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李益是哪个朝代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李益是哪个朝代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李益是哪个朝代的?
李益(748-829), 唐代诗人。
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
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
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北游河朔,贞元十三年(797)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
尝与济诗,有怨望语。
十六年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
元和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
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
宪宗时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
大和元年(827)礼部尚书,以礼部尚书致仕卒。
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
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2首,当时广为传唱。
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
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名篇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
其律体亦不乏名篇,如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是历代传诵的名句。
七律《同崔邠登鹳雀楼》、《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等,均属佳作。
今存《李益集》2卷,《李君虞诗集》2卷,《二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1卷。
中唐时的代表诗人?
中唐时期三大诗人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三位诗人的合称,其中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被称为"诗魔"。
李白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
杜甫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
白居易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
中唐诗人: 柳宗元、孟郊、韩愈、白居易、卢纶、李贺、李益、刘禹锡、贾岛、张继、韦应物、李坤元、稹张祜、杜秋娘、张籍、戴叔伦、顾况 初唐诗人: 骆宾王、王勃、卢照邻、宋之问、杜审言、杨炯、陈子昂、沈全期、王绩、李世民 盛唐诗人: 李白、杜甫、张九龄、王维、孟浩然、皇甫冉、王昌龄、贺知章、王之涣、李颀、崔颢、顾况、元结、刘长卿、岑参、邱为、高适、祖咏
中唐诗人主要有孟郊、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贺、刘禹锡、贾岛、韦应物等。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屡试不第,漫游南北,流寓苏州。及过中年,始中进士,五十岁应东都选,授溧阳尉,以吟诗废务,被罚半俸。河南尹郑馀庆辟为水陆转运判官,定居洛阳。郑馀庆移镇兴元军,任为参军。赴镇途中暴疾而卒。其为诗惨淡经营,苦心孤诣,多穷愁之词,即苏轼所谓“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属苦吟诗派,继承杜甫而别开蹊径。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91],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121],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120]、教育家。
中唐诗人有:柳宗元、孟郊、韩愈、白居易、卢纶、李贺、李益、刘禹锡、贾岛、张继、韦应物、李坤元、稹张祜、杜秋娘、张籍、戴叔伦、顾况。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代表诗作有《溪居》、《江雪》、《渔翁》、《惩咎赋》、《小石潭记》、《梦归赋》、《囚山赋》等
甘肃武威有什么历史和大的古代官员?
曾经有句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的说法是“金张掖、银武威、金银不换是天水”。为啥是‘银武威’?
武威古称凉州、雍州、姑臧,是古西北首府,五朝古都。简称“雍凉”、“凉”、“雍”。在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击匈奴,打败了休屠、浑邪二王,先后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西汉政府在原休屠王领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
武威地处甘肃河西走廊的东端。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古代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古称凉州,六朝时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唐初的大凉都曾在此建都,以后历为郡、州、府机关所在地。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镇,千古年来,武威因战事頻繁,地域风情独特。当事不少文人墨客来到武威写下了著名的凉州词、曲,西凉乐、西凉伎。古时的诗人杜甫、孟浩然、高适、王维、白居易、岑参、王之涣、王翰、李益、张籍、杜牧等都留下了赞美凉州脍炙人口壮美诗篇。
武威的历史文物古迹繁多,著名的有皇娘娘台新石器文化遗址、唐大云寺铜钟、海藏寺、罗什塔、文庙、钟楼、雷台观及碑刻等。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为国家文物珍品。是“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和“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所以素有“银武威”之称。 在武威古代历史人物里,谈论最多的是牛鉴。牛鉴(1785——1858年),武威人, 曾任过一个时期小京官,道光十一年(1831年)开始以道府用,此后历任粮储道、按察使、府尹、布政使,道光十九年(1839年)署江苏巡抚,不久,升为河南巡抚。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九月,授两江总督。1842年。在牛鉴和耆英的主导下,受到朝廷信任和两江百姓寄予厚望的牛鉴,半主动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牛鉴小的时候家贫,徒步走了一千多里,去西安关中书院读书的时候,没有办法解决食宿。多亏院中厨师照理,才能解决食宿问题,继续读书。牛鉴做官之后,送厨师千金为报。家庭也慢慢富裕起来。在任两江总督时,七十多的老厨师来访牛鉴。被牛鉴留在官署中。鸦片战争起,提督陈化成、钦差大臣裕谦战死,于是牛鉴附和奕山,力主和议。老厨师听到消息后,给家中捎书,将家中产业全部卖掉,得汇银二千两,拿来见牛鉴,说:“牛先生,从前我接济你,觉得你将来会成为国家栋梁,并没想要报偿。不想你今天这样误国,这是你从前送给我的,本利全部还你,我回去继续当厨师去。”牛鉴挽留不住,厨师找乡人借了钱,回家了。牛鉴一生主要干了两件事:一件好事,一件坏事。好事是任河南巡抚时,整顿吏治,抗洪治河,成绩卓著;坏事是参与《南京条约》签订,遂成颇有争议的人物。
