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赣州郁孤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赣州郁孤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诗人写郁孤台,为何辛弃疾词流传最广?
回答这个问题,先给大家说说郁孤台。郁孤台位于赣州城区西北贺兰山顶,己有一千多年历史。“因其山隆阜,郁然孤峙,故名郁孤台。”(清同治《赣县志》记载)
作为赣州名胜,郁孤台曾被历代文人墨客多次题咏,苏东坡,文天祥,辛弃疾等都留过诗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首词所记的那个年代,正是金兵大举南犯,百姓流离失所,诗人用清江水,比作逃离家园,躲避兵灾的行人泪水,一江行人泪,何其多也。难民们回望故都汴京,却被无数的群山挡住了视线,绵绵不绝的群山,对故土绵绵不绝的思念。即使连绵不绝的青山,也挡不住诗人收复故土的决心。江边的晚上,国破家亡,忧愁不断,这时山涧传来鹧鸪鸟的呼唤,似乎听到故园对他的呼唤。
历代学者对这首词评价很高,称之为“横绝六合,扫空万古”。不仅是因为诗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豪放,更是诗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这种大境界,大格局,是别的诗人不能比拟的。而那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作为一句名句,广为传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解读。
(图片来自网络)
谢邀。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诗人写郁孤台,为何辛弃疾词流传最广?
这个问题有个错误,还挺严重的。
郁孤台在赣州市区北部的贺兰山顶,始建于唐代,因树木葱郁,山势孤独而得名。李渤、苏东坡、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王阳明、郭沫若等历代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诗词。而辛弃疾的这首词确实是流传最为广泛、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作品,今天我们去郁孤台,还可以看到正堂就是前领导人手书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确实是因为这首词闻名天下,但是这首词并非写郁孤台的作品。
就好像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不是写长江的?好像是的,不过诗仙这首诗明明写的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在黄鹤楼。
同样的,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写的是江西造口,而非郁孤台。
清江水自南面赣州城而来,涛涛不绝,一路向北。而辛弃疾当时任江西提点刑狱时,途经造口。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下,攻入江西。隆裕太后由南昌仓皇南逃,金兵穷追八百里,深入到造口。隆裕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四十七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
因而有“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郁孤台在赣州之北,赣江正从台下流过,直达鄱阳湖。当然这里中间多少行人泪并非就特指隆裕太后的逃难之事,而是联想到破国几十年来,征战无数为老板姓带来的苦难和伤痛。
至于后面几句,简单明了,“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充满了对故国、故都的向往,这里“长安”是代指北宋故都汴京。“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通过对大江东流不息寓意世事涛涛向前,个人力量无法改变。“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写回实景,用“愁余”抒发了对现实的无奈。此时已经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辛弃疾南归已经十几年,渐渐地也看懂了朝廷偏安一隅,无意北伐的心态,却始终无法释然,又因为是“归正人”,仕途也不畅通,地位上的尴尬,主战派的失势,让辛弃疾在隐忍中蹉跎了岁月,他如何不愁?
总的来说,辛弃疾这首词语言不复杂,简洁易读,虽然隐藏了很深的情绪在里面,但是就算解读出来也是满满正能量的爱国情绪。
也正因为如此,这首作品广为传颂,同时非常适合作为学生的教育典范。没有词牌的哀哀怨怨的底色,文字精美简洁,气象疏朗大气,情绪爱国向上,没有比这更好的作品了。提到郁孤台的作品,也只有这一首词进入了学生教材。
而郁孤台作为这首词的开篇词,在气势上高起云霄,直接喧宾夺主地掩盖了造口这个本来的主角。
基础教育是每个人都会经过的,这种文化的广度没有任何其他媒体可以抗衡。这首作品也就因此深入人心。
郁孤台也就广为人知。
我们得知郁孤台的来处,流传最广的却不是写郁孤台的作品,这也是挺有意思的。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问题: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诗人写郁孤台,为何辛弃疾词流传最广?
前言
郁孤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在唐宋两朝,曾经有无数诗人曾经凭临郁孤台并留下来诗篇。 两宋期间有很多诗人写过郁孤台:苏轼、刘克庄、周必大、姚勉、赵蕃、辛弃疾、苏过、孔武仲、周紫芝、黄庭坚、戴复古、文天祥、金君卿.....
不过,老街第一次知道郁孤台 ,还是来自于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为什么这么多的作品中,偏偏这首词流传最广呢?
