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禁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禁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vivoy33e有禁门吗?
vivoy33e没有禁门。
vivo Y33e搭载了基于Android 12开发的OriginOS Ocean的操作系统,采用联发科天玑700处理器;前置800万像素摄像头,后置为1300万像素主摄像头+200万像素双摄像头组合;电池容量为5000毫安;为全网通手机,采用双卡槽设计;支持OTG反向充电。[2][3]
在清朝,官员可以在紫禁城骑马吗?有何依据?
“赐紫禁城内骑马”,相当于现在的“赐故宫内开大奔”。
我们现在所说的故宫,在1925年之前,是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旧称“紫禁城”。其规模宏大、庄严肃穆,将皇家威严展现的淋漓尽致。任官员在其辖区内再怎么猖狂,到了紫禁城,都要卑躬屈膝、谨言慎行,更不敢大声喧哗。
自朱棣修建紫禁城开始,纵观整个明朝,大臣们无论多受宠,到紫禁城内都要步行。每次进紫禁城前,大臣们可以乘坐车马或轿子到东华门/西华门外。然后,就要在门外的下马碑前下马落轿,再步行进入紫禁城。而且,在紫禁城内走路的时候要注意为官仪态,徐徐而行。
等到清朝时,郡王以上的皇亲贵胄可以骑马进入紫禁城。康熙时,部分受宠的老臣,也被准许骑马进入紫禁城。后来,一品以上官员、以及军机大臣及侍郎等人,都可骑马。
当然,可以骑马的区域也是有限的,而且,只能由人牵着马走,不得狂奔。从东华门入紫禁城者,可骑马至景运门外之箭亭下马。从西华门而入者,可骑马至隆宗门外以南之内务府前下马。其他区域,不得骑马。而且,有这项特权的人,每年都要经过皇帝核准以后,才能享受这个待遇。
至于在紫禁城内坐轿,一开始是不被允许的,怕里面藏人不安全。后来,皇帝特许年老有疾的可以坐用两根棍子抬的“肩舆”。就是《雍正王朝》中,老十三做过的那种轿子。
(文|勇战王聊历史)
在清朝,紫禁城作为皇家宫殿,军机重地,自然是守备森严,并非任何人都能进入,在紫禁城的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以及隆庆门、景运门等处,均设有下马碑,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文武百官到了这个地方,都必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去上朝,觐见皇帝。
在现下流行的清朝宫廷剧里常常可以见到御赐“紫禁城骑马”,历史上也叫“赏朝马”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骑着马上朝,这其实是一种很高的政治待遇。
对于满清统治者这个崇尚骑马射猎的民族,在那个年代马是一个比较常用的交通工具。有明一代,是不允许在紫禁城骑马的,清朝初期也只是允许亲王贝勒等可以骑马进入紫禁城,一直到康熙年间才逐渐对文物大臣开放了这种特权。
那什么样的人才能有资格在紫禁城骑马呢?
能在紫禁城骑马的一般都是受到皇帝恩赏的朝中大臣以及皇亲国戚。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年满60岁,二是品位必须在二品以上。但也也有不到60岁被御赐紫禁城骑马的官员,这就是特例了。
比如乾隆时间的大贪官和珅,他就是个特例。和珅很会察言观色,知道如何看准时机拍乾隆爷的马屁,乾隆爷一高兴就赏了和珅骑马。 乾隆三十一年(1772年),时年22岁的和珅以三等侍卫的小鲜肉身份进入皇宫,开始在乾隆皇帝身边工作。和珅聪明能干,时不时拍乾隆的马屁,所以很受乾隆爷宠信,4年之内连升数级,官运亨通,历任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副都统等要职。乾隆三十五年(1776年)底,和珅被乾隆爷御赐紫禁城骑马。 这一年,和珅才仅仅26岁。一个26岁的大小伙子,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他需要用骑马去上朝吗?不需要!这重恩赐只不过是一种极高的“政治待遇”而已。
能在紫禁城骑马的人大致分为三种
- 经过皇帝特许的皇室宗亲。清朝对皇室宗亲分封没有属地,这些王爵依然留在北京,他们和文武百官一样也要上朝,退朝后留在值房,以等候皇帝的召见。史料记载,“国朝定制,王、贝勒、贝子皆乘马入禁门,至景运门下骑,诸大臣一仍明制”。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景运门位于乾清门前广场东侧,在当时被称作为禁门,而乾清宫是清朝皇帝进行朝会的地方,由此可见,清朝的皇室贵族在清初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才能享受如此极高的待遇。而那些一般的大臣就就没有这个殊荣了不,只能依照明朝的旧制,在景运门或者西边隆庆门下马,步行前往乾清宫。