武威它在中国河西走廊的东端,是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老而美丽的名城,也是一个富于文化和历史厚重的千年宝地。
谢邀,武威,位于甘肃,古称“凉州”。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是人文之都,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在此建都。是雍凉文化的发源地,西北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2年被命名为“中国葡萄酒城”,是“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有“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和“中国人生果之乡”等美誉。
武威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比较出名的有三国时期著名谋士--贾诩,唐代大诗人--李益,隋唐年代自称河西大凉王的李轨。南朝著名诗人阴铿,清朝道光年间的牛鉴,官至两江总督。
当然也有现在的好多“著名人物”,如张天茂,邸万寿,邵玉兰等人,这些都是题外话,想听以后再讲。
武威,也称凉州,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据考证,原始氏族公社时期,人类就在这里活动。在四前多年前的新时期时代,华夏子孙的祖先就在这里创造了文明的远古文化。最早的武威是大概是由2100年前在这里生活的匈奴人修筑的,当时的匈奴人称为盖臧城,汉人依据其发音读为姑臧城。
在春秋时这里属于西戎的管辖区。西周时期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凉州人的祖先就参加加了平叛活动。汉朝时期这里成为了匈奴休屠王的的驻地。汉武帝派遣骠骑大将霍去病西征河西,为表彰其功勋,设立了武威郡,从那时开始更名为武威,纳入了大一统的中央版图。
三国时,因这里天气寒冷,地处西部,由魏文帝下令设置凉州,成为全国十三州之一的大城市。从此后,凉州历史文化成为了华夏历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凉州也迎来了其璀璨的历史高峰。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先后在这里设立都城建立国家,尤其隋末唐初的李轨在凉州建立了大凉国,使“五凉古都”的盛名定格在了那一刻。成为了西北政治、军事的中心,中西方交流的交通要道。
历经风雨,成为西夏陪都的凉州古城在历史的长河中走到了元朝,成为了西藏归属祖国版图的见证地,完成了中国历史中重大的“凉州会盟”,在融合多民族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武威是河西走廊的东大门,也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重镇,同样也出了许多名人大官。
金日磾,姑臧人,匈奴休屠王太子,在霍去病西征后投降大汉,后由汉武帝赐姓金,汉武帝见其忠心下遗诏封为秺侯,辅佐幼帝,为巩固汉朝政权、维护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
段颖,武威姑臧人,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将领,两度出任太尉。
贾诩,武威姑臧人,原为董卓手下的大将,后投靠曹操,成为曹魏的开国功臣,是东汉末年及至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
当然还有很多武威历史名人。欢迎各位发言评论,更多精彩请关注星辰小故事。
武威在秦朝以前属于月氏的领地,匈奴自冒顿单于后开始崛起,后击败月氏夺取河西走廊,武威属于匈奴;
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漠北决战时霍去病封狼居胥;河西走廊属于汉朝,汉武帝始设汉西四郡,武威便是其中之一。唐朝初年,李靖突袭突厥金帐王庭,生擒颉利可汗,大唐疆域拓至中亚与阿拉伯帝国接壤,河西便位于内地,宋朝时国力衰弱,武威属于西夏。明朝时,朱元璋命九王靖边,武威市肃王辖地,但常遭瓦剌侵袭。清朝时设陕甘总督管辖。最著名的官员应该是陕甘总督。
凉州词张桓?
凉州词的代表作家有岑参、高适、王之涣、王翰、王昌龄、李益、元稹、孟浩然、陆游等。张桓没有写过凉州词。
凉州词又称凉州曲,是达官显贵、宗室名流为凉州歌所填唱词,是唐朝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因“地处西北,常寒凉也”,而得名。
汉唐之际,凉州是我国西北地区仅次于长安的最大古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唐初的大凉都曾在此建都,以后历为郡、州、府治。
李唐第一姓是什么?
李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唐朝的繁荣时期,李姓在唐朝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李唐第一姓并不是李姓,而是赵姓。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妻子是赵氏,后来李渊称帝时,为了显示自己是汉族的后代,便改姓为李氏。由于李姓在唐朝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因此李姓成为了唐朝中最大的姓氏,但它并不是李唐第一姓。赵姓在唐朝中也占据了一定地位,而且在唐朝官场中赵姓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李唐第一姓其实是赵姓。
李姓
以人数为标准,在《全唐诗》姓氏排行榜上排在第一位的当然是既属大姓又乃大唐国姓的李姓,总计202位诗人。李姓诗人中,既有一代帝王,如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也有风尘女子,如中唐女诗人李冶(字季兰),更有以唐诗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和李颀、李益、李端为代表的风流才子。
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塞下曲?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塞下曲》唐代乐府名。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属横吹曲辞。为唐代新乐府题,歌辞多写边塞军旅生活。但因汉代边塞诗并未得到发展,《出塞》、《入塞》的曲目在此时诞生,但却没有歌辞流传下来。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但是个发展仍然极慢。到了唐代,乐府诗开始流行,边塞诗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唐自开过以来,大拓疆土,统治者也非常重视武功。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都曾有过出塞经历,以军功而求取功名,如唐代诗人高适、李白、王昌龄、岑参、李益等人都有过从军边塞的经历。因此,这些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塞下曲》。
唐朝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
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李益是哪个朝代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李益是哪个朝代的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