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生查子元夕欧阳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生查子元夕欧阳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写了什么?
这首词巧妙地运用了哀乐对比。上片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明快的节奏;下片则情深调苦,表现了孤单寂寞的悲哀。以乐景反跌哀情,故哀情更为动人。
词中正面描写弹筝的女子,而以英俊少年作侧面的陪衬;上片中写这男子隐约在场,下片中则写女子在回忆中出现,虚实相间,错综叙写,词中的感情就不会变得单调。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如以“雁行”比筝柱,以“莺语”拟筝声,以“娇云”状远去的弹筝女子,以雨打芭蕉喻筝中的哀音,或明比,或暗喻,都增加了词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欧阳修《生查子》中有:“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句话涉及了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 )?
是元宵节哦。
"元宵节"的节期为正月十五日,又名"元夕节"、"上元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来自于宋代欧阳修所作的《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元宵节宋词《生查子·元夕》,该怎样赏析?
这是本人空间的解读。请指正。爱情中最刻骨铭心的是那凄怨、缠绵的相思。花前月下的相聚是温馨甜蜜的,独坐孤灯中的相思也是浪漫幸福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种相思不得的朦胧美应该是自我情愫的最高境界。毕竟,相思不会使人衰老。
《生查子 元夕 》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宵之夜,花灯通明,亮如白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去年与你相会的情景仿佛在昨日。今年的圆月仍然高挂夜空,花灯仍然明亮如昼,可去年甜蜜幸福的时光已然不再。伊人何处?点点相思挥洒成行行清泪,浸湿衣衫!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名家评论
徐士俊《古今词统》:元曲之称绝者,不过得此法。
王士禛《池北偶谈》:今世所传女郎朱淑真“去年元夜时,灯市花如昼”(《生查子》词),见《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三十一卷,不知何以讹为朱氏之作。世遂因此词,疑淑真失妇德,纪载不可不慎也。
陆以湉《冷庐杂识》:“去年元夜”一词,本欧阳公作。后人误编入《断肠集》(渔洋山人亦辨之),遂疑朱淑真为泆女,皆不可不辨。按‘去年元夜’词,非朱淑真作,信矣。
这首词写得简单直白,没什么曲折起伏、变动不居的韵致。因而,看上去平淡无味,甚至味同嚼蜡。
问题在哪呢,怎样才能起伏跌荡、变化多端?
词的上阙写的是去年元夜,下阙所写是今年元夕。它们是种并行的状况,在架构上是双平行式的。这是一种常见的结构方式,没有多少水平含量。就在于,两者的联系单薄,作用贫弱。基本是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由于这种相对的孤立,使得相互之间很难激荡出更深入、更广泛的矛盾,很难映衬、烘托到较高的层次。也就流于平凡,如此而已了。
再者,在这种架构下,两部分的事物多是排列组合式的。也就说,把一些事物通过罗列、拼凑、堆砌等方式,而组成两个部分。因为,若某一部分逸态横生、摇曳多姿。那它已是普遍联系、紧密作用的了,与另一部分也就不可能是相对孤立的。其实,我们看这首词,是不是像一篇流水账?就是一些事物的简单罗列、组合。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有很多活动,诸如张灯结彩,猜灯谜,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等。而作者在描述约会的情景时,只提到了“月”,“柳梢”,“黄昏”,好像压根没什么元夕的事。从而,就表述的事物来讲,元夜与约会又成了并列的双平行状况。两者联系少、作用弱,没法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也就使得双方都是茕茕孑立,孤形吊影的情形,还不干巴无味、兴味索然?
只有使约会与元宵的一些活动,紧密联系、作用繁多,才能使两者如鱼得水、相辅相成。而作者那种片面、孤立、封闭的写法,只会使它们穷猿失木、枯鱼衔索。至于下阙就无需多言了,与上述是类似的。
由此可见,作者是割裂式、孤立式、封闭式的作法,而非联系性、开放性、一体性的。表现出来,各事物就是自为阵营、独行其是的。说得更直白,乌合之众、一盘散沙。显然,作者在作品的架构,及对事物的认识等方面,相当欠缺。
首先说说这首词的一个误会。这首词曾被人误入"朱淑真集",后经考证,南宋人曾慥所编《乐府雅词》才将此词列入欧阳修名下。
再说赏析的话,我们先来读全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一,《生查子》词牌别名很多,如《楚云深》、《梅和柳》、《陌上郎》等。双调,四十字。上下阙各四句,两厂人韵。
二,格式分甲、乙两式。
甲: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下阙重复)
乙:仄起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下阙重复)
该词隶属平起式。上阙四句,写了主人公甜蜜的回忆,元夜时分,不仅灯火如昼,且圆月当头,观灯玩耍的青年男女,正是约会的好时机,可谓是良宵美景!正是这种芬围,给男欢女爱增添了绵绵情意。虽然语句近似大白话,却有言浅而意无穷的回味,令人春心荡漾,浮想联翩。
下阙写作格式雷同上阙,直接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二句以"依旧“点明今年元宵节的盛况,与去年相同,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习俗。为下二句的"人不见""泪湿袖"埋下伏笔。虽然景物依然在,去年的情人却没有前来。只余孤身独影。此时此刻,相比去年的盛况,"依旧"在哪儿呢?追思伤怀,怎不令人"泪湿衫袖"啊!
