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临江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临江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杨慎诗词临江仙全文?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作者: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如何赏析苏轼的《临江仙》?
好玩的国学的回答,一定好玩!
苏东坡:人生的旅途上,我们都是过客!
苏东坡有好几首临江仙,好玩的国学来赏析苏东坡写的一首送别词!
离别总是伤感的。特别是古人的离别,有时候是一去经年不知何时再见;有时候就是天涯孤旅天各一方了。
古人的离别,弥漫着灞桥的风雪;摇曳着隋堤的杨柳;是孤帆远去的遥望,是独山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思念;是渭城的朝雨;是十里长亭一杯酒;是江湖夜雨十年灯。
乐观的人说,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悲观的人的说,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而哲学家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个哲学家,就是苏东坡!
苏东坡的这首词送别词,
不同于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不同于多情公子晏几道的“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而是充满了道家的哲学色彩,揭示出苏东坡儒道佛兼修后的人生境界——面对无法挽回的世间,面对流水一般逝去的时间,面对生命中无法把握的不确定性,他的一种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在送别这个朋友的时候,苏东坡正在杭州当市长。这也是苏东坡看透了朝廷党争的乌烟瘴气,受不了朝廷上下争权夺利,而自请外放的。杭州的湖光山色给了他更加旷达的心境。所以这首送别词,清新明快,细腻深沉,其真挚的情感和哲学思考,让这首词有了传唱至今的经典魅力。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朋友之间的幸福,莫过于久别重逢。如果所有的爱情,都像老朋友久别重逢一样,那么人间将是多么美好的世界。
苏东坡说他与老朋友三年没有见面,三年来自己和朋友一样,浪迹天涯踏遍红尘。虽然三年不见,但两人一见面,还是互相如坐春风。
接下来就是夸他的朋友气质高雅气韵潇洒道德高尚。这本是送别词的套路。
最精彩的最具有哲学色彩的,在下片。
再旷达的人,在离别之际,总会感到悲伤。虽然不至于像唐代诗人郑谷写的那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但“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还是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
但苏东坡天生就是个乐观派,他不会永远郁郁寡欢。“樽前不用翠眉颦”就体现了他的由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
从这一句开始,逐步有了哲学的思考。
一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离别也是为了最后的相见,何必在歧路之时痛苦伤感?
其二,人生本来就是一个离别的过程,我们离别青春,离别生命,离别我们最爱的人,离别我们找不回的时间,这是人生的常态,也是生命的常态。
所以,不必为离别而伤悲,要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自此,苏东坡的千古名句呼之欲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如寄啊!
有人说李白是天仙,苏东坡是地仙,在这里地仙苏东坡化用了天仙李白的一篇名文。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只是天地间的过客,谁也逃不掉漂泊,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那你我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苏东坡总是能把特别不好玩的事情,想成很美好的样子,总是能把无趣的生活,搞成有趣的样子,这是苏东坡的魔力和魅力,也是苏东坡对我们的意义。
也许日子很操蛋,但是生活要乐观!也许生活很慌张,但是生命不能彷徨。
这就是苏东坡,一个参透了人生苦痛的词人,一个融汇了儒道佛思想的词人,这种豪放的乐观的幽默的旷达的性格,让他在生活的凄风苦雨中,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
因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此诗系苏轼在“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时所作。某夜,东坡以杜康解忧,断片恍惚间,回到自己住处大约已是夜半子时。家奴早就鼾声如雷。叫门也没人搭理,只有著着拐杖在江边闻涛声而惆怅。人在江湖便身不由己,功名利禄怎能忘却。深夜晓风,江水渐歇。吾似孤舟催发,淹没起伏在尔后的宦海人生之中。
