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董仲舒传古文翻译及注释
”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这一时期朝廷正用兵向外排除四方边境内外少数民族的侵扰。公孙弘研究《春秋》的水平不如董仲舒,可是公孙弘迎合世俗,掌握大权,位至公卿。董仲舒认为公孙弘顺从谄媚,公孙弘就嫉恨他。胶西王刘端也是汉武帝的哥哥,为人特别放纵,多次谋害朝廷派去的二千石的官员。
译文:只要不是在六艺之列的,《所谓“六艺”,就是过去读书人必备的六种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人。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派和学说就不会再来迷惑百姓,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才能显示出地位。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选自《汉书董仲舒传》,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第二十六(3)
1、仲舒复对曰:臣闻《论语》曰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歑今陛下幸加惠,留听於承学之臣,复下明册,以切其意,而究尽圣德,非愚臣之所能具也。前所上对,条贯靡竟,统纪不终,辞不别白,指不分明,此臣浅陋之罪也。
2、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
3、出处:《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第二十六》予之齿者去其角 颜师古注:“谓牛无上齿则有角,其余无角者则有上齿。”傅其翼者两其足 颜师古注:“傅读曰附。附,箸也。言鸟不四足。”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 译文:让它长出上齿就去掉它的角,使它有翅膀就让它仅有两只脚。
4、“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道亦不变”——出自班固的《汉书·董仲舒传》之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三。意思是——道之大,源于天之大;天不变,则道也不变。“天”主要是指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天意。
5、意思是:臣认为凡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学术的学说都一律禁止,不许它们同样发展。出自东汉班固编撰的《汉书·董仲舒传》。节选原文:《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董仲舒的历史影响与评价——创立三纲五常的伦理学家
1、天人三策保存在汉书董仲舒传中。【影响】董仲舒是汉代最有才华的政治家和哲学家,他的哲学学说和政治主张,在中华民族的思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的社会政治思想,其宗旨在于巩固汉王朝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使封建地主阶级长治久安。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针对西汉中叶的情况,指出:孔子曰。
2、董仲舒主张天意创造万物并主导统一,认为汉朝皇帝的统治是天命所授,社会秩序如家庭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设计的,其目的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他借助阴阳五行学说,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秩序,如“三纲五常”,以及皇位更替的理论。董仲舒强调通过认识天意来指导生活,强调通过内省和观察阴阳五行来理解天道。
3、三纲五常为董仲舒提倡之后,成为我国古代维护历代封建皇朝统治的工具。 “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关于董仲舒传和董仲舒传全文原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