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独往湖心亭看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独往湖心亭看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湖心亭看雪》只描写了张岱与陌生人的一次偶遇,为什么却能成为经典名篇?它精妙在何处?
我不懂文学,不知道什么文法、意境?可我去年第一次读到《湖心亭看雪》时我就十分感伤,难以释怀。
我那时候知道张岱这个人,不是因为他是文学家,而读南明史时,读到张岱辅佐南明鲁王朱以海在舟山一带抵抗北方清军,可朱以海实在挑不起大梁,最终少鲁王逃到台湾,在康熙收复台湾时自尽,明朝最后一个皇室也烟消云散。
而张岱躲进山里,回忆了自己的一生,痛骂了自己一生,写下了《陶庵梦忆》,其中记录了几十年前,那时的天下还是大明崇祯皇帝的天下,那时的江南还是未遭清兵屠戮的江南,他那时也只是一个傻呆呆的纨绔子弟……那年杭州的冬天,天云水俱白,纯洁得无一丝纤尘,他在湖心亭拥炉把酒……可这一切都一去不复返,少年已去,故国已亡,唯有梦中的湖心亭看雪。
最羡慕古人的生活态度就在于这一点,无论是在游玩途中还是何时,路上遇到几个人与自己心意甚合,就能走上去攀谈几句,聊开心了还能浮一大白,相遇一场、相识一场,就是朋友了,哪怕以后都不会再相见。
古往今来,西湖都是受文人墨客歌咏最多的美景,但写西湖之雪美的,明末文人张岱这篇小品文,当属第一。这篇文章为什么经典,因为有两处绝妙,一为意境、二是心理。我们把全文分两段来欣赏。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起笔点明时间、地点,自不用说。大雪三日,雪有多大?张岱不从视觉层面直接描写,而是“湖中人鸟声俱绝”,简单明了七个字,人和鸟都躲了起来,雪后世界的幽寂寒冷就体现出来了,也奠定了全文的空明基调和作者内心情绪。
读这一句,特别容易联想到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特别好玩的是,古人写雪啊,所处时代不同,写雪的感受也不一样,日子好过的时候,雪怎么看怎么美,你看东晋谢道韫小时候咏雪“未若柳絮因风起”,句中不见寂寥,尽是小女儿的才情,因为当时谢家日子好过啊;再如李白《北风行》写“燕山雪花大如席”,虽然当时已经经历了安史之乱,这首诗也写得“哀”,但毕竟李白是盛唐诗人,诗中的盛世气象仍在。
如果日子不好过了,那雪就变得寂寥落寞,柳宗元是中晚唐诗人,国力衰退藩镇割据;张岱是明末清初人,更是遇上了国家灭亡,江山易主,所以他们两人这两篇写雪的作品,就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下来张岱要去赏雪了,一个“独”字,又有柳宗元“独钓寒江雪”之孤独感,正因有前文的“俱绝”,所以才有了这里的“独往”,张岱可能在想:嘿,世间这些俗人,一下雪就躲起来,哪懂得雪景之美?——天、云、山、水上下一白,这是一片苍茫中,读者看到的是强烈的空间感,但这种天地茫茫一色,未免显得虚幻不真实,所以作者笔下又有了“猛然发现“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寥寥几点在这里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感,让苍茫天地更有层次,空间更加广阔。
这一段,是全文写雪的核心,也是意境所在。王国维说无我之境,只有在作者处于宁静直观的状态中才有,张岱立于“宇宙”中心,世界一片苍茫,正式宁静直观的状态,所以写出了“无我之境”。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到了亭中,与“舟中人两三粒”相遇,“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句对白而已,双方的惊讶和意外体现的淋漓尽致。接着舟中人“拉”,这是意趣相投的热情与喜悦,虽然彼此只是路人,但情感上是相通的。张岱“强饮”,大家心中的欣喜如何表达呢?一切尽在酒杯中,强饮三大白吧!
写到这里,全文孤寂清冷的基调上,终于有了一些暖意。
最后,离别时,舟中人喃喃道:“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你以为这是舟中人说的话吗?其实这是作者内心的独白啊——“我”以为全世界都是俗人呢,谁知道在这里还遇到跟我一样懂得欣赏雪景的文艺青年啊!
