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对杜甫的评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对杜甫的评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杜甫文艺评论?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文艺评论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作品中。他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评论。
杜甫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和启示性。他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讽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在杜甫的诗歌中,他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评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他对社会不公、人民疾苦等现实问题进行了揭示和批判,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期望和呼声。
总的来说,杜甫的文艺评论是他诗歌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对我们认识和理解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价杜甫的诗?
笔落惊风兩,诗成泣鬼神。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
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后人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铺陈始终,排比声韵,大或干言,次犹数百。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
1、评价: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2、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 ,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 。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对杜甫的评价?
杜甫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甫的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运用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杜甫是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同时他也背负着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杜甫是位失志不移的爱国人士,因此他用诗歌来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杜甫还是位历经磨难仍不折不挠的强者。
他的诗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变化的苦难岁月,内容博大精深,风格沉郁顿挫。从诗歌的表现对象到艺术方法,从体裁到修辞,都对前人“遗产”的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和发展,是古典诗歌史上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
同时,他以富有开创性的创作不仅标志了唐诗内容与风格的重大转折,也对中唐以后直至宋代诗歌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杜甫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
杜甫是一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
他善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善于描写细小的事物,题材是多方面的。无论五言、七言、古体、近体,都特别出色,又能融合前人艺术的各种长处,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有没有一些名人对杜甫的评价?
很多名人对杜甫都有过高度的评价。唐代文学大家韩愈曾称杜甫为“诗史之宗”,认为他的诗歌格调雄壮,深入民间,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清代学者钱穆评价杜甫是“文化史上最可敬最可怜”之人,他用笔墨描绘了历史长河中不少的蹊跷。
现代文学家胡适则认为,杜甫的诗歌既有思想性,又具有艺术性,是可以为人类文化史所珍视的杰出的诗人。总之,许多名人对杜甫的赞誉都是不容忽视的。
古往今来,人们对杜甫的评价是怎样的?
对于杜甫的较公允而正确的评价,是从杜甫去世后43年,由元稹为他写的墓系铭,说他"尽行今古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白居易写诗说他"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同时 韩愈写过一首"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哪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晚唐孟棨的"本事诗"中提到:"杜逢禄山之乱,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侍史"。五代时写的"新唐书"说杜甫"世号诗史"。
宋代以及宋代以后的诗文及待话中,凡提到杜甫,"诗史"二字常常可以见到。
明代的杨慎却对"诗史"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纪时事,谓之诗史。鄙哉宋人也,不足以论诗也_三百篇皆约情合性而归之于道德也,……如刺淫乱,则曰"雕雕呜雁,旭日始旦"。不必曰"慎莫近前丞相嗔"也。悯流民,则曰"鸿雁于飞,哀鸣啾啾"。不必曰"千家今有百家存"也。伤暴政,则曰"维南有箕,载翕其舌"。不必曰"哀哀寡妇诛求尽"也。叙饥荒,则曰"羊羵首,三星在團"。不必曰"但有牙齿存,不堪皮骨乾"也。杜诗之含蓄福籍者盖亦多矣,宋人不能学之,至于直陈时事,类于讪讦,乃其下乘末脚,宋人恰以为已宝,又撰出诗史二字以误后人。"(升庵诗话,卷十二)。