- 劳苦功高的重臣。清朝对于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也会授予“紫禁城骑马”的殊荣。比如康熙年间的年羹尧,因为平底西北罗布桑丹增有功,被赐“紫禁城骑马”;无独有偶,乾隆年间,岳钟琪在平定大小金川得胜还朝后,乾隆爷就赐岳钟琪“紫禁城内骑马”,以及平定西北回乱的兆惠,也是一样享受次殊荣。 到晚清时期的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盛宣怀,都曾经被授予“紫禁城内骑马”的权利。
- 比较年长的老臣。乾隆年间开始,针对一些年迈体弱的老臣,由于他们步行上朝十分困难,而北方冬季比较寒冷,特别是逢雨下雪的天气,老臣们上朝就更辛苦了。于是乾隆爷亲自下诏,“特许诸阁臣乘马入内,以示荣宠”。到了嘉庆年间,朝廷里面老臣很多,嘉庆帝对他们也很不错,“赐肩舆入直,尤为旷典云”。
不过,一般人就算获得了“紫禁城骑马”的特权,也很少真的骑马去上朝,但是其中就有一么一位还就真的骑着在紫禁城溜达了一圈,还特意拍照留作纪念,这个人就是光绪年间的盛宣怀。
无特权者在紫禁城骑马会受重罚
对于那些没有得到“紫禁城骑马”特权的官员,如果无视大清律,肆意在紫禁城骑马或者坐轿子,那就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即便是皇亲贵戚,也是要交宗人府、刑部或理藩院按罪惩处。
嘉庆年间,有一位来自蒙古部的御前大臣鄂勒哲依图,自恃爵高位重,不顾朝廷禁令,擅自坐轿入禁门,结果就遭严厉处置。道光年间,道光的侄子宗室大臣奕经,也因为同样的缘故遭到剥夺职务的处罚。
紫禁城,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一座座殿堂楼阁至今依然金碧辉煌,耀眼夺目,很多人好奇,紫禁城占地面积广,官员们是否可以上朝的时候骑马呢?
在封建社会,封建时期的皇帝自称自己是真龙天子,因此把自己居住的地方比喻为天上的紫宫,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尊严,皇宫就变成了外人不可逾越的禁地。
因此官员轻易是不能在紫禁城骑马的,到了紫禁城里,无论富贵贫寒、高尊卑贱,乘轿者下轿,骑马者下马,这是规矩,也是礼制,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清朝的时候,在《北平怀旧》中提到,清朝皇帝召集官员上朝王公大臣皇亲国戚由神武门进宫,其他各官员由东华门进宫。
虽然这些文武百官进宫上朝,但是在神武门、东华门外各立有“下马碑”,上面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到了这个地方,官员们必须下马,然后步行走着去上朝,不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
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今天,如果去过故宫的朋友还可以看到,“下马碑”在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处还可以看到。
虽然紫禁城为宫禁之地,严禁骑马入内,可是在清朝,既然有不准骑马的规矩,也就有网开一面的特例,有些有功绩的官员,得到皇帝的特许后,还是可以开绿色通道的。
清朝阮葵生《茶余客话》记载,大臣年六十五岁以上,可骑马入紫禁城者,先列名俱奏。准骑者由东华门至箭亭、由西华门至武英殿北内务府下马。
清朝把王公大臣被允许在紫禁城骑马称之为“赏朝马”,康熙年间,如果有年老不方便行走的高级官员经过皇帝批准可以在紫禁城骑马。
大臣们被皇帝赏赐在紫禁城骑马,是皇帝对大臣天大的恩典和荣耀。凡是有资格在紫禁城骑马的官员,吏部每年年终都会开列出名单奏请皇帝批准。
一品以上的大官元老级别的不看年龄,但是侍郎则必须在六十以上身体不方便的时候才有资格奏请。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曾有上谕:“内外文武大臣,特恩赏在紫禁城骑马,用资代步。”
乾隆年间,禁止在紫禁城内乘轿的规定稍微有了松弛。如果被允许骑马者年龄太大或者身体不适,经特准可乘以轿或乘车。
和珅是乾隆年间红得发紫的宠臣和高官,在和珅被任命军机大臣和内务府总管大臣以后,乾隆曾经赐和珅紫禁城骑马。
和珅当时年仅26岁就有被赏赐紫禁城骑马的高级恩典,令其他大臣羡慕不已。
咸丰同治皇帝以后,得到皇帝批准后,军机大臣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
在紫禁城骑马是官员梦寐以求的荣耀,因此到了清朝末期,赏赐官员在紫禁城里面骑马,成为皇帝笼络官员的手段。
在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皇宫之前,溥仪仍然用赏赐骑马的手段拉拢“有功之臣”。
清朝末期,在紫禁城骑马的规矩放宽了很多,很多人得到这个恩典也更容易,光绪年间,礼部右侍郎刚毅因护送慈禧西逃,惠征因为是慈禧的父亲,也都允许在紫禁城里面骑马。
但是如果未经皇帝赏赐和恩典,擅自骑马入紫禁城的官员,不论官职大小,将会得到严厉的惩罚,都会交到刑部议处。
综上所述,在封建皇权社会,偌大的紫禁城,禁止官员私自随意骑马,维护了皇帝的权威,也维持了皇宫的秩序。
紫禁城是皇帝住所和朝廷的办公场所,因此一般没有人随随便便在里面骑马溜达,一旦能够有骑马的赏赐那就是天大的恩典和荣耀。
我是赏心乐史,我来回答。在清朝,官员是可以在紫禁城骑马的,清朝史料上有明确记载。
最近这段时间某女子开大G在故宫周一闭馆日游园拍照,一时间引发全民热议。那么作为明清两代皇城的紫禁城到底可不可以骑马呢?