二十一岁进进士及第,苏轼可谓“少年得志”,然与新政不契,有违圣意,连遭贬谪,最终被下放到黄州挂职当了人武部的副部长,天子门生落得如此境地,怎不郁闷呢?于是借酒消愁,麻醉自己。酒醉晚归时,仆奴已经酣睡,家门都进不去,正如报国无门,天地不应。四十三岁的将半百之人,发衰腰衰的苏轼只有著着拐杖,在寒风凄切的子夜,面江而叹息,逝者如斯夫?他本可借酒性迁怒于家仆,大发雷霆或者破门而入,但何必如此呢?家童也是无辜之人,“愚且鲁到公卿”,难保不会成为第二个高俅。算了,还是自己继续浸淫在悲愤迷茫的情绪中吧,孑身独立于夜江畔,吹吹野风,清醒一下。命运似乎被掌握在一只无形的手中,虽瑕满之身却难以周全,功名利禄虚盈在外,悲知双运难修于心,尔后,东坡先生难道只有一叶孤舟,出没风波了么?否也!苏轼在后来被重新启用后,在杭州办医坊,修苏堤,医瘟治水,扶危济贫。新旧派势力交替,又被远放到儋州,在海南建学堂,兴学风,开化民智,直至又被复用,逝世于常州。后期的苏轼才真正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成就了诗词文章千古一人,书法绘画冠绝天下。如今我们再读临江仙,似乎声临其境,感同身受,在唏嘘人生无常的同时也应该深谙其理,追思先贤,践行其道。
《临江仙》是词牌名,在苏轼一生中,至少作过13首《临江仙》,下面选其中一首解析: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译文:夜晚,我在黄冈县东坡饮酒,醉后酒醉,接着再喝再醉。回到住所的时候,恍惚中仿佛已是三更天了。
家僮早已呼呼大睡,鼻息声响如雷。我连声敲门,没有一个人发出回应之声,自己只好依着拐杖支撑到江边,倾听滔滔江水声。
此刻,万千感慨涌上心头。可恨自己常常为名利所牵,“身非我有”,空自奔忙,无法掌握个人命运,倒什么时候才能忘却这些虚名浮利、避开俗网,求得彻底的解脱呢?
夜已深沉,风已安静,像绉纱一样的平展的江水安祥地淌过眼前。不如乘上一叶扁舟,顺江而下,到那远离尘世的辽阔江海之上渡过剩下的年华。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底,北宋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字狱——“乌台诗案”结束,苏轼因此在黄州开始了长达五年的贬谪生活。这首词是他到黄州的第三年所作。
当时,他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并在对自我的人生哲学反复调节中,决定“忘却烦恼,恢复清静。”于是有了这首风趣机智的“临江仙”。
上片写夜饮醉归。简笔白描,绘声绘色。因醉,对时间概念只能是“仿佛”,其醉态可掬;到家后家僮已熟睡,家僮鼻息雷鸣,无忧无虑之人才能睡得如此香甜,
衬托词人的处境与苦闷;敲门不应,只好“倚杖听江声”。物我结合,出神入化。
下片写江边有感,即景触情,直抒胸臆。“长恨此身非我有”,作者此时的处境是作为“罪人”,受到看管,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身不由已。
之所以这样痛苦,是因为未能忘却人世间的功名利禄。彻悟之后,则“夜阑风静縠纹平”,江风平息,水波不起。
此时,内心的动与外界的静奇妙地结合了起来,词人的内心重归恬静。甚至想像自己驾着小船飘往江海之中。
整个词语言浅近自然,如话家常,意境恬静空灵,情调浪漫。透过飘逸的词句,其实并
不难体会词人的痛楚情怀。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赏析:~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僮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穀绞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是一首即事抒情之作。上片叙事,着意渲染其醉态。写夜醉归居所,家童已睡熟,无人开门,只得″倚杖听江声″。酒后静立于夜深的长江边,很客易触发联想。下片就是写酒醒时的思想活动,写联想的内容。″此身非我有″最能概括词人近年的身事:几经挫折,受尽冤屈;满腹才华,却落得获罪流放的下场。这一感叹道尽人生祸福无常,表明词人对生活的参悟。结每句承上而发,表示要躲开名利场,乘坐扁舟,归隐江湖,很符合他躬耕东坡的思想实际。全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水乳交融。语言畅达,格调超逸。
苏轼一生写《临江仙》这个词牌的词,一共大约写了14首。今天我们就欣赏这14首《临江仙》里的一首:《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是苏轼谪居黄冈时所写,反映他苦闷和愤激的心情。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全文: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的风格清新脱俗,描写的是作者于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畅饮,喝醉后才返回住所的情景。
从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人生态度,他对上层社会的一些现象不满,不愿被世俗束缚,表现出他崇尚自由、不愿受拘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夜饮东坡醒复醉”中得以体现。
作者离开了官场、被贬斥的生活,在这远离尘嚣的地方自由生活,能够自由饮酒、品茗、放歌,能穿行于山水之间,这种舒适自在是世俗无法给予的。
上阕“夜饮东坡醒复醉”,告诉了读者夜饮的地点以及醉酒的状态。醒复醉,就是说醒来又喝醉,是一种半醒半睡,烂醉如泥的状态。
“归来仿佛三更”,说明作者一直喝到半夜三更,“仿佛”,用得恰当,指他喝得迷糊了,也不确定到底几点了,反正回临皋寓所时,肯定自很晚了。
所以,上阕重点描写词人夜半醉酒后的神情状态,这里有动有静,静的是夜半三更,动的是家僮鼻息如雷。一动一静,既把他开怀痛饮的那种痛快劲表现出来了。同时也将他此时迷茫孤寂的心情显露出来,为下阕的抒发作了铺垫。