一、唯一入选课本教材的郁孤台
对于现代人来说,之所以熟悉辛弃疾的这首诗,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关于郁孤台的诗词,只有辛弃疾这一首被选入课本。
而且这首辛词还是学生们必须背诵的名作。无论什么时代,只要能够进入考试的内容,自然流传的最广。
不过,为何课本会选择这首词呢?
老街以为,首先这首词的语言比较浅显易懂,而且篇幅也短小,所以特别适合于小学生学习。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辛弃疾是一个爱国词人,这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也是其爱国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所以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这首写郁孤台的作品,比起其他的作品更加适合进入课本。
另外,读懂这首词,还是要了解到这首词背后的故事
二、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背后故事
1、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辛幼安词》记载 :
“其题江西造口壁词云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因此起兴 。”
隆祐太后是宋哲宗赵煦的皇后孟氏,这个不幸的皇后先后两次被废,但是又因祸而得福,靖康国难时她因为住在民居中而幸存。
二帝被俘北上以后,隆裕太后坚决支持赵构即位,这才有了南宋又延续了100多年的基业。
当年隆裕太后为了躲避金兵,在造口“舍舟而陆,遂幸虔州”,《宋史·后妃传》记载:
“太后及潘妃以农夫肩舆而行。”
《宋史·胡铨传 》中也记载:
“铨募乡兵助官军捍御金兵 ,太后得脱幸虔。”
原来,这里还是裕隆太后逃避金兵追杀的地方。
辛弃疾(1140 -1207 )路过此处时是1176年,当时的辛弃疾36岁。 举例南下归宋已经有十几年了,但是收复中原的理想却似乎越来越远。
辛弃疾本是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 )人,1161年采石矶之战,南宋虞允文大败金主完颜亮,此时北方义军趁机起兵抗金,辛弃疾也参加了义军,义军兵败后辛弃疾渡江南下。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南归十多年,然而依旧只能“西北望长安”而已。在重重山脉的阻隔下,心情郁闷而无奈。此处的长安代指北方的故都。
周济《宋四家词选》评价这首诗的下阕时,评价这首词的下阕时说:
“借水怨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青山可以遮住长安却遮不住流水。山是一种阻隔,水是心中的志向也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洪流。。
词中所表达的除了回忆中的悲痛,还有对于未来前景的无奈。诗人空有报国之志,如今却一事无成, 因此辛弃疾会有“江晚正愁予”感慨。
理解辛弃疾这首《菩萨蛮》心情,还可以与这首辛词一起读,《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这首《鹧鸪天》直抒心意,可以当作对《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一种诠释。
结束语
之所以辛弃疾的这首词流传最广,入选课本是主要原因之一。其背后的原因,还是这首词,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一首优秀的作品。
@老街味道
首先要说,在宋朝留下名篇的诗人很多,不是独有辛弃疾的作品留传最广。但在南宋词人中辛词也可以说是留传最广的,这与他的词中抒发的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是分不开的。
郁狐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久鹧鸪。 此词作於辛弃疾淳熙二、三年(1175一1176)任江西提刑,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
词从赣江想到四十年前金人追隆佑太后(宋高宗的伯母)一路抢掠杀戮的情状,想向江水里还留着那时逃难人民生离死别的眼泪。词中又从郁孤台想到宋朝的故都开封,想到北方无数山河那时被敌人占领,成为沦陷区了。郁孤台,又名望阙,是“虔州八景”之一。唐代刺史李勉登郁孤台望都成长安,以为郁孤台非美名,改为望阙。古时候几个朝代都在长安建都,所以常用长安代表首都。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实际上是望开封。
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词至所以能够流传至今,这与他的写作风格和爱国情怀分不开的。唐五代、北宋人填词调的,多写儿女柔情,声情谐婉。温庭筠填此调十四首,最著名的一首有“小山重叠金明灭”。
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词却不同。他不写儿女柔情,而是抒发对国家民族兴亡及个人抱負难以实现的感慨。梁启超评这首词说:“《菩萨蛮》如此大声镗鞳,未曾有也。”梁氏这段话意思是:用《菩萨蛮》小令写大感慨的词,在辛弃疾以前,未曾有过。这也证明这首词能够流传的原因。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当我第一次都读这首词的时候,还是在学生时代,咫尺光阴,一过十年之久。初读这首词时,便有很多感慨!犹是读到可怜之时,更是心中似乎有着一团火一般,愤愤而不能平。
这首词是南宋诗人辛弃疾所写,全词是这样写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这是词人在途径江西时所做,作者看到山顶高台,有看到山下依然流淌的潺潺江水,不禁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国家。
他发出的感情真挚而忧郁,从词中便可以看得出来,行人泪,可怜,流去,愁,山深。
词人这首词之所以会流传甚广,有着很多的因素:
其一,他表达的是家国情怀。联系一下词人的背景,辛弃疾是两宋之交的词人,宋朝的大半国土以落入金人铁蹄之下,而自己随心有报国之志,收复失地之心,然却又无可奈何,所以只好借此来抒发郁积在自己心中的苦闷和悲愤。
其二,这首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顺畅,表面上看着很浅显,实际上表达的感情很丰富,很真挚。就像我刚刚开头那样所说,它能够读到心里面去,能够切身体会一般。这便是这首词的艺术高超之处,亦是可以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其三,这首词是现在收录在初中语文教材之中的,是国家规定的必学诗词。所以,在学生时代,几乎都是要经历和学习的,在学生的学习和传送中,那么自然这首词就如“家家争唱饮水词”这般普遍流传啦。
赣州郁孤台怎么样?值得一去吗?