你读这篇文章,哪里像是一篇文章呢,明明是一副山水画啊,全文写意传神,没有过多的描写,该有的都有了,不该有的一字不写,无声胜有声,乃是最高境界。
要谈此文的精妙之处,先约略梳理下中国古典文学大致的文体代表和演变流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文体都是一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其实再深入一下,唐宋的文章、宋诗、明清小品虽然与同期的代表体裁相比名气没那么响亮,但也是一座让后人景仰的难以逾越的高峰。按人们约定俗成的排序,其隐含的脉络就是文学的通俗化,但与之对应的文学的精英化从来就不曾偃旗息鼓,只不过在人们的认知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而已。
明清小品与明清小说可谓是明清两代文学精英化和通俗化两种走向的巅峰代表。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是明清小品的代表之作,选自其所著的《陶庵梦忆》,也是其中的绝佳的经典名篇。
张岱才高命蹇,遗老身份与才子性情合二为一,使他在明清时期精英文学殿堂中牢牢地占据一席之地,有着“小品圣手”的美誉。这个人,前半身是一个典型的才华横溢的公子哥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
朝代更迭,物是人非,“国破山河在”的境况,使得“躲进小楼成一统”成了他自然而然的选择。这种被动的选择的悲凉之情又不足向外人道也,于是在这篇追忆往事之作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之间的悖论看似行文疏漏,但洞幽烛微,却是抒发自己内心苦闷无人话凄凉的“神来之笔”,一如书法史上最为人称道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那样,漫不经心的凌乱成了表达书者当时心情的最佳写照。
删繁就简,简约而不简单,内敛而不张扬,形散而神不散,是小品文最为推崇的美学价值追求。看他写景,就是用“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样白描手法,却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写出了大雪的萧索感和层次感。看他记事,也就是冬天去湖心亭赏雪这样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这对文人墨客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根本不值得大书特书。最重要的,写景记事不是目的,抒发情感才是要表达的关键,而他在情感表达上就像中国书法中的留白一样,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不仅没有“呜呼”、“噫”这样的叹词,甚至没有直接表明情感的一字一词。而读罢此篇,其中蕴含的深沉悲情呼之欲出,让人恍然大悟并拍案叫绝。文中最后的借舟子之口喃喃道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一句看似戏剧中的旁白一样旁逸斜出,但却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把整个文章的文气贯通起来,更是画龙点睛的妙笔,一下子就升华了整个文章的格调。而且正和文中第一句提到的“崇祯五年”首尾呼应,仔细推敲,妙不可言。
“从来也不曾提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最痛彻心扉的情感表达对张岱这样的风流名士来说,是不屑于鲁迅笔下祥林嫂那样逢人就唠唠叨叨一大通的,不是掰开来让人看,而是向内向内再向内,顾左右而言他,把痛苦凝练成一个坚不可摧的硬核埋在心里最深处。正是如此匠心独具的精妙布局、言简意赅的千秋笔法,才成就了这篇世所称道的小品文经典篇章。
《湖心亭看雪》是我中学时代尤为喜爱的古范人名篇。该文短小精悍,深境深远,用词精准独到,读来韵味悠长。确为古短文中的传世精品。我们先睹为快: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全文不足二百字,都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语言精准洗练,用“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两人”“一童子”等词,廖廖数笔,勾画出了湖上静寂箫瑟的孤寒景象,用白描手法,绘就了一片空旷,孤远,幽寒,超然的意境,给人一种若有若无,依稀愰忽之感,读来令人神往。
在抒情方面,似无着墨,读者却能在幽静深远,寒意箫杀的氛围中,体察出作者隐逸之思。一句“独往湖心亭看雪”,流露出作者孤高自赏,不入浊流的心态。又从孤境遇知音,惊喜偏惜别的场景中,反衬出作者往日眷恋和感伤的情怀,忧伤悲凉的境遇。
该文虽是借景抒情,却又“欲说偏不说”。通过描写作者与陌生人的一次偶遇,借舟子之口,说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暗示出还有更多与作者相同际遇的人。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良多,正是本文的精妙之处。
《湖心亭看雪》赏析
千山鸟飞绝,万籁俱寂。天与地如瓢泼的水墨画渲染铺陈,浓重的白色大笔点染挥毫,将世间一切涂抹殆尽。唯有灰衣长袍,一人孑然独立。
你听。
仔细听。