大家都知道,故宫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在位时期修建的,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但在明朝时期,百官上朝,是绝对不允许在紫禁城内骑马的,那可是欺君犯上的大罪,说不定会被杀头的,所以明朝基本上没有官员敢在紫禁城骑马的。
明朝永乐时期奠定了紫禁城的基本格局
永乐时期营建紫禁城工程浩大,如“以百万之众,终岁在官供役”,为确保施工进度,还采用场外加工办法设五大厂(即神木厂、 大木厂、台基厂、墨窑厂和琉璃厂)。至永乐十八年紫禁城墙、左祖右社、中轴线上所有主体建筑及与之相关的主要建筑( 包括文华殿、武英殿)才建成,此外还有十王府、皇太孙府、五府六部、钟鼓楼等。“凡庙社、 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从而奠定了明北京紫禁城官殿的基本格局。
万历《大明会典》卷一百八十七记载:“皇城起大明门, 长安左右门,历东安、西安、北安三门。周围三千二百二十五丈九尺四寸”。(3225.94 丈约合17.92 里3225.94 丈x3.180米+572.40米=17.92里)。
乾隆《国朝宫史》卷十一:“皇城外围墙三千三百四丈三尺九寸,有天安、东安、西安、地安四门。又,天安门外东、西、南三面围墙四百七十一丈三尺六寸,正南榜曰大清门”。清一丈约合3.2米,因此,大清门,长安左、右门,东安,北安、西安六门间周长为3662丈,约合20.47里(3304.39 丈- 113.75丈=3190.64丈,加471.36丈为3662丈, 3662 丈,3662 丈x3.2+572.40=20.47里)。
此外,乾隆《大清会典》卷七十记载:“正阳门内为大清门”,大清门“东接长安左门,西接长安右门”,“两门之中南向者天安门,为皇城正门。
我们经常可以在清朝相关的影视剧中看到,某某皇帝赏赐某某大臣,赐黄马褂、赐几品顶戴花翎、赐紫禁城骑马等等奖励或者特权。这些都是皇帝是笼络大臣人心的手段。(古代的皇帝就像现在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是需要鼓励和奖励优秀员工的,优秀员工比普通员工享有更多的福利特权。)现在社会上好多公司都会给优秀员工颁发奖杯、奖状、奖品等等,都是一种收买人心的手段,目的是让你踏踏实实为公司拼命赚钱。员工拿了奖励和荣誉,也就会更加努力工作,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可以说是两全其美,对公司贡献大的员工,都是有特权的,比如说不用像普通员工一样上下班打卡,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等等许多一般员工没有的特权,和古代皇帝赏赐大臣是一个道理。
清朝初年,皇帝考虑到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又出于笼络人心的考虑,便开始赏赐那些战功赫赫、地位尊贵的亲王或郡王等大臣,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的特权。
根据清代礼亲王昭梿在《啸亭杂录》中的记载,赐紫禁城骑马之制,开始于立国之初的顺治时期。但在那时候,紫禁城骑马只是王爷贝勒等宗室近亲才有的待遇,普通大臣不能享受。
前文有提到明朝、和清朝的紫禁城规模大小,两者平均算下来去上朝的直线距离大概有七八里路,这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可不是一段很短的距离。乾隆中叶以后,被恩准在紫禁城内骑马者,若年老有疾,经特准可坐肩舆(也通称坐轿)或乘车入内。至乾隆末年,大臣乘肩舆入紫禁城者更为普遍,乾隆五十五年(1790) 曾有上谕: ”内外文武大臣,特恩赏在紫禁城骑马,用资代步。但年老足疾之人,上马亦觉艰难,如大学士嵇璜就是坐肩舆(也通称坐轿)。未满六十而蒙赐紫禁城内骑马者,是为特例而非制度。咸、同以后,则军机大臣及侍郎且在两书房任差使者,亦可不论年岁而均得赐紫禁城内骑马。
例如我们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看到的清朝的大贪官和珅,他就是有紫禁城骑马这个特权的。历史上的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宠臣,也是大贪官的代名词。他出身寒微,父亲也是朝廷的一个小官僚,但他聪明好学,“于清文、 汉文、蒙古、西番(藏文)颇通大意”,为了迎合乾隆,在佛教经典、诗、仿面也下了不少工夫,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和珅的书法颇似乾隆,所以乾隆后期的一些诗匾等都让和珅代笔。后来,乾隆四十一年,和珅官至户部侍郎,不出三个月,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再授内务府总管大臣。至同年底,又出任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总管内务院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总结:清朝官员是可以在紫禁城骑马的,立国之初的顺治时期紫禁城骑马只是王爷贝勒等宗室近亲才有的待遇,普通大臣不能享受。乾隆中叶以后,被恩准在紫禁城内骑马者(普通出生的大臣也可以享有这个特权),而且年老患病的,经特准还可也坐肩舆(俗称坐轿)入宫。咸、同以后,则军机大臣及侍郎且在两书房任差使者,都可以不论年纪大小得皇帝赏赐紫禁城内骑马的特权。对于朝廷有重大贡献,得到皇帝赏赐紫禁城骑马的大臣,不论年龄大小都可以享有紫禁城骑马的特权。
