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孟子见梁襄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孟子见梁襄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其如是的其是什么意思?
其如是这个词中的其意思是:如果这样的话。其中的其意思是: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这个词出自先秦孟轲的《孟子见梁襄王》一文,原文如下: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不知此苗是何苗?
感谢题主提了这么个问题,题中包含了历史、地理、气候和农业等方面。作为一个读了几遍四书五经的农村人,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有人直接说是禾苗,但是得有证据,不能人云亦云。
分析之前,先解释一下这句话,这句话有个错别字“䜱”应该是“浡”字。全句的意思: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苗就长得茂盛了。
首先,分析这句话的出处。这句话出自四书五经中《孟子》里面“梁惠王上”的《孟子见梁襄王》中的句子。梁襄王是魏国著名的梁惠王的儿子,由于梁惠王把魏国的都城从安邑迁到了大梁(今开封),因此被魏国也称为梁国。梁襄王的在位时间是公元前319-公元前296年。因此可知:时间是公元前319到公元前296年。地点在河南开封。
其次,分析这句话。从“七八月”开始,从上面分析的时间我们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此时中国所用的历法应该是周朝的历法。周历以冬至所在的月为建子之月,即今天的冬月(农历11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由此可知,“七八月”就是现在的农历五六月了。也就是说,这句话说的是现在农历五六月份的农作物的一种状态。
再次,“苗”的分析。这个苗,肯定不会泛指所有植物的幼苗,而是某种农作物。春秋时期,中国的农作物为我们所知道的“五谷”,五谷具体是什么呢?刚好东汉经学家赵歧在给《孟子》作注释的时候提到了:“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赵歧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也就是今天的水稻、黄米、粟、麦、豆。顺便提一下,古代“五谷”有两种说法,另一种是有“麻”无“稻”,麻是做衣服的主要原料,稻主要在南方生长,所以有不同的说法。刚好开封属于北方,那么这里面的“苗”是什么呢?上面的六种农作物,在农历五六月份,几乎都存在的。
第四,分析一下当时的气候,以便更好的了解作物生长。竺可桢先生曾经通过出土的树木年轮,分析出西周到西汉前期,中国处于一个暖湿气候阶段,梁襄王所在的时间处于这中间。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也写到“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表明了在当时,从山东到陕西一带的北方,是可以种植南方植物的,因此可以肯定当时处于“齐鲁”和“渭川”中间地带的开封,完全可以种植水稻。而且不管是古黄河还是今黄河,都流经了开封,水资源充沛。
第五,再回头看五谷,水稻、黄米、粟、麦、豆,在一个气候类似今天江南地区的土地上,种植广泛的恐怕就是水稻了,而且,刚好后面四种都是耐干旱的农作物,其中麦基本到了收割的季节,不符合“苗”的状态了。而水稻,在清明谷雨季节播种,到了农历五六月,刚好处于“苗”的阶段,正是需要水量的时候。《孟子》中,还有个妇孺皆知的“苗”故事,就是“揠苗助长”,虽然我们不知道孟子是否是信口开河编造的,但是故事的发生地是“宋国”,宋国在今天的河南商丘,跟梁国的开封挨着,古黄河流经商丘。揠苗助长中的“苗”,一会儿工夫(农夫拔了后,回家,跟儿子说,儿子去田里看)苗就枯死了,这个“苗”应该跟梁襄王的“苗”是同一农作物,缺水的时候容易枯萎,有水的时候又成长好,除了“水稻”的苗,还会是什么呢?
因此,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中的“苗”是水稻的禾苗。
吾其与闻之中的其的用法?
吾其与闻之中的其是副词,在这里表示揣测的意思,即也许、大概之意,吾其与闻之的意思是我也许能够知道这件事吧。
类似的用法有: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齐国其庶几乎。——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齐桓晋文之事其字用法归纳?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它”。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大概”。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三)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为什么孟子评价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孟子对付梁襄王,首先在于善于察言观色而择言。他见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个国君不像个国君的样子,就是接近了他,也看不出什么威严。
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佳,因而讲话直截了当,毫不婉转曲折。
其次在于围绕中心,逐步展开论述。梁襄王的命题是“天下恶乎定?”怎样才能使天下安定,孟子回答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梁襄王的问话不如他父亲梁惠王能提出一些他面临的矛盾,步步追问的都属于治国的常识性问题,孟子也就以严密的逻辑联系,将启发与阐释相结合的言论,使之启蒙益智。作为一国之君,只有使天下归附,才得人心,这就要爱民保民,绝不嗜杀好战,那么天下归于一统,社会也就安定了。孟子循着梁襄王问题的思路,逐步揭示所要讲的内容,而不径直揭底,使对方在获得某种满足之时,又有新的不满足,这种“引而不发,跃如也”的讲话艺术,较之捷言尽说更能收到效果。
天下恶乎定的恶的意思?
天下恶乎定的恶读wu,疑问代词,哪里,怎么的意思。天下恶乎定的意思是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出自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上》第六章。节选原文: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孟子》共七篇,东汉末赵岐为《孟子》作注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后人从之。梁惠王即魏惠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孟子见梁襄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孟子见梁襄王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