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咏芭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咏芭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古代诗人为什么经常用梧桐和芭蕉来抒发愁怨?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中国古代诗人之所以用梧桐和芭蕉来抒发愁怨,从源头上来说,中国古典文学中讲求“比”、“兴”手法的运用,朱熹《诗集传》曰: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文中“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是因为彼物和此物有着类似的特点,所以二者才有互相烘托的意境。
古人又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自然的发展规律也是人类的发展规律,自然事物的荣枯对应者人类事物的兴衰,而人的社会属性又会对自然之物加之以投射。于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自然事物“梧桐”、“芭蕉”就变成了一种象征,变成了一种文化的载体。
从本体上来说,梧桐在秋天是最早落叶的,据记载南宋市情风物的著名笔记《梦粱录》所记,梧桐在宋代宫廷里专门用来报秋。《广群芳谱•木谱六桐》也有载:“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在萧瑟与孤寂的秋天,风吹叶落,雨滴梧桐,秋雨凄凄,秋风习习,对于古代的文人骚客来说,真是触目成愁。到了后世,梧桐成了文人墨客笔下孤独忧愁和离情别绪的意象。
而芭蕉也总是唤起人们的愁苦心绪,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芭蕉总是和雨相伴而来,雨打芭蕉,打去风流,只剩凄苦,于是芭蕉夜雨也成了文人笔下各种难言愁绪的载体。
孤独寂寞之梧桐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末代国君李煜李煜兵败降宋,被囚汴京时所作,原文: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感情真挚,形象生动,被称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词中钩月、寂寞梧桐、锁清秋几个意象描绘出了词人清秋夜晚所见之景。特别是其中的梧桐,茂密的梧桐树叶已被薄凉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光秃秃的枝丫和零落的几片残叶在秋风中叹息,即便这寂寞的梧桐和凄清的秋色让人伤感,但也被“锁”在这深院中无人顾及,词人更是暗喻自己孤寂落魄,思念故乡的愁绪。
离情愁绪之梧桐 |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梧桐也多用来表达离情愁绪之苦,比较著名的当属唐代著名诗人、词人温庭筠的《更漏子·玉炉香》: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两句是这首诗的神来之笔,闺中思念不归人的女子,漫漫长夜,辗转难眠。三更夜雨,滴落梧桐,一声又一声,梧桐树叶承受不住这么多雨水,滑落边缘,又一滴又一滴,砸向那无人眷顾的石阶,没完没了,直到天明。
文中通过对梧桐、雨水、空阶等意象的描述,将闺中怨妇的离情愁绪蔓延开来,穿越时间,穿越空间,给人无限的想象力,回味无穷。
相思不尽之芭蕉 |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芭蕉也多用来表达相思之愁,比较著名的如郑板桥的《咏芭蕉》: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芭蕉叶子总是那么多情,一片叶子才舒展开后底下又有新的叶子生长,舒展不尽,而诗人赋予芭蕉的思念之情也绵延不绝。前句写芭蕉的缱绻多情,引人相思惆怅,后句写风吹雨打芭蕉叶,声声作响,砰砰不停,更让人愁绪满满,秋思顿生。
在历史的长河里,梧桐和芭蕉的诗句数不胜数,文人墨客赋予梧桐和芭蕉不同的情感色彩。穿越历史的迷雾,透过他们清冷的诗句,还原了诗人们当时的心境,让我们有幸体会到他们的愁绪,带领我们走进一个不一样的历史时空。
古典诗文中大部分词句中提到的“梧”、“桐”,均指梧桐,其叶秋季变黄。所以梧桐的意象很多与秋有关。(梧桐也与凤凰、琴、相思等意象有关,如《诗经》中有句:“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这里说梧桐和雨的关系,暂不拓展)。
五代·李中《新秋有感》中有:“门巷凉秋至,高梧一叶惊。”;
宋·司马光《梧桐》中有:“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
元·郑允端《梧桐》中有:“梧桐叶上秋先到,索索萧萧向树鸣。”
……
梧桐因其遇秋落叶的属性,被诗人赋予秋的涵义。
芭蕉:在古诗中,芭蕉常常代表孤独忧愁,尤其是别离的忧愁。
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中有:“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可见,芭蕉和梧桐都是可以引起诗人愁绪的意象。
三 芭蕉、梧桐和雨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桃花迎接春天,梧桐叶落昭示秋天已至;
刘媛在《长门怨》中有:“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表达了愁苦的心情;
当然,最耳熟能详的是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把独居的愁苦难耐表现的无比凄切。
元·张可久《清江引·秋怀》中有:“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宋·欧阳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中有:“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宋·吴文英《唐多令·惜别》中更是叹息:“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综上,芭蕉、梧桐和雨凑在一起,时常表达孤单寂寞冷,或者离愁别绪冷,或者两地相思冷,总之是这种愁苦的思绪。
另外,梧桐高大挺拔,代表了阳刚之美,慨然之悲壮;芭蕉千姿百态,代表了柔顺之美,风摆雨打之悲凉!