皇帝赐予大臣紫禁城骑马,刚开始是因为清朝时马背上的民族,后来渐渐演变成了皇帝笼络大臣人心的一种手段。纵观历朝历代皇帝只不过是赏赐的方式和方法不同,从古至今这种类似的习惯一直流传下来,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清朝皇帝赏赐大臣紫禁城骑马这种方式,只是这种文化的一种表现。
参考资料:《大明会典》、《大清会典》、《清史稿》、乾隆《国朝宫史》、王昭梿《啸亭杂录》孟凡人《明北京皇城和紫禁城的形制布局》。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回答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可以关注@赏心乐史
皆星辰原句?
皆星辰的原句,例如:“百辟皆星拱,兢兢奉北辰。”
出自:奉和御製会庆殿宴
[宋] 夏竦
禁门乘晓会,宴豆示慈伸。
激水龙腾久,仪韶凤降频。
云章流汉筑,衢酒洽尧民。
百辟皆星拱,兢兢奉北辰。
作者简介: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带"西窗"的诗词有哪些?
带"西窗"的诗词,例如:
西窗昨夜鸣蛩尽,知梦芝翁起扣扉。——黄滔 《商山赠隐者》
西窗一夕悲人事,团扇无情不待秋。——温庭筠 《夏中病痁作》
夜寒梦到西窗竹,明月一床冰一壶。——《以梅送王尉》方岳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我查了下有以下这几首: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点绛唇》
清代:王国维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满庭芳》
宋代:秦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宋代:辛弃疾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
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宋代: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细数带“西窗”的诗词,在宋朝就有两百多,以下列举部分诗词,仅做参考。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翦烛西窗夜未阑,酒豪诗兴两联系
——辛弃疾《鹧鸪天》
景阳钟动才归去,犹挂西窗望月痕
——无名氏《鹧鸪天》
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
——姜夔《鹧鸪天》
引泉北涧长浇竹,拂塌西窗自斫琴
——陆游《秋思》
鸣鸠乳燕寂无声,日射西窗泼眼明
——苏轼《春日》
明月下西窗,窥我席东枕
——王冕《秋怀》
西窗疑是故人来,费得罗笺诗几首
——方千里《木兰花》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白居易
作品:对琴酒
西窗明且暖,晚坐卷书帷。
琴匣拂开后,酒瓶添满时。
角樽白螺盏,玉轸黄金徽。
未及弹与酌,相对已依依。
冷冷秋泉韵,贮在龙凤池。
油油春云心,一杯可致之。
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
只因康与籍,及我三心知。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2、西窗明且暖,晚坐卷书帷。
——白居易《对琴酒》
3、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秦观《满庭芳》
4、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
——张元干《虞美人》
5、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王国维《点绛唇》
6、明月下西窗,窥我席东枕。
——王冕《秋怀》
7、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
——辛弃疾《菩萨蛮》
8、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辛弃疾《浪淘沙》
9、西窗又遇暗雨。
——姜夔《齐天乐》
10、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
——姜夔《鹧鸪天》
11、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欧阳修《宿云梦馆》
12、酒醒起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
——王国维《少年游》
13、西窗偏受夕阳明,好事能来慰此情。
——陆游《西窗》
14、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辛弃疾《贺新郎》
15、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
——吴文英《齐天乐》
16、昨夜西窗风料峭,又把黄梅瘦了。
——吴绮《惜纷飞》
17、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
——周邦彦《琐窗寒》
18、最忆西窗同剪烛,却话巴山夜雨。
——纳兰性德《金缕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禁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禁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