到半天,稀稀拉拉回来十几个。换成其他地方的战士,早就……,只有河北籍战士,把几支打残的队伍组合在一起,又一声不吭的上去了。
浙江金塘岛,一个不被河北人熟知的地方,当年正是燕赵子弟兵冒雨战金塘,从陆上猛虎化身水上蛟龙,凭着无畏的勇气占领了金塘。
没有人知道有多少燕赵勇士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单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县南皮,就牺牲了54个。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也许李白笔下的侠客正是燕赵儿女的真实写照吧。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是谁写的?
这句话源出韩愈《送董邵南序》开篇第一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其中的"感慨"二字,后人改为"慷慨",如明人沈榜《宛署杂记·民风》:"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韩愈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们便说燕赵一带多有慷慨悲歌的豪侠之士。宋人苏东坡也说过类似的话:"幽燕之地,自古号多豪杰,名于国史者往往而是。"清人孙承泽《天府广记》中也写道:"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 古燕赵之地,产生过一批享大名于中国历史的豪杰侠士,如豫让、燕丹、荆轲、高渐离,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其悲歌慷慨之气,成为燕赵豪侠轻死急人、视死如归的性格的写照。 在人们的惯常意识中,“燕赵”往往是河北省的别称。其实,古代的“燕赵”之地,还包括现在的京、津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部分地区。 人们以“燕赵”称这块土地,乃为表示其悠久的历史。据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贡》载,“燕赵”在古时属冀州之地。春秋时为燕、晋诸国,战国时为燕、赵、中山以及魏、齐等国。秦置上谷、渔阳、右北平、代、巨鹿、邯郸、广阳、恒山等郡。自汉代开始,正式命名为幽、冀等州;隋置幽州总管;唐代始称河北道,宋分河北为东、西两路;元、明、清诸代,因首都设于北京,河北为京畿重地,元属中书省,明为北直隶,清置直隶省。燕赵大地北控长城,南界黄河,西倚太行,东临渤海,地形地貌千姿百态,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古老的燕赵文化,朴实豪放的民风,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燕赵侠风。《隋书·地理志》称这里“悲歌慷慨”、“俗重气侠”、“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并”;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有句名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亦曾赞叹:“幽燕之地,自古多豪杰,名于图书者往往而是”。的确,在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自古豪杰英雄辈出——有“千场纵赙家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的邯郸游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燕地刺客;有“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涿郡猛张飞;有英勇抗击蒙古瓦剌族入侵,写下“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壮烈诗篇的于谦;有戊戌变法失败,慷慨赴死的“戊戌六君子”;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共产主义斗士李大钊;有英勇抗击日寇,血染沙场的狼牙山五壮士……古往今来,唱出了一曲又一曲激烈、高亢的浩浩燕赵歌。
燕赵悲歌什么意思?
燕赵悲歌:燕赵的侠客义士做了很多悲壮的事情。燕赵是战国时的两个诸侯国,分别在今河北省和山西省地区,古时燕赵出过不少侠客义士,干出了很多悲壮的事情。
燕赵:战国时的两个诸侯国,分别在今河北省和山西省地区。 【出处】《渡易水》——明代: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译文】昨夜宝刀在匣中幽幽鸣,燕赵的悲歌最能表达壮士心中不平。易水缓缓流淌,天青草绿,山河依旧,可惜这里已无处送别像荆轲那样的壮士贤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燕赵悲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燕赵悲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