长亭灰痕,小舟漂泊。寂寥的笔触漫不经心的勾勒出风的轮廓。你听到了吗?一下一下,那混合着孤寂和喜悦的心跳声。
这就是作者意图为我们展现的意境吧。一片苍茫寂寥,神圣洁净的白雪世界。一个孤寂淡薄的旅人。
《湖心亭看雪》得以流传,原因其一在于,其中出色的景色描写。明清小品如山中幽兰,淡薄而轻巧,湖心亭看雪一文,便是如此“轻巧”的一幅画景。很小,很轻,但具体而微,毫毛毕现。
文辞节律悠然,选词轻巧唯美。尤其是其中量词的使用。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几个“一”的连用,堪称神来之笔。
“一”即是小。小而美,是一种洛可可式的华丽精巧, 纤细柔弱。试想一下,天地如此辽阔,白茫茫,苍笼寂寥。其中却只有一痕,一点,一芥,陡然而生一种天地永恒,我身渺茫之感,犹如躺在大草原上,仰望澄澈湛蓝的高高的天空。
此外,还有一个可能比较尴尬的原因。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再不济的时代,也会有几个代表的诗人和作家。
明清的小品文,不知道算不算是散文的衰弱之象。总之,与前辈们相比,无论是先秦诸子的智慧雄浑,唐宋八大家的豪迈凝重,明清小品文(散文)都远远不如。一如山中幽兰,对比嶙峋高山和笔直坚韧的松树。
因此,在不多的文学家中,张岱很幸运的“得天下才一斗”,于是作为代表作的《湖心亭看雪》就流传了下来。
总而言之,
湖心亭看雪有很高的文学成就,但又不是什么顶尖之作。小而美的风格决定了格局。主要是看自己喜欢就好,读来美就好。
不喜欢就算了。反正背不到《湖心亭看雪》,也没人笑。
湖心亭春雪原文?
湖心亭看雪
明 ·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苏轼湖心亭看雪?
不是苏轼的。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
湖心亭看雪中独往湖心亭看雪和后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怎么看待这看似矛盾的句子?
文章这样写并不矛盾,也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作者有意而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这样写反映出他们文人雅士式的孤傲。一个“独”字,充分展示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而一个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惟有雪光能带来亮点
湖心亭看雪全文讲解及赏析?
此文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
全文笔墨精炼,文笔清秀,表现力强,不足两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
这篇文章胜在意境。在中国的古典意境理论中,有有我之境界,有无我之境界。张岱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有我之境界的体现。所谓有我之境界,则物皆染我之色彩 。
比如这篇文章,它写的是张岱挐一小船,在西湖上看雪。这是一个场景的移入,"独往湖心亭看雪",.他用一个“独”字写出自己孤标傲世的情怀。
《湖心亭看雪》是清代文人、学者曹雪芹所著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一篇插曲。描写了贾妃与王熙凤共赏冬日风光的情景。文中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两位女性的情感世界。贾妃因思念宝玉而流露出思绪万千的心情,而王熙凤则以隽永的言辞帮助贾妃排解世间的烦恼。
整个插曲以豪情之中流露出婉约,以雪为背景映衬出人物内心情感的纷繁复杂,为整个《红楼梦》增色不少。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这篇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
这篇文章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文章通过对大雪封湖、人鸟声俱绝等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寂静、清冷、空灵的意境;其次,文章通过对知己相遇、谈天说地等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最后,文章通过对“痴”字的点睛之笔,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湖心亭看雪》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篇散文,以描绘冬日湖心亭观雪的景色为主题。下面是对《湖心亭看雪》的全文讲解及赏析:
全文以作者在湖心亭观雪的经历为线索,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自身感受的抒发,展现了冬日雪景的美丽和作者内心的情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独往湖心亭看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独往湖心亭看雪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