纵观全文,构思是巧妙的,格式的并列重叠,没有半点的投机作巧,但有增强情感递进的功效。表现的是民歌般的简洁、通俗直白的乡土风格,情调却能耐人寻味!个人浅见。
读古诗词,常常会觉得古人把人的各种感情都表达得那样贴切,古人一句诗,就能击中多情的内心,胜过现在的千言万语。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就是这样一首词。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词曾误入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断肠集》,所以有人认为是朱淑真写的,不过,欧阳修的文集中是有这首词的,而欧比朱早了一百多年,所以可以确定这首词就是欧阳修写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去年元宵之时,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明亮,黄昏的时候,明月慢慢爬上杨柳的树梢,我与心爱之人在那美好的时刻,繁华的地方,约会。
词的上片,写爱情的美好,美好的佳节,美好的地点,美好的人儿,甜蜜的幽会,世间最美的事情,无过于此,然而,「去年」二字,为这美好里,埋下了痛苦的伏笔。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今年的元宵,月跟去年一样明,灯跟去年一样亮,但是,去年的人,却已经不在了,只剩下我一个,在这个佳节里,看着跟去年一样的繁华美景,独自流泪。
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我与你一起,欣赏这世间的繁华美景。
世间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这世间繁华美景依旧,我却再也不能与你一同欣赏!
转眼又是一年元宵夜!每每此时,热爱诗词的朋友总不免想到一首十分脍炙人口又平白简易的美词《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词有说是朱淑真所作,有说是欧阳修所作,甚至还有人认为秦观是作者。不管其到底是何人所为,这个公案就留待学术研究者们去考证,我们今天单就欣赏它的美。
要说美,愚只能愧恨资质驽钝,而却无法用语言形容它——无论是情人相会时的笑语晏晏,还是佳人独自顾盼时的怅怅!所以便只能在脑海一次又一次地想象那美好曼妙的画面:去年喧喧元宵,闹市花灯流照,光亮璀璨如昼,月儿刚上柳梢。俊男靓女约盟,密会黄昏悄悄。 今年又到元宵,月儿依旧皎皎,花灯绚烂如故,情人音讯杳杳。意兴阑珊之时,独自泪满衫袄。
词的上片首先作了一番环境的铺垫与渲染——“花市灯如昼”。在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方面都远远胜过唐代,那时的庆祝活动也更加繁华热闹,花市上真可谓灯火辉煌人潮涌动,人们的欢庆通宵达旦,这就为封建礼教约束下,青年男女的约会创造了条件。因为宋时男女密约私盟是万万使不得的败坏风俗的行为。但在热闹的元宵灯会这样的良辰美时,人们却可以倾巢出动,共飨盛会。趁此良机,有情人间恰恰可以于人声喧嚣中眉目传情、于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
在相互倾慕的青年男女之间,因时间的阻隔,因相思的催化,就注定了这必定是一场让心儿如鹿撞、让脸儿似火烧的美好期约。而此时此刻,月华的朦胧与杨柳的婀娜似乎也善解人意地作出了恰到好处的点缀。在中国古诗词的意象里,月亮本就代表了恋人之间的相思情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古诗十九首》中“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都是借月抒发相思之情。而杨柳也有“优美动人、缠绵多情”之意。此时环境氛围里似乎也被情人见间的暧昧朦胧浓情蜜意所包围,那么“人约黄昏后”就恰恰予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妙遐想。
词的下片则转笔就到了物是人非的又一年,但此刻依然纷繁喧闹的人群,依然美轮美奂的灯火,甚至依旧杨柳依依月光皎皎,却恰恰为形单影只的失意人的落寞惆怅作出了强烈的反衬——作者的手法实在高妙到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境界!如此,上下片间主人公截然不同的心境也相互反衬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去年有多情意缠绵,今年就有多黯然神伤!这可真是天不遂人愿,人惟赖造化啊!
而令人无限称道的是词中无论有情人间相会时的欢愉,还是失意人踽踽独行时的落寞,都充满了美好的诗情画意,这样一首美词怎能不让人反复沉迷、如痴如醉?
生查子·元夕这首诗描写了什么节日的代么习俗?
欧阳修写的《生查子·元夕》指的是元宵节,元宵节习俗有:
1、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2、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就出现过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
3、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在农历正月十五的第一天,传统民俗悬挂灯笼并放烟花。
生查子·元夕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生查子 元夕表达了作者忆去年元夜情事,引起相思之苦。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赏析】
《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词的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头两句写元宵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情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相对照,引出“泪湿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生查子元夕欧阳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生查子元夕欧阳修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