1.梧桐:这个意象象征高洁美好品格,象征忠贞爱情,同时又寄托孤独忧愁的情感。
主要是因为一到秋天,雨滴梧桐,风吹落叶,一派凄清悲凉的景象,于是梧桐就成了愁怨的意象。
例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
又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描写南渡后词人晚年寡居的凄凉与愁苦。
2.芭蕉: 此意象常与忧愁、凄苦的心境相连。芭蕉经常被用以喻指自己的愁思。
一因为芭蕉叶半蜷,好像人受委屈低下头不开心时的样子,往往是愁苦心情的象征;二因为芭蕉青绿时,往往是梅雨季节,春去夏来,雨打芭蕉,滴滴哒哒,给人愁苦之感。
举两例说明。如,“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写女子不得与情人相会的愁思,幽怨。
又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无情的时光已催红了樱桃,染绿了芭蕉,更是把青春韶华人生抛在后头,使人惆怅,心头泛起更重的忧愁。
自然界,梧桐叶落,芭蕉雨愁,容易引人愁思。诗人们灵心善感,多愁善感,由物及人,触景生情,他们笔下的梧桐芭蕉等代表愁苦,成了愁怨的象征。
1、梧桐在四季中变化很大,从春生到秋落,总是引发文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伤感,故自唐代以来,梧桐就成了文人墨客抒发悲伤,怀念往事的忧愁之调。
像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就是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
而芭蕉则是因为其叶子宽阔,雨打芭蕉的声音显得凄清,故雨打芭蕉成为触发文人感伤的特有诗词。
像李清照的“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就通过雨打芭蕉引起的愁思,表达作者思念故国、故乡的深情。
2、梧桐是凤凰栖息地,凤凰浴火重生,若凤凰不归,只剩梧桐,孤独等待,也许梧桐被古人给予忧愁的意义也有梧桐等凤归的寓意吧!!!
雨打芭蕉:芭蕉叶宽阔,雨打在上面,显得凄凉。故而雨打芭蕉成为了触发文人情感的引线,南方就有首丝竹乐,叫雨打芭蕉,总体意思是表示凄凉之意。
这是因为,时至初秋,梧桐落叶最早。因此诗人常有梧桐叶落而天下知秋的怀想。傍晚时分,落叶飘零,希冀飘零,心绪零落,最易想念未归之人,所以诗人常将梧桐和秋雨、秋声联系起来表达哀情。除此之外,梧桐还可以用来表达夫妻相随之意。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一个意象在不同的古诗中可以代表不同的意象,要综合欣赏,自习品味。
至于芭蕉,因为芭蕉在古代庭院当中是最常见的植物,而且芭蕉的叶片宽大 ,在雨夜中雨打芭蕉的声音特别能引起人的愁肠百结。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种寄托愁苦心情的象征。
咏芭蕉表达了什么品格?
这首咏芭蕉小诗写得别具一格,赞美了芭蕉在秋寒之中傲然而立的品格。
首句“绿云当窗翻”,写芭蕉叶绿似云,在风吹动之下摇摆翻动不已。接着“清音满廊庑”一句是继写其叶片摆动时发出的轻柔的声音。廊庑指走廊和厢房,这里是泛指庭院住所。
芭蕉郑燮赏析?
咏芭蕉
清代:郑板桥 朗读: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译文
芭蕉叶是那样多情,一片叶子才舒展开一片叶子又生长了。(芭蕉叶初生多卷曲,到一定程度才舒展开,诗人认为就像相思之情那样绵绵不断。)芭蕉自己相思之情舒卷不尽,倒也罢了,风雨吹芭蕉作一片秋声,更能惹动无限愁思。 这是一首咏物诗。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把自己主观的情感赋予本为无情的芭蕉,认为“一叶才舒一叶生”,将芭蕉写得缱绻多情。诗人又用外来的风雨比喻外界对于芭蕉的摧残,益发增加了芭蕉哀怨的情致。
梅菊芭蕉的诗句?
与梅菊芭蕉有关的诗句:
咏芭蕉 清代: 郑燮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寒菊》
宋代 ·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代: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六年级上册古诗文带有芭蕉?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译文] 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出自] 李商隐 《代赠》
代赠二首
【其一】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其二】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注释:
《代赠 》,代拟的赠人之作。此题诗二首,这是第一首。
玉梯:天梯。此谓楼梯。
横绝:横断,中间断了一截。
芭蕉不展:芭蕉的蕉心没有展开。
同向春风:芭蕉和丁香一同对着黄昏清冷的春风(诗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
丁香结:本指丁香之花蕾,丛生如结。丁香花蕊初生尚未展开。此处用以象征固结不解之愁绪。
译文:
楼上的少女盼望黄昏到来(人约黄昏后),但是黄昏来临,新月初上,所思之人仍未上楼,一天的等待,多时的愿望,全都落空了。新月如钩,望之似能钩来所思之人登楼相会,可是楼梯被抽去,所欢上不来。虽有如钩之新月,却无法将一对情侣连在一起。 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带有芭蕉古诗六年级,例如: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二首·其一》唐代 · 李商隐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咏芭蕉》清代 · 郑燮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宋代 · 杨万里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白居易古诗《夜雨》
泓霖出自哪首诗词?
出自李清照的《采桑子 》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翻译如下:
四种:四印斋本《漱玉词》作“种得”。
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大、成椭圆形,开白花,果实似香蕉。
霖霪:指雨点绵绵不断。滴滴嗒嗒不停。
愁损:因发愁而损伤身体和精神。
赏析:
此词是咏芭蕉的,当为李清照南渡后流寓江浙,投宿某馆舍所作。写她日见庭院中的芭蕉树,三更兼听雨打芭蕉的凄厉声响,表现了她深沉浓重,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通过环境描写突出词旨,语言淡而隽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咏芭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咏芭蕉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