很显然,他有如下错误,一,把杜甫称为诗史,并不始于宋人。二,诗经里的诗并不像杨慎所说的那样含蓄,相反的,有很多诗句是露骨的批判和反抗。三,宋代的文人,并不都欣赏杨慎他所列举的那一类诗句。我们从宋代一般的诗话看来,他们常说这类诗句是"粗",是"笨",反倒是赞赏所谓"含蓄蕴籍"的居多。.所以,把这个,"罪名"加在宋人身上,不是从事实出发的。只有一点逻辑推理上正确的,他反对杜甫的这些诗句,他反对唐代元稹已经颂扬的"苴陈时事"的创作态度。所以他反对把杜甫称作诗史,其实这类诗句和这种创作态度,正是杜甫大胆创新,发扬中国优秀诗歌传统的一个方面。.正是我们要肯定的。
杜甫其实是个很好玩的人。
如果盛唐诗人有微信,有朋友圈,杜甫应该是个点赞狂人。与人为善的杜甫,不吝笔墨,从汉魏前贤,到初唐四杰,孟浩然、王维……将他欣赏的唐代诗人都赞美了个遍。
基于他后世的江湖地位太高,“诗圣”的评断,大多数人都不敢不认同点赞。李白、岑参、高适这些与他交好的人自不必说,连储光羲这样被埋没在盛唐诗人中的山水田园诗人都被他赞过。
房琯与杜甫交情匪浅,是老杜的恩人之一。
杜甫就是因为奋不顾身上书替房琯辩白,才遭致肃宗厌弃,一纸“墨制”打发他回家,“诗圣”从此离开了他好不容易进入的朝堂,从此流落江湖,凄然老死。虽然董庭兰的死、房琯的败、杜甫的离去与李颀都没有关系,可是,人与人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对对陈子昂极为推崇,视作偶像般崇拜。他曾去到射洪县陈子昂的故居去瞻仰,写下《陈拾遗故宅》结句云:“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又有《观陈子昂遗迹》,最后四句云:“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风为我其,激烈伤雄才。
他还和储光羲、岑参、高适、薛据等同登大雁塔,大家又每人作诗一首。这一次,不那么拘谨,老杜以《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一举夺魁。
当然啦,杜甫也不是只赞别人不赞自己,他赞美起自己来也是蛮拼的,他自言:“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还不止一次说过“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宣称写诗是老杜家的祖传事业,称他的叔叔是古往今来最勇敢的人。
最好玩是杜甫也很自恋,有一次他朋友郑虔的妻子生病,杜甫说,你让她读我的诗。我的诗能当药治病,读了就通体舒泰,百病全消,这篇不行读别的,再不行,那扁鹊也救不了!这段轶事笑得我肚子痛,这祖孙俩还真是一家人。
诗圣大人如此自负,也是由来有因,他出身于赫赫有名的京兆杜氏,与韦氏并称两大百年世族。少年时。杜甫亦曾度过一段富足无忧的生活,少从名师,后来又出外游历,漫游吴越,增广见闻。“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过得颇为惬意。亦是在此漫游其间,他结识了李白和高适,对李白终生仰慕,念念不忘。即使在他自己潦倒的要死的时候,他还在为李白担忧。真是,一往深情。
我越来越爱留心这些细节,盛唐诗人本身,何尝不是说不尽道不完的绝妙篇章。
杜甫,字子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生于河南巩县,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唐初的著名诗人是他的祖父。杜甫在诗歌创作上的伟大贡献,给后世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古往今来历代的人们,包括许多杰出的古典诗人在内,莫不向他拜倒,把他的诗歌奉为学习的典范。同时,历代还出现了许多搜集丶注解和研究杜诗的著名学者和选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还没有个诗人,曾经像杜甫拥有这样多的追随者。如果把杜甫的影响都说出来,几乎要涉及唐代以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部历史。这里,仅能从一些比较重要的方面来简括地说明杜甫的影响是如何的广泛而深刻。杜诗引起历代人们的酷爱,不仅是由于艺术,更是由于思想。如陆游就曾在诗中说:'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儿空嗟咨。'文天祥被俘后,在燕京狱中每天读杜诗,集杜诗的五言句,他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民族英雄的话,有力地证明了杜诗所具有的崇高的思想内容。
小时候便听说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虽不知为什么?但却被刻在心里。现在看,杜甫主导了盛唐诗风向现实主义的转变,并成为此转变的主将。
开元天宝为盛唐诗歌的巅峰。诗人们安享歌舞昇平,沈醉于音乐歌舞,醇酒,偶尔叹息一下个人功名利达的不遂意。转变的节点在“安史之乱“,他们在社会大动乱中,不得不把吟风弄月,游山玩水的雅兴停下来面对现实去写更深远更伟大的现实主义诗篇,杜甫的诗便全盘代表了这个伟大变革,而且是这个潮流的主将,先锋。
杜甫的伟大,还在于心胸广阔,深遂的想家力异乎常人。在诗作的艺术方面,最为精工周密,无瑕可击。他是以执着谨慎的态度来写好每一首诗歌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的写作更是专心一意,刻骨铭心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诗亦是千锤百炼而得,说: “新诗改罢自长吟“。他的《登高》七律,被后人尊为第一律诗,便可知其在诗作上的功底及地位,所以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现实主义诗人,千古诗圣传口碑!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呀。唐宋散文八大家的韩愈这样说过。杜甫诗意境深远,又正整,这不太容易的,也不是一般诗人能做到的。
苏东坡诗词文均佳,但说到杜甫那是称之为: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当然有点独爱的意思,但也说明古今文人对杜甫评价均高。
近代鲁迅评杜甫是: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古来论诗不知杜甫是不可能的,知道杜甫是必须的,连李白对杜甫都佩服不已的。
会当凌绝顶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对杜甫的评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对杜甫的评价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