下阕是此词的重点,词人感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是词人看破了人生,是对人生的无奈与感叹,也是对社会世俗的不满和厌倦。
既表达了作者处于这种环境下,又无力解脱的伤悲,又有想彻底解脱的深深伤怀,读来,让人有同命相连的感觉。
“夜阑风静縠纹平,这一句写作者虽已喝醉酒,但仍被眼前这静怡美好的夜景深深感动了。使他陷入了遐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多想在这美景下,乘一叶小舟,醉醉的随风漂流,到一个没有人间烦恼的世界去。
苏轼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之所以让人产生共鸣,是作者用了高超的写作手法。把叙事和议事相结合,把写景与抒情有机连接起来,语言朴实,运用自如,简练生动,情真意切。它将作者的犹豫迷茫,又想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有机地揉和在一起。
总之,《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这首词,我们今天读来,仍然振奋人心。词人对社会,对人生的的看法,词人对大自然美好的感受和追求自由的决心,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词不仅反映的是作者人追求自由,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更是一首充分人情味和艺术特点的珍品。
《临江仙》全文?
1.《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2.《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李清照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3.《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知识拓展
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格律俱为平韵格,双调小令,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
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代表作有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宋李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临江仙苏轼杨慎?
苏轼和杨慎都有临江仙词作。
宋·苏轼的临江仙词有《临江仙·送钱穆父》、《临江仙·送王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等。
明·杨慎有《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格律俱为平韵格,双调小令,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代表作有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宋李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临江仙曹操?
一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道出了三国英雄争霸,尘埃落定后的空寂与苍茫。诗歌从来都是我们历史上的璀璨明珠。人已逝,诗长存。曹操在历史上经常诗兴大发,颇具文采风流,留下若干脍炙人口的金句。由此,人们一想,这首诗也是他的大作吧。其实不是。但曹操的《短歌行》,确是大气磅礴的佳作。“慨以当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抒发心中的豪情,立志一统天下,达成宏图霸业。
不怪有名人说“曹操至少是个英雄。”
不知怎么在《三国演义》中,被作者写成枭雄,奸诈小人,真是冤枉了。
临江仙意思讲解?
《临江仙》是一首古代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仙境般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清晨,江边水雾缭绕,渔舟悠悠而过,花草郁郁葱葱,仙人在此居住,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意蕴深远,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感悟。
临江仙是一种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它的词调起源于唐代,最初是咏水仙的,后来逐渐发展为一般的词牌。临江仙的词调有很多体,但是最常见的是60字体,如苏轼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种词牌的特点是音韵格律严谨,平仄和谐,意境优美,适合表达各种情感。
《临江仙》是唐代著名诗人杨炯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写临江仙人在江边吹箫唱歌,引来诸多神仙和游人共同欣赏。诗意阔绰、豁达,寓意隐约,通篇都流露着对人间美好生活的向往,诠释了传统派诗歌立意的特点。此诗不仅博得了同代文人的推崇,而且成为唐诗代表之一,现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临江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临江仙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