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与群臣论止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上与群臣论止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太宗为得民心者得天下采取了什么措施?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唐太宗将百姓比作水,国家比作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加大自己对民心的笼络,对于抚恤遭受突厥暴虐践踏的百姓,即便每户中人数多少不等,也要做到公平公正,计算人口为赏赐的标准。
不设严刑重法,主张杜绝奢移浪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老百姓吃穿有余。力求天下太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商人旅客可在野外露宿。
《资治通鉴·唐纪》: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唐太宗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采取了以下措施: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戒奢从简,唐太宗力倡节俭,不准修建台榭,禁止地方官进贡奇珍异宝。文化上:改进科举制,兴办学校,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民族外交: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了大批的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贞观之治: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在大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的辅佐下,以隋亡为教训,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治国措施,使得国家政治清明、军事发展、社会安定、思想文化繁荣、国力日益强大、民族关系缓和、中外友好往来增多。史称“贞观之治”。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古人对理想中最美好社会的朴素描述。这样的社会真的存在吗?
这样的社会我的看法肯定是有的,历史上阐述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时期也不尽完全是事实,但毕竟在那个时代应该是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如:唐太宗李世民掌控治理的《贞观之治》的时期,还有西周的时候的周文王和周武王统治的西岐时期,这两个时期由于当权者具有爱民的天性和统治的方法做到了空前的文明和政治,百姓安居乐业,生活资源丰富。人民崇拜当权者,遵纪守法,民风淳厚,社会风气良好和国民崇尚道德是造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世外桃源生活的前提。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我小时候,我们村,虽说不是夜不闭户,但白天基本不怎么锁门,夜里也要到睡时才栓门,路不拾遗,这点也有不少事例,如某人把农具(那时的农具是吃饭的根本)忘在地里,或者说忙了没时间搬回家,就放在里地,十天半月都会没事的。
谢邀答。"路不拾遗,夜不闭戶"。是存的。
她是自古至今的理想追求的境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崇尚目标。这一社会化的生存状态,是社会主体共有的道德水准的客观反映与写照。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数英烈及雷锋,王杰,焦玉禄,等英雄人物所代表的先进的思想道德品质,就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社会风尚思想道德基础。尽管,一个时期"物欲横流,糜腐严发"但也不乏先进英模的出现。其实,对"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道德风尚的追求,终末间断过。因为"人之初,性本善",人人心向这个社会道德目标努力,从我心做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心净则国土净"。相信,我们的目标一定熊实现。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是真实存在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是,是时代的背景下,人民能够做到友爱、团结、互利的表现。
这样的社会,远的我们不说,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也就是毛泽东带领我们建立新中国之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时候就是这样的一个盛况。
我们都知道,那时候毛泽东刚刚带领我们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中国人民刚刚成为国家的主人。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人都格外的珍惜这样的生活,所有的中国人民都敬爱如宾,相互尊重,相互帮助。
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每一个人都是在为大家所服务,同时,每一个人也在享受其他人的服务。
无论是百姓还是领导,他们都是享受一样的权利,履行一样的义务。这时候的中国人民,也是格外的幸福的。
毕竟这是在中国人民所享受到了真正的自由和民主,独立和自强。
所有的中国人民正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度里。在这种社会里生活,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那时候我们全体中国人民,只有一个梦想,就是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把我们新中国建设的更加的强大。
让所有的中国人民更加的富有,让全体中国人民都享受更多幸福美满的生活。
所以,那时候的人民和现在一样,都是把心思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我们的工业,开始逐步的发展了起来。我们的农业大幅度的增产了起来,尤其是我们的国防业,得到了突飞猛进,原子弹和氢弹就是在这个时期研制成功的。
正是因为如此,所有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努力下,中国越来越强大了,中国人民开始向富强的道路上迈进。
现如今我们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我们已经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成为了五六十年代独特的一种风景,也是最令人民最怀念的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
所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是真实存在的。
在六十年代时候,我们家乡那里,根本就不锁门,全家人都不在家时,就用根有叉的棍子扣住门,主要是怕猪狗进去拉屎,踩坏东西。还有一些住户,分得的房子,好几家共住,各家也不用锁,很亲热!这是真的。
唐太宗论止盗的赏析?
文言文《唐太宗论止盗》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注释】
①论:讨论
②止:禁止
③或 :有的人
④哂(shěn):微笑。
⑤为: 成为
⑥故: 所以
⑦不暇:没有时间;不,没有 ;暇,时间
⑧去:去除
⑨轻:减轻
⑩使:让
【翻译】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他们。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应当去掉奢侈的花费,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让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厉的刑法呢!” 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起来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太宗李世民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依靠剥削民众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裕国家就灭亡。所以,君主的忧患,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大;费用增大,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失政权。朕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与群臣论止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与群臣论止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