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贺知章的咏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贺知章的咏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贺知章对咏柳的表达方式?
贺知章的《咏柳》歌咏的是绿柳,但实际上歌颂的是春风.曾巩的《咏柳》是哲理诗,借柳鞭挞了得志便猖狂的小人.贺知章的《咏柳》主要通过对柳的枝叶形态的生动描写表现思想感情,也即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而曾巩的《咏柳》则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借柳来抨击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咏柳贺知章最有名的两句诗?
知章的咏柳的名句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咏柳这首古诗诗中流传千古的佳句是哪两句?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比喻贴切、构思精巧的咏物诗,以咏柳歌唱春风的伟大力量,体现造化之功。贺知章性情旷达,崇尚道教,晚年辞官做了道士。这对他的诗作是有影响的。历来柳与离别总是关联在一起。古曲《折杨柳》大都为伤别之辞,李白《忆秦娥》也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句子。而贺氏这首诗与之相反,生趣盎然,格调清新,读之使人心情感奋,活泼舒畅。
梅占百花魁,先把春来报。但这时仍在寒气笼罩之下,春色萧萧。只有到了阳春二月,杨柳吐叶挂丝,大地才换上新装,充满着生机。于是诗人敏感的心灵融入到这明媚的春色里,情不自禁地通过咏柳具体形象地讴歌春风,讴歌造化。
诗的首句写整个柳树的特殊形态。人们先看到的是它的被碧玉妆成,亭亭玉立的风姿。梁简文帝诗:“水照柳初碧。”借水以形容其碧,后来周邦彦咏柳的《兰陵王》也说:“烟里丝丝弄碧”,都着重写它的碧。这诗对柳树的碧则借玉来形容。“妆成”的“妆”作修饰、美化解。碧玉把一株柳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立意多么清新,用笔多么灵活,一开头就把读者吸引住了。
次句写柳条,它柔软,向下垂,所以一般叫垂柳。它很像织成的绿色丝带,这把柳树的又一特殊形态描绘得维妙维肖,真是化工之笔。
三句写柳叶,而作为问题提了出来,四句对问题作了回答。诗人把春风比作剪刀,柳叶都是这把剪刀裁出来的。春对草木一视同仁,都给它们以新的生命。而这首诗以咏柳为题,则是通过具体的物,形象的方式来显示春的伟大,造化的伟大。
以个别表现一般,既具体,又形象,是这首诗艺术上的最大特点。三四句出之以问答式,用另一幅笔墨,有开有合,波澜起伏,也是它艺3术上出色之处。可以说,它是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它之所以传诵千古不是偶然的。
贺知章《咏柳》全文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
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
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咏柳诗中的千古佳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句诗的意思是:这细细的柳叶是谁的巧手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春姑娘一把灵巧的剪刀。
附:〔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诗?
贺知章咏柳诗作品原文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诗句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作品鉴赏
文学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名家点评
明钟惺《唐诗归》:“奇露语开却中晚。”
明黄周星《唐诗快》:“尖巧语,却非由雕琢所得。”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贺知章的咏柳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咏柳》中第二句和最后一句是比喻修辞。第二句和最后一句分别是“万条垂下绿丝绦”和“二月春风似剪刀”,第二句将柳条比喻成丝带,表现出柳条的飘逸与翠绿的特点,而最后一句将二月的春风比喻成剪刀,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咏柳》全诗语言活泼生动,运用了比喻、拟人、设问等修辞手法,通过描写柳树来表现春天的美好与大自然的奇妙。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用了设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第四句二月春风似剪刀又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比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暖花开,草木发芽🌱,千万条柔柳,万箭齐发,争先恐后,吐出新芽,是谁这样巧夺天工?是自然界的力量,是春天的暖风,风化作剪,带来了春色,带来了暖意,带来了生命的希望。爱这人间一抹绿
贺知章在《咏柳》中用了拟人丶设问和比喻三种种修辞方法。
1,比喻,碧玉妆成一树高。(柳树象是用碧玉妆饰成的)
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万条低垂的柳枝,就象挂着丝绦。)
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二月的春就象一把剪刀一样裁剪出这玲珑剔透的柳叶)
2,拟人,设问,不知细叶谁裁出。〈这句设问,把春风人格化,是谁巧手截出这美丽柳叶)
诗人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以及独具匠心的拟人、设问的表现手法,层层递进地描写了色彩翠绿悦人,姿态娉婷,柳枝披垂柔若荑草,叶片精致小巧的柳树形象。层次分明,手法独特,清新美妙。
比喻,拟人!
碧玉妆成一树高:字面虽然没有出现比喻词,但是已经把柳树叶比成玉石,妆字就是一个拟人字眼,比成化妆。
万条垂下绿丝绦:柳条比成绿丝带!
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比喻成剪刀,把柳树叶给剪了了出来。
作者对柳树细致的观察,巧妙地利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把春意盎然表达的淋漓尽致!
咏柳主旨?
《咏柳》古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柳树的赞美,并表达出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早春时期的杨柳,把春风比喻成剪刀,赞美了柳树美丽的姿态,也表达出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
《咏柳》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咏柳》中心思想:通过赞美柳树, 进而赞美春天, 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作品原文
《咏柳》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贺知章的咏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贺知章的咏柳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