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是哪个朝代的,元好问生平简介
1、元好问(公元1235年-公元1297年),字太炎,号稚斋,蒙古族,晚年改为元,是中国南宋末年至元初期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元好问的祖父是辽国丞相。他自幼聪慧出众,精通诗词,才华卓越,被誉为“天才少年”。元好问曾任职于南宋官府,曾任河南郡守、川右转运使等职务。
2、年四月,元好问被蒙古兵俘虏,作为囚徒与家人辗转于山东聊城、冠氏之间长达五年之久。在元朝生活的二十多年间,他积极沟通元朝政界,努力收集散于民间的资料,想自己撰写国史,以便为金国保留历史。他的请求没有得到元朝当局的准许。
3、元好问生平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文山,是金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在金朝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元好问生于金朝中期,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早年曾在京城读书求学,受到良好的教育。金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元好问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败的变迁。
浣溪沙·孟津官舍元好问翻译
浣溪沙·孟津官舍元好问翻译详细如下:诗词原文 浣溪沙·宿孟津官舍——元好问 一夜春寒满下厅,独眠人起候明星。娟娟山月入疏棂,万古风云双短鬓。百年身世几长亭,浩歌聊且慰飘零。诗词翻译 一晚上初春的寒气充满了屋内厅堂,独自睡眠的我醒来等候着天亮。
译文:春夜的馆舍里寒意袭人,我独自难以成眠,转而起来等候启明星出现。一轮清秀明媚的山月映入稀疏的窗棂。因仕途坎坷而穷困潦倒,被俗世的风风雨雨折磨得双鬓之发已稀少。人一生不到百年,漂泊路长,何处才是终点?唯有浩歌一曲,方可暂时平息翻腾的心潮。
《浣溪沙·宿孟津官舍》翻译如下:春夜的馆舍里寒意袭人,我独自难以成眠,转而起来等候启明星出现。一轮清秀明媚的山月映入稀疏的窗棂。因仕途坎坷而穷困潦倒,被俗世的风风雨雨折磨得双鬓之发已稀少。人一生不到百年,漂泊路长,何处才是终点?唯有浩歌一曲,方可暂时平息翻腾的心潮。
浣溪沙宿孟津官舍中山月的意象:团圆。一夜春寒满下厅。独眠人起候明星。娟娟山月入疏棂。万古风云双短鬓,百年身世几长亭。浩歌聊且慰飘零。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寒。开篇一个“寒”奠定了诗歌的色调,屋内是寒冷的,更加衬托着诗人独自一人不能入睡,山月的出场,打破了夜的寂静,一个“入”字妙用拟人修辞化静为动,为整首词增加灵动色彩。
元好问的生平简介元好问有哪些作品
1、他的散文以“词人”名声更盛,被尊为南宋散文中的一代宗师,对后世影响深远。代表作有《醉翁亭记》、《元气》等。元好问的辞章亦颇具特色,他所写的状物赋多为简约、淡然、雅致,反映了他追求自然、简约之美的审美观。
2、三十六岁那年(225年)元好问因不满冷官生活请长假回到了登封,期间撰写了一部重要著作《杜诗学》,内容包括杜甫的传志、年谱和唐朝以来评论杜诗的言论。正大三年,元好问任河南镇平县令。次年改官河南内乡县令,不久其母张氏身故,其长子出生,元好问丁忧闲居内乡白鹿原,应邓州帅移刺瑗之邀,赴任幕僚。
3、元好问是当时金朝最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之一,他一生著有《遗山集》、《中州集》、《续夷坚志》等主要作品,在文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过真正了解元好问的朋友可能不多,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给大家介绍下元好问这个人物,看看他的生平事迹,或许能给你带来启发。
4、著有《遗山集》、《金史》(未完成)、《续夷坚志》等。
5、元好问的文学成就以诗歌创作最为突出,并以“丧乱诗”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地位的。这些诗是在金朝灭亡前后写出的,主要有《歧阳》三首、《壬辰十二月车驾车狩后即事》五首、《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五首、《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续小娘歌》十首等。元好问留下词377首,他也是金代作品最多的词人。
6、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相关资料元好问藏书之家金文学家、藏书家。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兴定进士,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入翰林知制诰。金亡不仕。
元好问的简介
元好问的简介如下:元好问(1190年-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世称遗山先生。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著作有《中州集》、《南冠录》、《壬辰杂编》、《拾遗记》、《续夷坚志》等等。元好问自称是唐朝诗人元结的后裔,祖父元滋喜曾经是金朝的铜山令。
元好问(公元1235年-公元1297年),字太炎,号稚斋,蒙古族,晚年改为元,是中国南宋末年至元初期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元好问的祖父是辽国丞相。他自幼聪慧出众,精通诗词,才华卓越,被誉为“天才少年”。元好问曾任职于南宋官府,曾任河南郡守、川右转运使等职务。
元好问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他生于金朝,成长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对诗词有着深厚的兴趣,自幼便展现出了卓越的文学才华。成年后,他游历各地,广泛结交文人雅士,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元好问二十一岁回故里,在离祠堂几十里外定襄遗山读书,故而自号“遗山山人”。两年之后,蒙古大军突袭秀容,屠城十万余众,其兄元好古丧生。为避兵祸,元好问举家迁往河南福昌,后转徙登封。卫绍王崇庆元年(222年),元好问二十三岁,他又到中都第三次参加考试元好问简介,仍未考中。
作者简介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元好问生平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文山,是金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在金朝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元好问生于金朝中期,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早年曾在京城读书求学,受到良好的教育。金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元好问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败的变迁。
元好问的生平简介
1、赏析 此词是词人为大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动而作的元好问简介,上片以拟人手法叙述大雁之间的故事,下片悲叹人世的兴衰,痛悼大雁的殉情。全词围绕着开头的发问,层层深入地描绘铺叙,情节并不复杂,行文却腾挪多变,熔沉雄之气韵与柔婉之情肠于一炉,柔婉之极而又沉雄之至。
2、同时,《中州集》也为金代历史提供元好问简介了丰富的资料。可惜,正当他满怀信心地说只需破费三数月功夫,查阅抄录了《金实录》上的有关内容,即可着手《金史》的著述时,他的一个朋友却从中作梗,未能得在蒙古万户、汉军首领张柔处见到金实录,以致功亏一篑,使他抱恨以殁。
3、伯颜,一名师圣,字宗道,哈剌鲁氏,元代学者。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王恽(1227-1304年),字仲谋,号秋涧,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倪瓒(1301年-1374年),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元末明初画家、诗人。
4、堪称金代文学史上一代伟人的作家是元好问。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
5、是元好问的摸鱼儿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 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别离 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 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 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 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元好问简介
1、元好问的简介如下:元好问(1190年-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世称遗山先生。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著作有《中州集》、《南冠录》、《壬辰杂编》、《拾遗记》、《续夷坚志》等等。元好问自称是唐朝诗人元结的后裔,祖父元滋喜曾经是金朝的铜山令。
2、元好问(公元1235年-公元1297年),字太炎,号稚斋,蒙古族,晚年改为元,是中国南宋末年至元初期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元好问的祖父是辽国丞相。他自幼聪慧出众,精通诗词,才华卓越,被誉为“天才少年”。元好问曾任职于南宋官府,曾任河南郡守、川右转运使等职务。
3、元好问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他生于金朝,成长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对诗词有着深厚的兴趣,自幼便展现出了卓越的文学才华。成年后,他游历各地,广泛结交文人雅士,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4、作者简介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5、元好问简介 元好问(公元90年?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人(今山西忻州),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
元好问简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元好问作品集、元好问简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