去过一次,感觉就是想钱想疯了,就一个楼要20块钱门票,一个蒋经国住过的,也收门票,什么都没有,收门票。还有那个什么八镜台也收30门票,真是想钱想疯了了,什么都没有,就一个楼收门票。去过一次,再也不会去了。
感谢邀请,点击右上角关注赣州视界,让我们一起发现赣州之美!
赣州郁孤台位于赣州市老城区西北部贺兰山上,海拔131米,是赣州老城区的制高点,始建于唐朝,因树木葱郁,山势孤独而得名郁孤台。
郁孤台历史悠久,与众多历史文人都颇有渊源,譬如:李渤、辛弃疾、文天祥、岳飞、苏轼、王阳明、郭若沫等等,特别是辛弃疾的那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里面那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让郁孤台名扬天下。
登上郁孤台,可以远眺秀丽的赣州全景和章江水,现在的郁孤台几经重建,1983年按照清代的样式重建的,郁孤台高三层,高17米,占地面积300㎡。
在郁孤台下建有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这里重现了赣州这个千年宋城的历史风光和街区构造,这个历史文化街区是开放的不需要门票的,但是郁孤台进入要收门票的。
喜欢的朋友可以抽时间前去参观,看看古色古香的郁孤台,回味这个城市历史。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点击右上角关注赣州视界,让我们一起发现赣州之美。
郁孤台位于江西赣州城区西北部贺兰山(别名田螺岭)顶,海拔131米,是城区的制高点,赣州宋朝古城墙自台下逶迤而过,现为江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郁孤台因坐落在山顶,以山势高峻,郁然孤峙而得名。
郁孤台边树木葱茏,山势峻峭,历代文人雅士都曾登台瞭望,挥毫题句。像李渤,苏轼,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王阳明,郭沫若等都丫在此题诗赋句,感慨万千。与郁孤台渊源最深的要数南宋词人辛弃疾,他在赣州任职时曾留下著名的词篇____《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
作者登台眺望,痛惜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元之手,南宋小朝廷却偏安一隅,凭借长江天堑就高枕无忧,歌舞享乐,不思进取,大批爱国志士得不到重用,真是无可奈何呀。后人评此词曰:“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其豪迈之情,时人难以匹敌。
另外还有南宋学者聂子述所刻《郁孤台法帖》,是一部传世八百余年,带有神奇色彩的孤本法帖,其珍藏价值有言而喻。
游览郁孤台,感受千年文化脉络,你会感触良多的。
郁孤台在赣州市北部,地势较高,不算是山,说岭比较好。郁孤台三面环水,是欣赏风景的绝佳之地,郁孤台树木葱葱郁郁,山势孤独,也因此引来众多迁客骚人吟诗,商人在此饮酒,游人在此思古。
为何取名郁孤台呢?
难道是因为这里森林茂盛葱郁,山势孤独吗?
最早的郁孤台是谁牵头而建?建成于何年?已经无证可考了。但是推断的建成年代不短于1200年,也可能更早,但建于唐代是可以断定的。现在的郁孤台是依清代旧物而重建,台高三层,现在说是台,不是古时所说的石台或土台,而是三层楼台,垂檐歇山,四面有廊,廊内是厅,上下有梯。高台之上,南可以览市内街景,北可以观江上流水,东看日出,西观夕阳。文人到此必是千言有感,万语欲诉。
但我们大多数游人,是因为名胜古迹的吸引力,而愿意到此登高,有着近山近水,思古寻典的意味。尤其最出名的是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最几百年来,辛弃疾的诗词,为郁孤台添色不少。于是,很多游客高兴地登上郁孤台,眺望赣州市区,连声赞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赣州郁孤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赣州郁孤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