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与李生论诗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与李生论诗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出处?
出自唐代司徒空的《与李生论诗书》,原文节选如下:
文之难而诗尢难,古今之喻多矣。占位愚以为辨味而后可以言诗也。占位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酰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占位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占位中华之人所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占位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占位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渟蓄渊雅,皆在其中矣。占位然直致所得,以格自奇。
鹤梦不离云什么意思?
无论剑飞的多远最后都会回到汉这个地方,鹤的梦想多高都不会超出云的范围,叶落归根。鹤梦凡脱俗的问往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不离:不失为。庄子马蹄: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朴素。云后人加雨作云,而以云为云日之云。
归还于人海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让自己回归到普通人的行列,是一个人,对已拥有的名利感到厌烦,想做普通人了。
出自唐代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鲸鲵人海涸,魑魅棘林高。”
1、归还,读音是guīhuán,汉语词语,意思是把人或物送回原主、原地。
出自《战国策·秦策一》:“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2、人海,读音是rénhǎi,意思是像汪洋大海一样的人群;比喻人世社会。
与李生论诗书中味外之旨?
《与李生论诗书》通过"辨味"对"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构成司空图的论诗核心。
文章在对原典关键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观点解读,认为司空图的"韵味说"实际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含义。
司空图提出的重要诗学观点有哪些?
答:司空图的诗,大多抒发山水隐逸的闲情逸致,内容非常淡泊。他还写诗表白:“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着不平。”在文学史上,他主要以诗论著称。他的《二十四诗品》是唐诗艺术高度发展在理论上的一种反映,是当时诗歌纯艺术论的一部集大成著作。《二十四诗品》把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分为雄浑、含蓄、清奇、自然、冼练等二十四种风格,每格一品,每品用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韵语来比喻说明。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和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
司空图论诗发展殷璠、皎然之说,注重含蓄蕴藉的韵味与清远醇美的意境,提倡“咸酸之外”的“味外之旨”和“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韵外之致”(《与李生论诗书》);讲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与极浦书》)。他推崇王维、韦应物“趣味澄夐”的诗风,而批评元稹、白居易为“力勍而气孱”(《与王驾评诗书》)。他也赞美过李白、杜甫之作与韩愈歌诗的气势奔腾,“物状奇变”(《题柳柳州集后序》),但并不专主一格。《与李生论诗书》中曾自引其得意诗句,有得于早春、山中、江南、塞下、丧乱、道宫、夏景、佛寺、郊园、乐府、寂寞、惬适等,大都属于抒写闲情逸趣而偏于静美的。他的部分作品如《秋思》 、《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狂题》 、《偶书》 、 《河湟有感》等,也流露了他别有伤心怀抱。
《二十四诗品》是他的论诗专著,简称《诗品》。其中把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意境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品类,每品用十二句四言韵语来加以描述,也涉及作者的思想修养和写作手法。与钟嵘《诗品》以品评作家作品源流等第为内容是不同的。
《诗品》在开创文艺批评形式方面有广泛影响。模仿之作,清代有袁枚《续诗品》、顾翰《补诗品》,还有马荣祖的《文颂》、许奉恩的《文品》、魏谦升的《二十四赋品》、郭麐的《词品》等
在《与李生论诗书》中,他提出诗歌要注重“咸酸之外”的“味外之旨”,追求“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韵外之致”,《与极浦书》又要求作诗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强调的是诗歌要体现出超于语言之外而又能意会的某种神韵,突出了诗歌铸造艺术境界的重要性和审美感受的丰富性。
这种寓意于象外,得味于言外的论调,与当时盛行的佛学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与李生论诗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与李生论诗书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