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重山端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小重山端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0个关于端午节的诗?
端午节的古诗10首
《踏莎行·润玉笼绡》
宋朝·吴文英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卜算子·五日》
清朝·纳兰容若
村静午鸡啼,绿暗新阴覆。一展轻帘出画墙,道是端阳酒。早晚夕阳蝉,又噪长堤柳。青鬓长青自古谁,弹指黄花九。
《巳酉端午》
明朝·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宋朝·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朝·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朝·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清朝·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朝·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南乡子·端午》
宋朝·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小重山·端午》
明朝·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色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端午节的古诗?三年级的?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端午的文学作品诗歌民谣?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殷尧藩《端午日》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边贡《午日观竞渡》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苏轼《浣溪沙・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 贝琼《已酉端午》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日赐衣》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碧艾香蒲处处忙。 ―― 舒�E《小重山・端午》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 赵蕃《端午三首》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菖蒲酒美清尊共。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 褚朝阳《五丝》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 舒�E《小重山・端午》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五色新丝缠角粽。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正是浴兰时节动。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细缠五色臂丝长。 ―― 舒�E《小重山・端午》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 舒�E《小重山・端午》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 殷尧藩《同州端午》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 范成大《鹧鸪天》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 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重午佳辰独掩门。 ――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 赵蕃《端午三首》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 储光羲《大�T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 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重山端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重山端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